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胶装置及电芯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42690发布日期:2023-02-17 22:0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贴胶装置及电芯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电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胶装置及电芯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电芯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贴胶装置对堆叠形成的电芯进行贴胶。现有贴胶装置一般包括贴胶头和用于驱动贴胶头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在贴胶作业期间,现有贴胶装置通常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贴胶头朝电芯移动,并对电芯的一侧进行贴胶,但这样,若电芯需要进行多侧贴胶,便需要多次转动电芯以使电芯的待贴胶侧面向贴胶头,致使现有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胶装置,以解决现有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较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贴胶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间隔设置的两个贴胶头,以及与两个所述贴胶头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贴胶头在取胶位置和贴胶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5.当两个所述贴胶头处于所述贴胶位置,且电芯位于两个所述贴胶头的端侧时,两个所述贴胶头共同用于对所述电芯的一侧进行贴胶;
6.当两个所述贴胶头处于所述贴胶位置,且所述电芯插设于两个所述贴胶头之间时,两个所述贴胶头共同用于对所述电芯的多侧进行贴胶。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胶头具有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两个所述贴胶头之间的间隙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渐扩设置。
8.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贴胶头之间的渐扩角度为3~5
°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胶头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安装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且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垂直向外延伸形成的吸胶部;
10.两个所述贴胶头的所述安装部相对设置且相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贴胶头的所述吸胶部共同用于吸附胶带。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胶头还包括弹性抵持在所述安装部的背离另一所述贴胶头一侧的弹性件。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立设的支撑板,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板面;
13.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立设于所述支撑板且沿所述贴胶头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座、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所述安装座的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且与两个所述贴胶头连接的滑块,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板并连接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贴胶头一端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以带动所述滑块往复移动。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板并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座
