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隔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1797发布日期:2022-12-07 07:40阅读:49来源:国知局
双电机隔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机隔离机构。


背景技术:

2.隔离机构包括支架、隔离操作轴以及接地操作轴,接地操作轴从支架的上侧板伸出,接地操作轴主要是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手柄进行手动分合闸操作。目前,对于隔离操作轴是有单独的电机进行驱动的,具体可以参见申请人在先专利申请,专利号:202020832144.4,专利名称:负荷开关三工位机构;而接地操作轴目前只能依靠操作人员通过手柄来进行操作操作,存在接地操作轴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3.为便于对接地操作轴进行操作,考虑对接地操作轴进行电动化改装,使接地操作轴也能实现电驱动,方便操作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电机隔离机构,解决以往隔离机构中,对于接地操作轴仅能手动操作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提供一种双电机隔离机构,包括
7.上侧板,在上侧板上设置接地操作轴;
8.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安装在上侧板的上表面,所述电机组件与接地操作轴传动连接,以带动接地操作轴做旋转。
9.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组件包括
10.电机座,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适于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适于与上侧板固定连接;
11.驱动电机,设置在电机座的第一安装部;
12.转动板,在电机座内做旋转设置,所述转动板中部开设插接口,所述接地操作轴适于穿过电机座并与转动板插接口配合,以使转动板与接地操作轴做同步转动;
13.齿圈,所述齿圈位于转动板上,并与转动板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齿圈经齿轮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经齿轮传动机构带动齿圈、转动板上做同步旋转,所述齿圈内圈面开设多个第一卡槽;
14.一对扣板,位于齿圈内,并经销轴转动设置在转动板上,所述扣板上设置卡凸,所述卡凸适于与齿圈内的第一卡槽相卡接,以带动齿圈和转动板做旋转。
15.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
16.所述第一齿轮为直齿轮,所述第二、三、四齿轮为双层齿轮;
17.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二、三、四齿轮转动设置在电机座内,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齿圈啮合。
18.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座上设置操作短轴,所述操作短轴下端穿过电机座并与转动板形成转动配合,所述操作短轴上固定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位于两个扣板之间,所述操作短轴上端适于与操作手柄配合,所述操作短轴旋转时,经挡板抵接扣板,以带动转动板和接地操作轴做旋转。
19.进一步的,所述齿圈上端与电机座之间设置上隔板;
20.所述齿圈、转动板下端与电机座之间设置下隔板。
21.进一步的,所述上侧板上设置门联锁;
22.所述门联锁包括限位凸轮和挡杆,所述限位凸轮和挡杆均位于上侧板下方,
23.所述限位凸轮设置在接地操作轴上,所述挡杆转动设置在上侧板下表面。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通过新设计的电机组件来驱动接地操作轴,从而使接地操作轴实现电驱动,便于操作人员对接地操作轴进行分合闸操作。
26.电机组件中带动操作短轴,在实现电驱动的同时依旧保留了手动操作的空间。
27.电机组件安装在上侧板上表面之后,对门联锁重新进行了调整,将门联锁中的挡杆改为安装在上侧板下表面,从而在上侧板上表面腾出安装电机组件的空间。
附图说明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9.图1和图2是双电机隔离机构示意图;
30.图3是电机组件、接地操作轴以及门联锁配合图;
31.图4是电机组件示意图;
32.图5是齿圈、转动板、操作短轴以及两个扣板配合图;
33.图6是转动板与两个扣板配合图;
34.图7是电机组件半剖图;
35.图8是接地操作轴与转动板之间的配合图;
36.其中,
37.11、上侧板,12、接地操作轴,13、限位凸轮,14、挡杆;
38.2、电机组件,20、电机座,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第三齿轮,24、第四齿轮,25、驱动电机;
39.3、齿圈,31、第一卡槽;
40.4、转动板,41、插接口;
41.5、操作短轴,51、挡板,511、挡凸;
42.6、扣板,61、卡凸;62、第二卡槽;
