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3920发布日期:2022-12-21 04:0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板对板连接器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设备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轻更薄的电子设备,其中柔性电路板在起到了重要作用。柔性电路板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可自由弯曲折叠等优良特性,可以安装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目前,普遍通过板对板连接器将柔性电路板安装于主板上,通过连接器的公母头卡合结构来卡紧防止松脱。对于常规尺寸板对板连接器,公头和母头的尺寸一般足够大,在安装时具有足够的着力点,在按压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形导致连接器损坏等问题。但对于超小型尺寸的板对板连接器,由于公头和母头的尺寸较小,在安装时没有足够的着力点,导致在装配按压的过程中容易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和电子设备,其能够在扣合时支撑柔性电路板和主板,并提供着力点,防止公头在扣合过程中偏位造成损坏连接器。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和电子设备,其能够粘连住柔性电路板和主板,防止柔性电路板受到外力拉扯导致连接器松脱。
5.基于此,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至少一个或其他优点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用于将柔性电路板导电地连接于主板,包括:用于连接该柔性电路板的软板连接器;用于连接该主板的硬板了连接器,所述软板连接器被可拆卸地扣合于所述硬板连接器;以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被设置于该柔性电路板和该主板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当所软板连接器扣合于所述硬板连接器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分别用于抵靠该柔性电路板和该主板,以支撑该柔性电路板和该主板。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防脱件,所述防脱件被固设于所述支撑件,用于将所述支撑件安装于该主板或该柔性电路板。
7.如此设置,当所述软板连接器扣合于所述硬板连接器时,所述支撑件不会相对该主板或该柔性电路板滑动;当所述软板连接器未扣合于所述硬板连接器时,所述支撑件能够固定于该主板或该柔性电路板,防止该支撑件脱落后遗失。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脱件包括粘接层,所述防脱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一支撑面的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用于将所述支撑件粘接于该主板。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脱件进一步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的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用于将所述支撑件粘接于该柔性电路板。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脱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二支撑面
的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用于将所述支撑件粘接于该柔性电路板。
11.如此设置,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分别连接于该主板和该柔性电路板,防止柔性电路板受到外力拉扯导致连接器松脱。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脱件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固设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所述卡接件用于与该主板的配合件相匹配,以将所述支撑件卡接于该主板。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组件的厚度等于所述软板连接器和所述硬板连接器扣合后的整体厚度。
14.如此设置,由于支撑件的两侧分别抵靠于该主板和该柔性电路板,当该支撑件厚度过大时,在所述软板连接器扣合于所述硬板连接器后,该柔性电路板会被向外侧顶开,导致柔性电路板变形;当所述支撑件厚度过小时,在将所述软板连接器扣合于所述硬板连接器时,所述支撑件无法提供足够的着力点,导致所述柔性电路板被挤压变形。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件为环形垫片,所述环形垫片具有贯通孔,所述硬板连接器位于所述贯通孔内。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垫片的所述贯通孔的形状与所述硬板连接器的外形相同。
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18.主板;
19.柔性电路板;以及
20.上述任一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将所述柔性电路板导电地连接于所述主板。
附图说明
21.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22.图2示出了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23.图3示出了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支撑件粘接于主板;
24.图4示出了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支撑件卡接于主板。
25.附图标记:1、电子设备;10、板对板连接器;11、支撑组件;111、支撑件;1110、环形垫片;1111、第一支撑面;1112、第二支撑面;1113、贯通孔;112、防脱件;1121、第一粘接层;1122、第二粘接层;1123、卡接件;12、硬板连接器;13、软板连接器;20、主板;21、安装孔;30、柔性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2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中,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术语“一”应理解为“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明确示意该元件的数量只有一个,否则术语“一”并不能理解为唯一或单一,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属于“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媒介间接连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1.具体地,请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该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主板20,柔性电路板30以及板对板连接器10,该板对板连接器10用于将该柔性电路板30导电地连接于该主板20。当该电子设备1是的尺寸较小时,该板对板连接器10能够在扣合时支撑柔性电路板30和主板20,并提供着力点,防止公头在扣合过程中偏位造成损坏连接器。