之间的滑座,所述滑块滑接配合于所述滑座。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驱动器的第一同步轮、连接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贴胶头一端的第二同步轮,以及沿垂直于所述贴胶头的移动方向设置且呈环状的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共同支撑所述同步带并均与所述同步带啮合。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立设的支撑板,以及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供胶机构、拉胶机构、压紧机构和裁切机构,所述供胶机构用于安装胶带料卷,所述压紧机构设于两个所述贴胶头的一侧,所述拉胶机构设于两个所述贴胶头的另一侧,所述裁切机构设于所述压紧机构和两个所述贴胶头之间,所述拉胶机构用于将所述胶带料卷的胶带拉出设定长度,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在所述裁切机构裁断所述胶带时压紧所述胶带。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板并设于所述供胶机构和所述压紧机构之间的缓存机构,所述缓存机构用于缓存所述胶带。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且沿预设路径间隔设置的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用于支撑所述胶带。
19.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制造设备,包括所述贴胶装置。
20.本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装置,在通过贴胶装置对电芯的一侧进行贴胶作业时,先将电芯置于处于贴胶位置时的两个贴胶头的端侧,并使电芯的待贴胶侧面向两个贴胶头,再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贴胶头移动至取胶位置以共同吸取目标尺寸的胶带,再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已吸取目标尺寸胶带的两个贴胶头移动至贴胶位置,以使两个贴胶头所吸取的目标尺寸胶带与电芯的待贴胶侧面接触而粘贴至待贴胶侧面,即可完成对电芯的一侧的贴胶作业;在通过贴胶装置对电芯的多侧进行贴胶作业时,先将电芯设置于处于贴胶位置时的两个贴胶头的之间,再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贴胶头移动至取胶位置以共同吸取目标尺寸的胶带,再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已吸取目标尺寸胶带的两个贴胶头移动至贴胶位置,使得电芯伸入两个贴胶头之间的间隙,使得胶带以类似u状而贴附于电芯相邻的三个侧面,即可一次完成对电芯的多侧的贴胶作业。如此,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改变电芯放置的位置及状态,以通过贴胶装置对电芯的一侧或者对电芯的多侧进行贴胶作业,有效地增加贴胶装置的使用场景,有效地提高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包括驱动机构和贴胶头。
25.附图标号说明:
26.10-贴胶头;11-第一端;12-第二端;13-安装部;14-吸胶部;20-驱动机构;21-安装
座;22-丝杆;23-滑块;24-驱动器;25-滑座;26-第一同步轮;27-第二同步轮;28-同步带;30-支撑板;40-供胶机构;50-拉胶机构;60-压紧机构;70-裁切机构;80-缓存机构;90-支撑辊;100-胶带料卷;110-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32.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胶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间隔设置的两个贴胶头10,以及与两个贴胶头10连接的驱动机构20,驱动机构20用于驱动两个贴胶头10在取胶位置和贴胶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当两个贴胶头10处于贴胶位置,且电芯位于两个贴胶头10的端侧时,两个贴胶头10共同用于对电芯的一侧进行贴胶。当两个贴胶头10处于贴胶位置,且电芯插设于两个贴胶头10之间时,两个贴胶头10共同用于对电芯的多侧进行贴胶。
3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两个贴胶头10共同对电芯的一侧进行贴胶时,可使得胶带110贴附于电芯的一侧,也即通过贴胶装置能够在电芯的一侧贴一道胶带110,尤其适于通过贴胶装置对电芯中面积较大的侧面进行贴胶;在通过两个贴胶头10共同对电芯的多侧进行贴胶时,可使得胶带110以类似u状而贴附于电芯相邻的三个侧面,尤其适于通过贴胶装置对电芯中面积较小一侧及其相邻两侧的三个侧面进行贴胶,以对电芯进行封边,为便于说明,将电芯相邻的三个侧面中位于中间的侧面定义为第一侧面,位于两侧的两个侧面分别定义为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
34.基于此,在通过贴胶装置对电芯的一侧进行贴胶作业时,先将电芯置于处于贴胶位置时的两个贴胶头10的端侧,并使电芯的待贴胶侧面向两个贴胶头10,再通过驱动机构20驱动两个贴胶头10移动至取胶位置以共同吸取目标尺寸的胶带110,再通过驱动机构20
驱动已吸取目标尺寸胶带110的两个贴胶头10移动至贴胶位置,以使两个贴胶头10所吸取的目标尺寸胶带110与电芯的待贴胶侧面接触而粘贴至待贴胶侧面,即可完成对电芯的一侧的贴胶作业。在贴胶完成后,通过取消两个贴胶头10对胶带110的吸附,以便于对已贴胶完成的电芯进行下料,以待对下一电芯的贴胶作业。
