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防划伤的车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4565发布日期:2023-01-25 03:1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片防划伤的车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防划伤的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充电器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充电器有很多,如铅酸蓄电池充电器、电动车蓄电池充电器、车载充电器等,此外随着智能移动设备和家用汽车的迅速普及,人们对车载充电器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
3.对于现有的车载充电器,车载充电器用于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但现有的车载充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对充电器头进行保护,进而极易造成充电器头损害,影响充气器的正常使用,且在使用车载充电器,车载充气器安装不够牢固,极易出现松动,影响充电器的正常充电;
4.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防划伤的车载充电器,去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缺陷,通过使保护套对数据头进行保护,故而达到对数据头进行保护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数据头的使用寿命,解决数据头暴露在外极易损坏的问题;在定位套带动挤压板进行转动的前提下,进而增大加固板与对接位置之间的作用,故而达到提高设备使用时稳定性的效果,解决存在的设备安装稳定性差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极片防划伤的车载充电器,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远离防护外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外表面内部对称插接有定位件,所述固定管远离承接管的一端内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固定管远离承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触点头,且触点头位于防护罩的内部,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轴,所述竖直轴的外部套接有定位套。
7.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的外部套接有数据带,所述数据带远离定位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数据头,所述数据头的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数据头的外部套接有保护套,且保护套与限位块呈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空心簧。
8.优选的,所述定位套位于承接管内部的一端外部套接有挤压板,所述承接管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滑轨,两个所述定位滑轨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空心板,所述空心板远离挤压板的一侧内部插接有加固板。
9.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分隔板,且分隔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定位套相互匹配的通孔,所述空心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靠近承接管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簧。
10.优选的,所述空心板靠近挤压板的一侧设置有斜切面,所述限位簧远离定位块的一端与承接管的内壁呈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板位于空心板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簧,
且定位簧另一端与空心板呈固定连接,所述竖直轴和定位套之间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通过使定位套对数据带进行收缩,进而使保护套与防护外壳重新接触并拉伸空心簧,使数据头向保护套的内部进行滑动,使保护套对数据头进行保护,故而达到对数据头进行自动保护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数据头的使用寿命,解决数据头暴露在外极易损坏的问题;
13.(2)在定位套带动挤压板进行转动的前提下,使挤压板在空心板斜切面上进行运动,进而挤压空心板向靠近承接管内壁的方向进行运动,进而增大加固板与对接位置之间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设备与对接位置之间的牢固性,故而达到提高设备使用时稳定性的效果,解决存在的设备安装稳定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触点头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挤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b区域的放大图。
