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脚踏开关。
背景技术:2.脚踏开关是一种通过脚踩踏按压实现电路通断的开关,以使得使用者手部能够被释放后进行其他操作,常见的用在医疗手术设备、工业加工设备等行业。如专利cn_215496485_u公开的一种双断脚踏开关,其通过硬质的壳和筒在滑动配合,带动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或分离,实现电路的通断。该类现有的脚踏开关在使用时,使用者需要在脚踏开关的正上方按压,在使用者脚步发力倾斜时往往容易发生按压不顺畅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踏开关,通过采用弹性套筒和弹性件配合实现变形和恢复,在内部设置环形的电极片保持开关导通时电极片接触的稳定性,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踏开关,包括具有内腔的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弹性套筒在所述开口位置设有定型板;所述开关还包括沿所述弹性套筒轴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内腔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内表面分别设有绕所述弹性套筒轴线环向设置的电极件;所述脚踏开关还设有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弹性件。
5.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套筒在所述开口位置设有连接环,所述定型板与所述第一支架夹持所述连接环。
6.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板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脚踏开关还包括弹性盖,所述弹性盖覆盖在所述定型板的外侧。
7.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盖与所述弹性套筒过盈插装连接,和/或,所述弹性盖与所述定型板过盈插装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套筒底部设有环形插槽,所弹性盖设有过盈插入所述插槽的插筋。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盖底部设有沉头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沉头孔,且所述螺栓的头部将所述弹性盖夹持固定在所述定型板。
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者弹性柱。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芯板、环绕在所述第一芯板外缘的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凸出于所述第一芯板,所述电极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环的电极片;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芯板、环绕在所述第二芯板外缘的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凸出于所述第二芯板,所述电极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环的电极片。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粘结在所述弹性套筒。
13.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套筒沿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向径向尺寸逐渐正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弹性套筒和弹性件配合实现变形和恢复,在内部设置环形的电极片保持开关导通时电极片接触的稳定性,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第一支架处、电极片、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2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弹性套筒;2、定型板;3、第一支架;301、第一芯板;302、第一安装环;4、第二支架;401、第二芯板;402、第二安装环;5、电极片;6、弹性件;7、连接环;8、螺栓;9、弹性盖;10、环形插槽;11、插筋;12、沉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一种脚踏开关,包括具有内腔的弹性套筒1,所述弹性套筒1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弹性套筒1在所述开口位置设有定型板2;所述开关还包括沿所述弹性套筒1轴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内腔的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3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架4的内表面分别设有绕所述弹性套筒轴线环向设置的电极件;所述脚踏开关还设有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架3和所述第二支架4之间的弹性件6。
23.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开关在使用时,将弹性套筒1的开口侧朝下放置,使用者脚踏弹性套筒1的顶面,向下按压弹性件6和弹性套筒1,使得两个电极件相互靠近直至导通,在使用者抬起脚后,在弹性件6和弹性套筒1的弹力作用下,两个电极件分开,实现脚踏开关的断路。其中,本技术通过采用弹性套筒1和弹性柱弹性分隔的结构形式,可以在脚踏时,即使使用者脚踏的角度倾斜也可相对容易的将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压近,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倾斜踩踏压近过程不顺畅的问题,使用更加方便,而且,两个电极件采用环向设置的结构,还可保证在脚踏角度变换导致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竖向投影偏离时,两个电极件至少有部分接触导电;此外,通过在弹性套筒1口部设置定型板2,可以在将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电极件放入弹性套筒1内部后,通过定型板2封在口部形成定型支撑,保持脚踏开关的底部平整。作为优选的,定型板2采用金属定型板2或高强塑料定型板2。
24.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极片呈环形,在靠近引出导线接口处,电极片具有避让开口,以避免对导线接口干涉,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电极片所指的环形,其可具有宽度不超过2cm的开口。
25.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多具体的说,所述弹性套筒1在所述开口位置设有连接环7,所述定型板2与所述第一支架3夹持所述连接环7。如图2、图4所示,通过定型板2和第一支架3夹持固定连接环7,可以在实现定型板2与第一支架3连接的,同时将二者固定在弹性套筒1上,保证了定型板2对弹性套筒1底部的定型作用,还可防止定型板2与弹性套
筒1分离。
26.对于图1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多具体的说,所述定型板2与所述第一支架3通过螺栓8连接,所述脚踏开关还包括弹性盖9,所述弹性盖9覆盖在所述定型板2的外侧。通过设置了弹性盖9,可以使得弹性盖9封堵弹性套筒1底部的部分,一方面使得整个开关底部呈弹性状态,保证弹性触感,还可防止定型板2与地面硬性摩擦滑动。另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盖9覆盖定型板2与开口位置的部分可以遮挡定型板2,减少异物由定型板2进入内腔的可能性。
27.对于弹性盖9的安装,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盖9与所述弹性套筒1过盈插装连接。
2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如此设置,所述弹性盖9与所述定型板2过盈插装连接。具体的,可以在定型板2上开连接孔,弹性盖9设置过盈插装在连接孔的插柱。
29.对于图1示的实施例中,弹性盖9与弹性套筒1过盈插装的具体形式,进一步多具体的说,所述弹性套筒1底部设有环形插槽10,所弹性盖9设有过盈插入所述插槽的插筋11。如图2、图4所示,环形插筋11过盈插装在环形槽内,还可形成密封插接,进一步多防止外界异物由口部进入。
30.对于弹性盖9的连接方式,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弹性盖9还可与弹性套筒1或定型板2粘结。
31.对于弹性盖9的设置,进一步多具体的说吗,所述弹性盖9底部设有沉头孔12,所述螺栓8穿过所述沉头孔12,且所述螺栓8的头部将所述弹性盖9夹持固定在所述定型板2。如图1、图2所示。通过如此设置,可以使得螺栓8在连接第一支架3和定型板2的同时,实现弹性盖9的固定连接,一举多得。沉头孔12还可防止螺栓8端头露出过多,进一步多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32.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件6为弹簧或者弹性柱。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弹性件6选用了三个弹簧,此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弹簧的数量还可设置成1个、2个或多于3个。弹性柱可以选用现有的橡胶弹性柱。
33.对于图1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多具体的说,所述第一支架3包括第一芯板301、环绕在所述第一芯板301外缘的第一安装环302,所述第一安装环302凸出于所述第一芯板301,所述电极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环的电极片5;所述第二支架4包括第二芯板401、环绕在所述第二芯板401外缘的第二安装环402,所述第一安装环302凸出于所述第二芯板401,所述电极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环的电极片5。如图3所示,通过将第一支架3具有凸出的第一安装环302、第二支架4设置成具有凸出的第二安装环402的形式,可以使得电极片5向弹性套筒1内侧凸出,以防止芯板和芯板上的附属结构(如图中弹性件6的定位筋)对电极片5贴近产生干涉。还可起到对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结构加强的作用。其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设置成相同的结构,在图3仅示示出了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第二支架可按照第一支架的结构执行。
34.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所示实施例中,电极件设置成近乎环形的电极片的结构,此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电极件也可设置为环绕弹性套筒轴线间隔布置的微动开关或者干簧管。
35.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4粘结在所述弹性套筒1。
36.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弹性套筒1大体呈圆柱形,此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可替换的实施例汇总,还可如图5所示设置,所述弹性套筒1沿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向径向尺寸逐渐正大。如图5所示,依次使得弹性套筒1整体呈圆台形,在向下按压弹性套筒1时,第二支架4向下移动,使得弹性套筒1的侧壁翻折,可以防止弹性套筒1侧壁移动至两个电极片5之间产生干涉。
37.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38.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