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装置及固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8386发布日期:2023-03-04 01:50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装置及固化炉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叠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固化炉。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内光伏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相关领域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光伏行业已进入高效产品生产的时代。而作为国内主流的高效叠瓦组件所构成的叠瓦生产线目前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叠瓦生产线主要是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将整张电池片按预定的图形设置进行划片切割至一定深度,然后在电池片的印刷点涂抹导电胶,将整张电池片裂片后每个小电池条叠加排布,焊接制作成串,在经过加热固化后得到电池串。
3.现有技术中,电池条未进入固化炉的加热区域之前,会出现温度上升至80到100℃的情况,电池连接所用的导电胶在此温度区间较长时间会出现部分固化现象,即产生电池条虚焊的情况,虚焊影响导电性,进而影响电池串功率,甚至会出现电池条之间焊接不牢,引起电池串断开等问题。
4.因此,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电池条虚焊。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及固化炉,解决了电池条虚焊的技术问题,达到避免电池条虚焊的技术效果。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冷却装置,应用于固化炉,包括:冷却板;流道,所述流道包括: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开设于所述冷却板内,所述第一流道用于冷却介质流通,所述第一流道具有多个;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开设于所述冷却板内,所述第二流道用于冷却介质流通,所述第二流道具有多个,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且与所述第一流道之间存在夹角;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或第二流道内,通过第一堵头堵塞所述第一流道和/或第二流道以改变冷却介质路径;以及吸附孔,所述吸附孔具有多个,所述吸附孔开设于所述冷却板上,所述吸附孔贯穿于所述冷却板的两个侧面。
8.作为优选,所述流道呈直线型设置,所述流道贯穿于所述冷却板的边缘;其中,所述流道的端部形成有一进口和一出口,所述流道的其余端部设置有第二堵头,所述第二堵头用于封堵所述流道的端部。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垂直布置。
10.作为优选,所述流道间形成有吸附区,所述吸附区上开设有所述吸附孔。
11.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孔均匀布置于所述吸附区上。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堵头从外向内穿设于所述冷却板上,所述第一堵头的端部与所述流道的内壁相抵触,使得所述第一堵头封堵所述流道。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堵头的外圈与所述冷却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4.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板外表面设置有特氟龙涂层。
15.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固化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6.一种固化炉,包括:机架;固化炉本体,所述固化炉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固化炉用于对电池串进行加热固化,所述固化炉本体沿运输方向的两端一次形成有一进料区和一出料区;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位于所述进料区上,且所述冷却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化炉本体上。
17.作为优选,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固化炉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本技术通过在冷却板上开设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并通过第一堵头对流道进行封堵从而气道冷却介质定向流动,增大冷却面积,从而提高冷却装置对电池条的冷却效果,进而防止电池条发生虚焊。
20.2、本技术在固化炉本体的进料区设置冷却装置,对待进入固化炉本体内的电池条进行冷却,防止电池条由于固化炉本体热量传导而造成提前固化。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技术所述冷却装置示意图;
22.图2是本技术所述冷却装置正向剖视图;
23.图3是本技术所述冷却装置的第一堵头示意图;
24.图4是本技术所述固化炉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00、冷却装置;110、冷却板;111、吸附区;112、吸附孔;120、流道;121、第一流道;122、第二流道;123、接头;130、第一堵头;131、密封圈;140、第二堵头;200、机架;300、固化炉本体;400、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及固化炉,解决了电池条虚焊的技术问题,达到避免电池条虚焊的技术效果。
29.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
用于限定本技术。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应用于电池条固化炉中,用于对电池条的冷却,如图1所示,其包括冷却板110、流道120、第一堵头130、第二堵头140以及吸附孔 112,冷却板110作为冷却装置100主体,用于冷却电池条;流道120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第一堵头130用于改变冷却介质路径;第二堵头140用于封堵流道120端部;吸附孔112用于通过真空作用吸附电池条。
31.冷却板110,如图1所示,冷却板110作为冷却装置100主体,用于冷却电池条。冷却板110成矩形板状设置,冷却板110的外表面上镀有一层特氟龙涂层,以提高冷却板11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冷却板110一般水平设置,冷却板110采用铝合金材质且具有一定厚度,通过在冷却板110的内部开设流道120,冷却介质流经流道120与电池条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电池条进行冷却。
