多功能开关控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7287发布日期:2023-03-22 10:0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开关控制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开关控制板。


背景技术:

2.大部分开关是采用机械按键控制对应的电子电子元器件,功能单一,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目前市面上也有些盖板虽然有多功能开关控制板,然后面板的固定采用的是螺丝锁固,维修拆卸的时候非常不方便。
3.例如,cn201821204918.8一种多功能智能盖板,具体公开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面上设有安装槽、显示屏、总开关和多个分开关,所述安装槽内设有led灯,所述上壳体上还开设有第一感光槽和第二感光槽,所述第一感光槽内设有光传感器,所述第二感光槽内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上壳体通过卡扣件与所述下壳体卡扣连接,所述卡扣件包括设置在上壳体相对两外侧壁上的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自锁开关,所述下壳体的相对两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孔,所述卡孔贯通下壳体的侧壁,且所述自锁开关的按钮与卡孔适配,当自锁开关的按钮弹出时,该按钮处于卡孔内,当自锁开关的按钮收回时,该按钮处于卡槽内。该盖板设置有多个功能,并且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连接,卡扣连接拆卸多次之后容易损坏,同时拆卸还是需要人工掰开,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开关控制板,旨在提供多功能按键板,并且方便拆卸更换盖板。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开关控制板,所述多功能开关控制板包括:
6.所述多功能开关控制板包括按键壳体、控制器及若干电子元器件,所述若干电子元器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按键壳体包括底座及盖板,所述底座安装有电路板,并设置有第一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开设有若干凹槽,并且在四周设置有定位槽,每一凹槽相对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设置有第一磁吸,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第一磁吸设置有第二磁吸,并且对应所述定位槽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若干电子元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若干凹槽内,每一凹槽的两第一弹性片相向抵压对应的电子元器件,所述定位柱卡入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二磁吸与所述第一磁吸相互吸附。
7.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片包括有根部、弹性部及压制部,所述根部设在对应凹槽的侧壁上,所述弹性部自所述根部倾斜延伸形成,所述压制部设在所述弹性部的末端,并压住对应的电子元器件。
8.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片包括根部、第一弹性部及抵顶部,所述根部设在对应侧壁上,所述第一弹性部自所述根部朝向对应按压件一侧倾斜延伸,所述抵顶部设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末端。
9.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与对应凹槽的底部呈锐角。
10.可选地,所述压制部上设置有第一磁吸。
11.可选地,所述电子元器件可以是雷达波传感器、扩音器、扬声器、夜灯、光感应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12.可选地,所述多功能开关控制板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及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侧壁,并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13.可选地,所述盖板包括有本体及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二弹性片设在所述本体上,并且与所述底座的侧壁弹性卡扣。
14.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片与所述本体垂直设置。
15.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按键壳体、控制器及若干电子元器件,若干电子元器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控制器控制,以实现多功能控制,按键壳体包括底座及盖板,底座安装有电路板,并设置第一安装区域,第一安装区域开设有若干凹槽,并且在四周设置有定位槽,每一凹槽相对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片,第一弹性片设置有第一磁吸,盖板对应第一磁吸设置有第二磁吸,并且对应定位槽设置有定位柱;若干电子元器件分别设置在若干凹槽内,每一凹槽的两第一弹性片相向抵压对应的电子元器件以限位对应的电子元器件,定位柱卡入定位槽以定位盖板,第二磁吸与第一磁吸相互吸附,从而固定盖板,实现盖板的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开关控制板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多功能开关控制板的一组装图;
20.图3为图2中沿iii-iii方向的一剖视图;
21.图4为图3中iv部分的一放大图;
22.图5为图2中沿v-v方向的一剖视图;
23.图6为图5中vi部分的一放大图。
24.附图标号说明:
25.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按键壳体20控制器30电子元器件11底座12盖板13电路板14第一安装区域141凹槽142定位槽15第一弹性片151第一磁吸17电源部16安装框152根部
153弹性部154压制部121第二磁吸122定位柱