43.71、上隔板,72、下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44.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45.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双电机隔离机构,包括
46.上侧板11,在上侧板11上设置接地操作轴12;
47.电机组件2,所述电机组件2安装在上侧板11的上表面,所述电机组件2与接地操作轴12传动连接,以带动接地操作轴12做旋转。
48.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7所示,所述电机组件2包括
49.电机座20,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适于与驱动电机2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适于与上侧板11固定连接;
50.驱动电机25,设置在电机座20的第一安装部;
51.转动板4,在电机座20内做旋转设置,所述转动板4中部开设插接口41,所述接地操作轴12适于穿过电机座20并与转动板4的插接口41配合,以使转动板4与接地操作轴12做同步转动;如图6和8所示,插接口41内形成两个内台阶,两个内台阶呈旋转对称结构,内台阶用于接地操作轴12抵接,实现同步旋转。
52.齿圈3,在电机座20内做旋转设置,所述齿圈3位于转动板4上,所述齿圈3与转动板4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齿圈3经齿轮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25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5经齿轮传动机构带动齿圈3、转动板4上做同步旋转,所述齿圈3内圈面开设多个第一卡槽31;
53.一对扣板6,位于齿圈3内,并经销轴转动设置在转动板4上,所述扣板6上设置卡凸61,所述卡凸61适于与齿圈3内的第一卡槽31相卡接,以带动齿圈3和转动板4做旋转。
54.扣板6上设置第二卡槽62,第二卡槽62用于与挡板51配合,从而使挡板51可以抵接扣板6,带动转动板4做旋转。
55.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第三齿轮23以及第四齿轮24;
56.所述第一齿轮21为直齿轮,所述第二、三、四齿轮为双层齿轮;所谓双层齿轮即包括一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
57.所述第一齿轮21设置在驱动电机25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二、三、四齿轮转动设置在电机座20内,所述第二齿轮22分别与第一齿轮21和第三齿轮23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3分别与第二齿轮22和第四齿轮24啮合,所述第四齿轮24与齿圈3啮合。
58.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8所示,所述电机座20上设置操作短轴5,所述操作短轴5下端穿过电机座20并与转动板4形成转动配合,所述操作短轴5上固定设置挡板51,挡板51上设置两个挡凸511,挡凸511用于与扣板6上的第二卡槽62配合。
59.所述挡板51位于两个扣板6之间,所述操作短轴5上端适于与操作手柄配合,所述操作短轴5旋转时,经挡板51前端的挡凸511来抵接扣板6的第二卡槽62,以带动转动板4和接地操作轴12做旋转。
60.操作短轴5工作原理:挡板51与操作短轴5为一体机构,操作短轴5相对电机座20是可以做自由旋转的,操作短轴5旋转的时候,通过挡板51抵接两个扣板6的第二卡槽62,通过扣板6带动转动板4做旋转,即带动插接在转动板4插接口41内的接地操作轴12做旋转。
61.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齿圈3上端与电机座20之间设置上隔板71;
62.所述齿圈3、转动板4下端与电机座20之间设置下隔板72。
63.上隔板71主要防止齿圈3上端与电机座20内壁形成摩擦配合,同理,下隔板72主要用于防止齿圈3、转动板4下端与电机座20内壁摩擦配合。
64.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侧板11上设置门联锁;
65.所述门联锁包括限位凸轮13和挡杆14,所述限位凸轮13和挡杆14均位于上侧板11下方,
66.所述限位凸轮13设置在接地操作轴12上,所述挡杆14转动设置在上侧板11下表面。
67.关于门联锁可以参见申请人在先专利申请,专利号:cn202020832503.6,专利名称:门联锁以及负荷开关柜门联锁机构,在该专利中,由于没有安装电机组件2,因此,在上侧板11上表面空间比较大,所以,限位凸轮13和挡杆14均可以设置在上侧板11的上表面,现在由于在上侧板11上表面安装了电机组件2,现在将限位凸轮13和挡杆14均安装到上侧板11的下方,从而进行位置避让,使电机组件2可以有足够的安装空间。
68.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机隔离机构工作原理:当需要控制接地操作轴12进行分合闸的时候,驱动电机25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齿圈3旋转,齿圈3带动转动板4做同步旋转,转动板4带动下方的接地操作轴12做旋转,实现驱动电机25对接地操作轴12的控制。使接地操作轴12实现电驱动,便于操作人员对接地操作轴12进行分合闸操作。
69.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