32.流道120,如图1、2所示,流道120用于冷却介质流通。流道120包括第一流道 121和第二流道122,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均开设于冷却板110的内部,具体的讲,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位于冷却板110的两个侧面之间,由于冷却板110 以水平布置,一般的,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也均以水平方向布置;
33.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具设置有多个,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均呈直线形布置,第一流道121与第二流道122之间具有夹角而非平行,且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之间相互连通,使得冷却介质能够流经第一流道 121和第二流道12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21沿冷却板110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二流道122沿冷却板110的宽度方向布置,即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之间呈垂直状态;
34.为了方便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的加工,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的一端或两端贯穿至冷却板110的边缘,也就是说,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可从冷却板110的边缘进行开设,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21的一端贯穿至冷却板110的边缘,而第二流道122的两端贯穿至冷却板110的边缘,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 相互垂直且在交汇处连通,其中,在其中两个第二流道122的端部设置一个进口和一出口,进口和出口上均连接有接头123,进口用于冷却介质的进入,出口则用于冷却介质的排出,而其余的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的端部通过第二堵头140进行封堵,使得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形成密封回路。
35.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具有多个,使得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交汇形成多个岔路,为了使冷却介质能够按照期望定向流动,在第一流道121 和第二流道122上设置多个第一堵头130,通过第一堵头130封堵第一流道121和/或第二流道122,使得冷却介质定向流动,同时,也可通过调节第一堵头130对第一流道 121和/或第二流道122的封堵情况,以改变冷却介质的路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两个第一流道121之间的第二流道122上交错设置一个第一堵头130,使得冷却介质的通路路径形成s形,以提高冷却介质的流经面积,从而提高冷却装置100的冷却效果。
36.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第一堵头130设置于冷却板110相应于流道120的位置上,具体的说,第一堵头130由冷却板110的侧面向内穿设于冷却板110并进入流道 120内,第一堵头130与流道120内壁相抵触从而使得流道120被第一堵头130封堵;第一堵头130上具有台阶,在第一堵头130的外圈套设有密封圈131,第一堵头130在嵌设于冷却板110上时,密封
圈131被夹设于第一堵头130的台阶和冷却板110之间,以提高流道120的密封效果。
37.吸附孔112,如图1所示,吸附孔112用于通过真空作用吸附电池条。吸附孔112 开设于冷却板110上,具体的讲,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相互交错,在第一流道 121和第二流道122之间形成吸附区111,吸附孔112开设于吸附区111上,吸附孔112 开设方向垂直于冷却板110所在平面,也就是说,冷却板110两侧的空间可通过吸附孔112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附孔112具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吸附区111上。
38.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固化炉,如图4所示,固化炉用于对电池条进行加热固化,固化炉包括机架200、固化炉本体300以及冷却装置100,机架200用于作为固化炉整体的安装基础;固化炉本体300用于对电池条进行加热固化;冷却装置100用于对待进入固化炉本体300内的电池条冷却。
39.机架200,机架200用于作为固化炉整体的安装基础。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200 用于安装冷却装置100和固化炉本体300,机架200具有一平面,冷却装置100和固化炉本体300依次固定连接于机架200的平面上。
40.固化炉本体300,固化炉本体300用于对电池条进行加热固化。固化炉本体300内部具有加热固化组件,能够实现电池条加热固化即可,不限于各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固化组件,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固化炉本体300结构累述;其中,固化炉本体300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和出料端,电池条通过循环的钢带进行传输,电池条在钢带的传输作用下,由固化炉本体300的进料端进入固化炉本体300内,并从固化炉本体300的出料端输出,因此,在固化炉本体300的两端对应形成有进料区和出料区。
41.冷却装置100,冷却装置100用于对待进入固化炉本体300内的电池条冷却。冷却装置100的结构与上述冷却装置100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对冷却装置100的结构进行累述,值得说明的是,冷却装置100固定连接于机架200上,且冷却装置100位于进料区上,其中,冷却装置100与固化炉本体300之间形成有间隙400而非直接接触,如此,减少了固化炉本体300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冷却装置100上。
42.通过在固化炉本体300的进料区上布置冷却装置100,防止由于固化炉本体300热量传导至进料区上电池条在进入固化炉本体300之前发生固化,从而造成电池串虚焊。
43.工作原理/步骤:
44.冷却装置100设置于传输电池条的钢带下方,通过吸附孔112和真空负压的作用下,使得电池片被吸附于钢带上;向流道120内注入冷却介质,在第一堵头130的位置设定下,冷却介质以s形路线流经,从而实现冷却板110与电池条之间的热交换,完成对待进入固化炉本体300内的电池条进行冷却,从而防止电池条提前固化。
45.技术效果:
46.1、本技术通过在冷却板110上开设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并通过第一堵头130对流道120进行封堵从而气道冷却介质定向流动,增大冷却面积,从而提高冷却装置100对电池条的冷却效果,进而防止电池条发生虚焊。
47.2、本技术在固化炉本体300的进料区设置冷却装置100,对待进入固化炉本体300 内的电池条进行冷却,防止电池条由于固化炉本体300热量传导而造成提前固化。
48.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
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4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