32.更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板对板连接器1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该柔性电路板30的软板连接器13,用于连接该主板20的硬板了连接器以及支撑组件11。该软板连接器13被可拆卸地扣合于该硬板连接器12。该支撑组件11可以包括用于被设置于该柔性电路板30和该主板20之间的支撑件111,该支撑件1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面1111和第二支撑面1112,当所软板连接器13扣合于该硬板连接器12时,该支撑件111的该第一支撑面1111和该第二支撑面1112分别用于抵靠该柔性电路板30和该主板20,以支撑该柔性电路板30和该主板20。如此设置,当该板对板连接器10应用于小型电子设备1时,该软板连接器13和该硬板连接器12的尺寸较小,在将该软板连接器13扣合于该硬板连接器12时,由于该支撑块的该第一支撑面1111和该第二支撑面1112分别抵靠于该柔性电路板30和该主板20,能够提供足够的着力点,使得按压该软板连接器13时不会偏位,导致该板对板连接器10损坏。其中,该主板20是硬质的印刷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30是柔性材料制成的印刷电路板,该硬板连接器12和该软板连接器13分别焊接于该主板20和该柔性电路板30。该支撑件111可以环绕于该硬板连接器12,也可以间隔的设置于该硬板连接器12的周
围,以提供足够的着力点。该硬板连接器12可以是用于插接公头的母头,相对应地,该软板连接器13可以是公头。该硬板连接器12也可以是公头,相对应地,该软板连接器13可以是母头。
33.具体地,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支撑组件11包括防脱件112,该防脱件112被固设于该支撑件111,用于将该支撑件111安装于该主板20或该柔性电路板30,以防止该支撑件111脱离该主板20或该柔性电路板30。换而言之,当该软板连接器13扣合于该硬板连接器12时,该支撑件111不会相对该主板20或该柔性电路板30滑动;当该软板连接器13未扣合于该硬板连接器12时,该支撑件111能够固定于该主板20或该柔性电路板30,防止该支撑件111脱落后遗失。
34.可选地,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防脱件112包括粘接层,该防脱件112包括固设于该支撑件111的该第一支撑面1111的第一粘接层1121,该第一粘接层1121用于将该支撑件111粘接于该主板20。使用该粘接层来防止该支撑件111从该主板20上脱落的优势在于该粘接层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在将该支撑件111粘贴于该主板20上时,不会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影响该支撑件111支撑该柔性电路板30。使用该粘接层的另一个优势在于该粘接层耐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较强,当该主板20工作而导致温度升高时,不会出现温度过高使粘性降低导致该粘接层失效的问题,当该主板20由于长时间使用而积灰时,不会出现灰尘腐蚀该粘接层导致该粘接层失效的问题。该粘接件可以是双面粘胶,也可以是胶水。
35.可选地,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防脱件112进一步包括固设于该支撑件111的该第二支撑面1112的第二粘接层1122,该第二粘接层1122用于将该支撑件111粘接于该柔性电路板30。
36.优选地,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第一粘接层1121和该第二粘接层1122分别固设于该第一支撑面1111和该第二支撑面1112。如此设置,该支撑件111的该第一支撑面1111和该第二支撑面1112分别连接于该主板20和该柔性电路板30,使得该柔性电路板30被粘接与该主板20,可以防止柔性电路板30受到外力拉扯导致连接器松脱。
37.优选地,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防脱件112包括卡接件1123,该卡接件1123固设于该支撑件111的第一支撑面1111,该卡接件1123用于与该主板20的配合件相匹配,以将该支撑件111卡接于该主板20。该卡接件1123相较于该粘接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在安装盖支撑件111时,该支撑件111的位置更准确。该主板20的配合件可以是开设于该主板20上的安装孔21,该卡接件1123插入该安装孔21并卡合于该主板20。
38.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卡接件1123一体的固设于该支撑件111。
39.特别地,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支撑件111和该粘接件可以配合使用,即该卡接件1123固设于该支撑件111的该第一支撑面1111,该粘接件固设于该支撑件111的该第二支撑面1112。
40.值得注意的是,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支撑组件11的厚度等于该软板连接器13和该硬板连接器12扣合后的整体厚度。如此设置,由于支撑件111的两侧分别抵靠于该主板20和该柔性电路板30,当该支撑件111厚度过大时,在该软板连接器13嵌合于该硬板连接器12后,该柔性电路板30会被向外侧顶开,导致柔性电路板30变形;当该支撑件111厚度过小时,在将该软板连接器13嵌合于该硬板连接器12时,该支撑件111无法提供
足够的着力点,导致该柔性电路板30被挤压变形。
41.特别地,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支撑件111为环形垫片1110,该环形垫片1110具有贯通孔1113,该硬板连接器12位于该贯通孔1113内。如此设置,该环形垫片1110将该硬板连接器12环绕于该环形垫片1110的该贯通孔1113内,以起到限位作用,并在该硬板连接器12的周围提供着力点,使得该软板连接器13在扣合于该硬板连接器12时,按压任意位置都能使该支撑件111起到支撑作用。
42.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环形垫片1110的该贯通孔1113的形状与该硬板连接器12的外形相同。一般情况下,该硬板连接器12具有多个针脚,使得该硬板连接器12呈条状,为了节省空间,该环形垫片1110的该贯通孔1113的形状被设计成与该硬板连接器12的外形相同。该环形垫片1110的该贯通孔1113和该硬板连接器12之间设有间隙,防止出现该硬板连接器12和该环形垫片1110相互干涉的问题。
43.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支撑件111的平行于该第一支撑面1111的截面为矩形。如此设置,在布置主板20上的元器件时,该支撑件111占用的空间更小,能够为其他元器件让出更多位置。
4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10,通过硬板连接器12和软板连接器13相互扣合,将柔性电路板30连接于主板20,并通过支撑块的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面1111和第二支撑面1112分别抵靠柔性电路板30和主板20,以支撑柔性电路板30和主板20,并在按压该软板连接器13时提供足够的着力点,防止按压过程中出现变形导致连接器损坏。而固设于支撑块的第一支撑面1111和第二支撑面1112的粘接层可以粘连于主板20和柔性电路板30,防止柔性电路板30由于外力拉扯而导致连接器松脱。
45.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6.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