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2472发布日期:2023-01-25 0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汇流排以及液冷板,所述多个电池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汇流排连接于相邻两个电池的极柱组件之间,所述多个电池的顶面和/或底面设置有所述液冷板,所述汇流排与所述液冷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两侧表面分别贴接于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液冷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具有围设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并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面以及两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并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对于一个所述电池,所述极柱组件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面,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与所述极柱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极柱组件至少部分容纳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一容纳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和所述顶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电池并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连通;其中,所述汇流排跨设于所述电池的顶面或者底面,并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所述弹性导热板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为通槽,并沿垂直于所述顶面的方向贯穿所述电池,所述第二容纳槽为通槽,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壁和未设置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所述第一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两个所述弹性导热板,所述弹性导热板为一体式的条状结构,一个所述弹性导热板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的顶面的所述第二容纳槽共同形成的容纳通道中,另一个所述弹性导热板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的底面的所述第二容纳槽共同形成的容纳通道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采集结构,所述信号采集结构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并位于所述汇流排与所述弹性导热板之间,所述信号采集结构连接于所述汇流排。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间隔的两侧槽壁为倾斜槽壁,以使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壁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
°
~30
°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对于位于所述电池的顶面或者底面一侧的所述汇流排和所述弹性导热板,所述弹性导热板背向所述汇流排的外侧面不低于所述电池的顶面或者底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汇流排以及液冷板,多个电池沿第一方向排列,汇流排连接于相邻两个电池的极柱组件之间,多个电池的顶面和/或底面设置有所述液冷板,汇流排与液冷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导热板,导热板的两侧表面分别贴接于汇流排和液冷板。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弹性导热板实现极柱组件和汇流排与液冷板之间的热量传递,由于弹性导热板分别贴接于汇流排和液冷板,能够将与该两者的接触方式改进为面接触,增大导热面积,提升导热效率,有利于热量快速、充分的传导。充分的传导。充分的传导。


技术研发人员:关俊山 许久凌 谷亮杰 李彦龙 张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3
技术公布日:2023/1/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