35.在通过贴胶装置对电芯的多侧进行贴胶作业时,先将电芯设置于处于贴胶位置时的两个贴胶头10的之间,并使得电芯的第一侧面面向驱动机构20,电芯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分别面向两个贴胶头10,再通过驱动机构20驱动两个贴胶头10移动至取胶位置以共同吸取目标尺寸的胶带110,再通过驱动机构20驱动已吸取目标尺寸胶带110的两个贴胶头10移动至贴胶位置,期间,两个贴胶头10在驱动机构20的驱动下先移动至电芯的第一侧面,以使与第一侧面相对的部分胶带110与第一侧面接触而粘贴于第一侧面,随后,两个贴胶头10取消对胶带110的吸附,并继续在驱动机构20的驱动下朝向贴胶位置的方向移动,使得电芯伸入两个贴胶头10之间的间隙,此时,两个贴胶头10分别向内挤压胶带110而使胶带110逐渐与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接触而粘贴至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直至两个贴胶头10移动至贴胶位置使得整个胶带110粘贴至电芯,使得胶带110以类似u状而贴附于电芯相邻的三个侧面,即可一次完成对电芯的多侧的贴胶作业。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多次转动电芯以对电芯的多侧进行贴胶的方式,本技术实施方式,可有效地简化对电芯的多侧进行贴胶的作业流程,有效地提高对电芯的多侧进行贴胶的效率,有效提高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36.如此,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通过贴胶装置对电芯的一侧或者同时对电芯的多侧进行贴胶,有效地增加贴胶装置的使用场景,有效地提高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37.通过设置两个贴胶头10共同吸附胶带110,可有效地增加贴胶头10与胶带110之间的吸附面积,进而有效地保障并提高贴胶头10吸附胶带110的稳定性、可靠性,有效地降低在贴胶作业期间胶带110脱离贴胶头10而致使贴胶失败的风险,有效地保障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38.具体地,贴胶头10可以是真空吸头,其上开设有真空孔(图中未示出),抽真空组件与真空孔连通,如此,可通过抽真空组件对贴胶头10进行抽真空,而使得贴胶头10的吸胶面形成负压而稳定、可靠地吸附胶带110,在已将胶带110粘接于电芯侧面后,则可通过真空孔向贴胶头10内注入空气,实现破真空,以使胶带110脱离贴胶头10的吸附面。
39.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装置,在通过贴胶装置对电芯的一侧进行贴胶作业时,先将电芯置于处于贴胶位置时的两个贴胶头10的端侧,并使电芯的待贴胶侧面向两个贴胶头10,再通过驱动机构20驱动两个贴胶头10移动至取胶位置以共同吸取目标尺寸的胶带110,再通过驱动机构20驱动已吸取目标尺寸胶带110的两个贴胶头10移动至贴胶位置,以使两个贴胶头10所吸取的目标尺寸胶带110与电芯的待贴胶侧面接触而粘贴至待贴胶侧面,即可完成对电芯的一侧的贴胶作业;在通过贴胶装置对电芯的多侧进行贴胶作业时,先将电芯设置于处于贴胶位置时的两个贴胶头10的之间,再通过驱动机构20驱动两个贴胶头10移动至取胶位置以共同吸取目标尺寸的胶带110,再通过驱动机构20驱动已吸取目标尺寸胶带110的两个贴胶头10移动至贴胶位置,使得电芯伸入两个贴胶头10之间的间隙,使得胶带110以类似u状而贴附于电芯相邻的三个侧面,即可一次完成对电芯的多侧的贴胶作业。如此,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改变电芯放置的位置及状态,以通过贴胶装置对电芯的一侧或者对电芯的多侧进行贴胶作业,有效地增加贴胶装置的使用场景,有效
地提高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40.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贴胶头10具有与驱动机构20连接的第一端11,以及与第一端11相对的第二端12,两个贴胶头10之间的间隙在靠近第二端12的方向渐扩设置。
4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两个贴胶头10之间的间隙在靠近第二端12的方向渐扩设置,使得贴胶头10呈斜角设置,利于通过第二端12引导电芯顺利地伸入两个贴胶头10之间的间隙,还可有效地降低在电芯伸入两个贴胶头10之间的间隙时贴胶头10划伤电芯而致使电芯损坏的风险,有效地保障并提高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42.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贴胶头10之间的渐扩角度为3~5
°

4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电芯伸入两个贴胶头10之间的间隙的整个过程中,在能够降低贴胶头10划伤电芯而致使电芯损坏的风险的同时,还使得两个贴胶头10布置更紧凑而共同稳定地吸附胶带110,有效地保障贴胶的稳定性、可靠性,有效地保障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44.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贴胶头10包括与驱动机构20连接的安装部13,以及连接于安装部13远离驱动机构20的一端且相对于安装部13垂直向外延伸形成的吸胶部14;两个贴胶头10的安装部13相对设置且相互间隔设置,两个贴胶头10的吸胶部14共同用于吸附胶带110。