21.图例说明:1、防护外壳;2、承接管;3、固定管;4、定位件;5、防护罩;6、触点头;7、竖直轴;8、定位套;9、数据带;10、分隔板;11、数据头;12、限位块;13、保护套;14、空心簧;15、挤压板;16、加固板;17、空心板;18、定位滑轨;19、定位块;20、限位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极片防划伤的车载充电器,包括防护外壳1,防护外壳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管2,承接管2远离防护外壳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3,固定管3的外表面内部对称插接有定位件4,固定管3远离承接管2的一端内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罩5,固定管3远离承接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触点头6,且触点头6位于防护罩5的内部,防护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轴7,竖直轴7的外部套接有定位套8,在使用设备时,通过手动的转动防护罩5,使防护罩5向固定管3的内部进行转动,进而使防护罩5内部的触点头6暴露在外面,方便后续的电连接,而通过防护罩5对触点头6进行保护,避免触点头6受到划伤,将设备整体插入到对接位置处,在插入后,通过两侧定位件4对设备进行限位;
25.其中,在定位套8的外部套接有数据带9,数据带9远离定位套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数据头11,数据头11的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数据头11的外部套接有保护套13,
且保护套13与限位块12呈滑动连接,限位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空心簧14,在需要使用设备进行充电时,找到对应手机的数据头11,通过手动的方式拉动保护套13,使保护套13带动数据头11同步进行运动,使数据头11拉动数据带9向防护外壳1外部进行伸长,同时使数据带9带动定位套8在竖直轴7的外部进行转动,并使扭转弹簧发生形变,随着数据带9的伸长,将手抓取数据带9后并松开保护套13,此时,使保护套13在数据头11的外部进行滑动,进而使数据头11暴露在保护套13的外部,方便后续的充电;
26.而在不使用数据头11时,由于受到扭转弹簧恢复力的影响,使定位套8对数据带9进行收缩,进而使保护套13与防护外壳1重新接触并拉伸空心簧14,使数据头11向保护套13的内部进行滑动,使保护套13对数据头11进行保护,故而达到对数据头11进行保护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数据头11的使用寿命,解决数据头11暴露在外极易损坏的问题。
27.实施例2:
28.在数据头11拉动数据带9向防护外壳1外部进行伸长时,同时使数据带9带动定位套8在竖直轴7的外部进行转动,进而使定位套8带动挤压板15进行转动,而其中在定位套8位于承接管2内部的一端外部套接有挤压板15,承接管2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滑轨18,两个定位滑轨1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空心板17,空心板17靠近挤压板15的一侧设置有斜切面,空心板17远离挤压板15的一侧内部插接有加固板16,加固板16位于空心板17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簧,且定位簧另一端与空心板17呈固定连接,防护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分隔板10,且分隔板10的内部开设有与定位套8相互匹配的通孔,空心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9,定位块19靠近承接管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簧20,限位簧20远离定位块19的一端与承接管2的内壁呈固定连接,在定位套8带动挤压板15进行转动时,使挤压板15在转动的过程中挤压两侧的空心板17,使挤压板15在空心板17斜切面上进行运动,进而挤压空心板17向靠近承接管2内壁的方向进行运动,而由于在安装设备时,加固板16与对接位置内壁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使加固板16向空心板17的内部进行运动,使空心板17内部定位簧发生弹性形变,而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加固板16与对接位置相互作用对设备进行限位,而在空心板17受到挤压时,使空心板17运动,进而带动空心板17向加固板16方向运动,进而增大加固板16与对接位置之间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设备与对接位置之间的牢固性,故而达到提高设备使用时稳定性的效果,解决存在的设备安装稳定性差的问题。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30.在需要使用设备进行充电时,找到对应手机的数据头11,通过手动的方式拉动保护套13,使保护套13带动数据头11同步进行运动,使数据头11拉动数据带9向防护外壳1外部进行伸长,同时使数据带9带动定位套8在竖直轴7的外部进行转动,并使扭转弹簧发生形变,随着数据带9的伸长,将手抓取数据带9后并松开保护套13,此时,使保护套13在数据头11的外部进行滑动,进而使数据头11暴露在保护套13的外部,方便后续的充电,而在不使用数据头11时,由于受到扭转弹簧恢复力的影响,使定位套8对数据带9进行收缩,进而使保护套13与防护外壳1重新接触并拉伸空心簧14,使数据头11向保护套13的内部进行滑动,使保护套13对数据头11进行保护,故而达到对数据头11进行保护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数据头11的使用寿命,解决数据头11暴露在外极易损坏的问题;
31.在定位套8带动挤压板15进行转动时,使挤压板15在转动的过程中挤压两侧的空
心板17,使挤压板15在空心板17斜切面上进行运动,进而挤压空心板17向靠近承接管2内壁的方向进行运动,而由于在安装设备时,加固板16与对接位置内壁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使加固板16向空心板17的内部进行运动,使空心板17内部定位簧发生弹性形变,而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加固板16与对接位置相互作用对设备进行限位,而在空心板17受到挤压时,使空心板17运动,进而带动空心板17向加固板16方向运动,进而增大加固板16与对接位置之间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设备与对接位置之间的牢固性,故而达到提高设备使用时稳定性的效果。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