2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28.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功能开关控制板,所述多功能开关控制板包括按键壳体、控制器及若干电子元器件,所述若干电子元器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按键壳体包括底座及盖板,所述底座安装有电路板,并设置有第一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开设有若干凹槽,并且在四周设置有定位槽,每一凹槽相对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设置有第一磁吸,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第一磁吸设置有第二磁吸,并且对应所述定位槽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若干电子元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若干凹槽内,每一凹槽的两第一弹性片相向抵压对应的电子元器件,所述定位柱卡入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二磁吸与所述第一磁吸相互吸附。
30.本实用新型设置按键壳体、控制器及若干电子元器件,若干电子元器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控制器控制,以实现多功能控制,按键壳体包括底座及盖板,底座安装有电路板,并设置第一安装区域,第一安装区域开设有若干凹槽,并且在四周设置有定位槽,每一凹槽相对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片,第一弹性片设置有第一磁吸,盖板对应第一磁吸设置有第二磁吸,并且对应定位槽设置有定位柱;若干电子元器件分别设置在若干凹槽内,每一凹槽的两第一弹性片相向抵压对应的电子元器件以限位对应的电子元器件,定位柱卡入定位槽以定位盖板,第二磁吸与第一磁吸相互吸附,从而固定盖板,实现盖板的方便拆卸。
3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2.请参与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开关控制板,所述多功能开关控制板包括按键壳体10、控制器及若干电子元器件30。
33.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按键壳体10包括底座11及盖板12,所述底座11安装有电路板13,并设置有第一安装区域14,所述第一安装区域14开设有若干凹槽141,并且在四周设置有定位槽142,每一凹槽141相对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片15,所述第一弹性片15上设置有第一磁吸151,所述第一磁吸151可以是磁铁等,但不限于此。
34.请参阅图1-3,更具体地,所述底座11包括有电源部17及安装框16,所述电源部17通过常用方式,如螺丝锁固等安装在所述安装框16一侧,用于给所述电路板13供电,所述电源部17可以为常用的电池等。所述安装框16上固定有电路板13,并设置有第一安装区域14,另外,为了安装更多的电子元器件,所述安装框15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区域161及第三安装区域162,所述第二安装区域161安装有按键等,所述第三安装区域162安装有液晶显示器,所述第一安装区域14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161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安装区域16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14及所述第二安装区域161的一侧。
35.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弹性片15包括有根部152、弹性部153及压制部154,所述根部152设在对应凹槽141的侧壁上,所述弹性部153自所述根部152倾斜延伸形成,所述压制部154设在所述弹性部153的末端,并压住对应的电子元器件30。进一步地,所述压制部154上设置有第一磁吸151,所述第一磁吸151的数量不做限制。优选地,所述弹性部153与对应凹槽141的底部呈锐角,所述压制部154与所述弹性部153呈钝角,并且与对应凹槽141的底部平行。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2对应所述第一磁吸151设置有第二磁吸121,并且对应所述定位槽141设置有定位柱122(见图6);具体地,所述盖板12包括有板体及设置在所述板体上三边缘,所述三边缘设在所述板体的三边上,所述定位柱122分别靠近所述板体的顶角,并且分布在一矩形的四顶角上,所述定位柱122的高度大于所述边缘的高度,这样可在与所述安装框16安装在一起的时候卡入所述安装框16内。所述盖板12位于与所述定位柱122相对的一侧面雕刻有电子元器件的图标。为了与所述底座11更好的配合,所述板体上设置有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二弹性片设在所述板体上,并在所述盖板12与所述底座11安装时,所述第二弹性片卡入其中一凹槽151,并且弹性变形与凹槽151的侧壁卡合,从而防止所述盖板12脱离所述底座11。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片与所述本体垂直,所述第二磁吸121为磁铁,并且与所述第一磁吸151的磁性不同,使第一磁吸151与第二磁吸121相吸。
37.请继续参阅图4-6,所述若干电子元器件30分别设置在所述若干凹槽141内,每一凹槽141的两第一弹性片15相向抵压对应的电子元器件30,当所述定位柱122卡入所述定位槽142,所述第二磁吸121与所述第一磁吸151相互吸附,从而使所述盖板12安装在所述底座11的安装框16上,用于遮盖所述第一安装区域14。
38.所述控制器(图未示)安装在所述电路板14上,其可以是单片机、plc等不限于此,所述若干电子元器件30可以是雷达波传感器、扩音器、扬声器、夜灯、光感应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3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所述盖板12的定位柱122分别卡入对应的定位槽142,从而定位盖板12,同时第二弹性片卡入对应的凹槽141中,所述第一磁吸151及与所述第二磁吸121相互吸引,从而防止所述盖板12脱离所述底座11,当需要维修拆卸盖板12时,向外拉动盖板12使第一磁吸151与所述第二磁吸121分离即可,非常方便。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