4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贴胶头10的安装部13与驱动机构20连接,以通过驱动机构20稳定贴胶头10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状态;通过将贴胶头10设置为相互垂直的安装部13和吸胶部14,并将两个贴胶头10的安装部13相对设置且相互间隔设置,如此,在保障两个贴胶头10间隔设置的同时,还利于保障两个贴胶头10的吸胶部14的吸胶面能够基本平齐而共同对胶带110进行稳定、可靠地吸附,有效地降低在贴胶作业期间胶带110脱离贴胶头10的风险,有效地保障贴胶头10的使用性能。
46.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贴胶头10还包括弹性抵持在安装部13的背离另一贴胶头10一侧的弹性件(图中未示出)。
4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于贴胶头10设置弹性抵持在安装部13的背离另一贴胶头10一侧的弹性件,如此,在电芯插入两个贴胶头10之间的间隙的整个过程中,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使得贴胶头10能够保持抵接于电芯而保持压紧胶带110,进而有效地保障贴胶的稳定性、完整性、可靠性,有效地降低在贴胶作业过程中部分胶带110未成功贴附而易致使胶带110脱离电芯的风险,有效地保障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48.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贴胶装置还包括立设的支撑板30,驱动机构20安装在支撑板30的一侧板面;驱动机构20包括立设于支撑板30且沿贴胶头10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座21、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安装座21的丝杆22、螺纹连接于丝杆22且与两个贴胶头10连接的滑块23,以及安装于支撑板30并连接于丝杆22远离贴胶头10一端的驱动器24,驱动器24用于驱动丝杆22转动以带动滑块23往复移动。
4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安装座21、驱动器24安装于支撑板30,以通过支撑板30对安装座21和驱动器24进行支撑,以稳定安装座21和驱动器24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状态,进而稳定整个驱动机构20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状态;在贴胶作业期间,通过驱动器24驱动丝杆22转动,以通过丝杆22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滑块23在两个安装座21之间往复移动,进而通过滑块23联动与其连接的两个贴胶头10在取胶位置和贴胶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即可实现贴
胶作业。
50.通过将两个安装座21沿贴胶头10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并通过使滑块23在两个安装座21之间往复移动,即可联动两个贴胶头10在取胶位置和贴胶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如此,可充分利用驱动机构20的内部移动空间,而有效地减少贴胶装置沿贴胶头10的移动方向的占用空间,进而有效地减少整个贴胶装置的占用空间而利于实现贴胶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51.通过丝杆22对滑块23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有效地降低在贴胶作业期间滑块23偏离预设移动方向而致使两个贴胶头10偏离预设移动方向的风险,有效地保障贴胶的精度,有效地保障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52.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0还包括安装于支撑板30并设于两个安装座21之间的滑座25,滑块23滑接配合于滑座25。
5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滑座25安装于支撑板30,以通过支撑板30对滑座25进行支撑,以稳定滑座25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状态;通过设置滑块23与滑座25滑接配合,可通过滑座25进一步对滑块23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可有效地降低在贴胶作业期间滑块23偏离预设移动方向而致使两个贴胶头10偏离预设移动方向的风险,有效地保障贴胶的精度,还可有效地减小滑块23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使得滑块23滑动更顺畅、稳定,还可避免因滑块23直接沿支撑板30滑动而致使支撑板30磨损的风险,有效地保障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54.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0还包括连接于驱动器24的第一同步轮26、连接于丝杆22远离贴胶头10一端的第二同步轮27,以及沿垂直于贴胶头10的移动方向设置且呈环状的同步带28,第一同步轮26和第二同步轮27共同支撑同步带28并均与同步带28啮合。
5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驱动器24驱动第一同步轮26转动以带动同步带28转动,进而同步带28联动第二同步轮27转动而带动与第二同步轮27连接的丝杆22转动,即可实现通过驱动器24驱动丝杆22转动的目的;通过沿垂直于贴胶头10的移动方向设置同步带28,以通过同步带28实现驱动器24和丝杆22的传动,如此,能够沿垂直于贴胶头10的移动方向分别布置驱动器24和丝杆22,以减少驱动机构20沿贴胶头10的移动方向的占用空间,以充分利用支撑板30沿垂直于贴胶头10的移动方向的安装空间,进而利于实现贴胶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56.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贴胶装置还包括立设的支撑板30,以及均安装于支撑板30的供胶机构40、拉胶机构50、压紧机构60和裁切机构70,供胶机构40用于安装胶带料卷100,压紧机构60设于两个贴胶头10的一侧,拉胶机构50设于两个贴胶头10的另一侧,裁切机构70设于压紧机构60和两个贴胶头10之间,拉胶机构50用于将胶带料卷100的胶带110拉出设定长度,压紧机构60用于在裁切机构70裁断胶带110时压紧胶带110。
5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供胶机构40、拉胶机构50、压紧机构60和裁切机构70均安装于支撑板30,以通过支撑板30的供胶机构40、拉胶机构50、压紧机构60和裁切机构70进行支撑,以稳定供胶机构40、拉胶机构50、压紧机构60和裁切机构70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状态;通过将胶带料卷100安装于供胶机构40,以通过供胶机构40对胶带料卷100进行支撑,以稳定胶带料卷100的安装位置和状态。
58.在贴胶装置进行贴胶作业期间,先通过驱动机构20驱动两个贴胶头10移动至取胶位置以待吸取胶带110,随后,通过拉胶机构50将胶带料卷100的胶带110拉出设定长度,并
使得两个贴胶头10吸附胶带110而稳定胶带110的位置,随后,在压紧机构60压紧胶带110后,通过裁切机构70裁断胶带110而获取目标尺寸的胶带110,随后,驱动机构20驱动已吸取目标尺寸胶带110的两个贴胶头10移动至贴胶位置而完成贴胶作业,即可通过贴胶装置对电芯进行贴胶作业。
59.通过设置压紧机构60以在裁切机构70裁断胶带110时压紧胶带110,可有效地保障在贴胶作业期间胶带110带路的稳定性、可靠性,有效地降低在裁断胶带110时出现飘带而致使胶带110的带路偏移预设带路的风险,有效地保障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6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胶带料卷100可以通过拉胶机构50等机构拉动胶带110而实现被动放卷;胶带料卷100也可以通过供胶机构40主动进行放卷,以利于拉胶机构50更顺畅、更快速地将胶带料卷100的胶带110拉出设定长度。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61.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贴胶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支撑板30并设于供胶机构40和压紧机构60之间的缓存机构80,缓存机构80用于缓存胶带110。
6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缓存机构80安装于支撑板30,以通过支撑板30对缓存机构80进行支撑,以稳定缓存机构80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状态;通过设置缓存机构80以对胶带110进行周期性地缓存和释放,以通过缓存机构80实现胶带料卷100的胶带110的被动放卷,利于拉胶机构50更顺畅、更快速地将胶带料卷100的胶带110拉出设定长度,还可有效地降低因拉胶机构50断续拉胶而致使胶带110堆积、缠绕等风险,有效地保障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63.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贴胶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支撑板30且沿预设路径间隔设置的支撑辊90,支撑辊90用于支撑胶带110。
6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支撑辊90安装于支撑板30,以通过支撑板30对支撑辊90进行支撑,以稳定支撑辊90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状态;通过沿预设路径间隔设置的支撑辊90共同对胶带110进行支撑,可有效地保障胶带110带路的稳定性、可靠性,有效地保障胶带110的张力而降低在贴胶作业期间胶带110发生抖动的风险,有效地保障贴胶装置的贴胶精度,还利于通过支撑辊90对胶带110进行合理绕带而使得贴胶装置的功能部件布置更紧凑,进而利于实现贴胶装置的小型化设计,有效地保障并提高贴胶装置的使用性能。
65.请参阅图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芯制造设备,该电芯制造设备包括贴胶装置,贴胶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芯制造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6.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