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3752发布日期:2023-01-25 02:4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频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连接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音频连接线。


背景技术:

2.音频连接线是在播放设备和音箱、耳机之间传输声音信号的线缆。在导线通过大电流的交流电时容易产生集肤效应,即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也就是说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体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从而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在音频连接线中,集肤效应会影响音质的保真性,从而影响收听效果。
3.如申请号为cn201821143363.0名称为“一种音频线缆”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音频线,包括线缆主体、四组导线组,所述线缆主体外形为圆形;所述每组导线组设有两条导线、和导线组外被,所述导线组外被外形为圆形;所述导线设有导体、导线外被;所述四组导线组在线缆主体内部,且四组导线组围绕导线主体的内部中心成对称,其通过音频线缆内设置导线组,每个导线组内再分设导线,采用多层外被结构来减少集肤效应,但是在该音频线缆使用过程中,各导线的位置是可移动的,这会影响音频传输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收听效果;另外,现有的音频线缆多追求多声道的传输,因此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减少集肤效应,提高音质的一种音频连接线。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音频连接线,包括有连接线本体,所述的连接线本体内穿置有导线,所述的连接线本体包括有内支撑体和外包裹层,所述的内支撑体和外包裹层之间设置有屏蔽层,所述的内支撑体包括有外支撑圈和中心支撑柱,所述的外支撑圈和中心支撑柱设置有若干连接部,所述的外支撑圈内在相邻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的连接部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容纳导线的穿线孔,其中,至少有两个穿线孔的中心到屏蔽层的距离不相同,所述的导线穿置于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穿线孔内。
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
8.作为改进,所述的中心支撑柱的中心设置有同心孔,在同一横截面中,所述的同心孔的圆心与所述内支撑体的圆心或者所述内支撑体外接圆的圆心同心设置。利用同心孔的设置,若在同心孔内穿置导线,该导线与屏蔽层便可以形成同轴结构而构成同轴线,同轴线抗干扰能力强。
9.作为改进,所述的内支撑体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所述的外支撑圈和中心支撑柱均匀设置有三个连接部。
10.作为改进,所述的内支撑体的横截面呈圆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的外支撑圈和中心支撑柱均匀设置有三个连接部。
11.作为改进,所述的三个连接部与圆角三角形结构的三条边对应连接。
12.作为改进,所述的连接部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所述的穿线孔沿径向从内至外依次设置。三个连接部上的穿线孔的圆心形成同心圆结构。
13.作为改进,所述的屏蔽层由导电材料编织、缠绕或者挤出而成。
14.作为改进,所述的外包裹层外包裹有避震层。通过避震层的包裹,起到一定的缓震、吸震效果,从而对避震层内音频线起到保护作用。
15.作为改进,所述的避震层外包裹有耐磨层,外部耐磨层的包裹能够提高耐磨性,便于标识的打印,提高音频连接线的使用寿命。
16.作为改进,所述的内支撑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采用整体结构,制造方便,结构稳定。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音频连接线,结构简单、合理,其设置有内支撑体,在内支撑体上设置有空腔,利用空腔内的空气形成绝缘和缓震的作用,既可以减少集肤效应,又可以减少导线被挤压,能够提高使用寿命;另外,内支撑体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其中,至少有两个穿线孔的中心到屏蔽层的距离不相同,通过不同穿线孔的选择使用,可以调节导线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调节导线到屏蔽层之间的距离,通过距离的调节,实现电容容抗的调节,进而实现绝缘系数的调节。对线材传输的高频、中频和低频信号实现尽可能地降低损耗。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21.图3是图2中内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内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23.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是:
24.导线1、内支撑体2、空腔2a、穿线孔2b、外支撑圈21、中心支撑柱22、同心孔22a、连接部23、外包裹层3、屏蔽层4、避震层5、耐磨层6。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26.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音频连接线,包括有连接线本体,所述的连接线本体内穿置有导线1,所述的连接线本体包括有内支撑体2和外包裹层3,所述的内支撑体2和外包裹层3之间设置有屏蔽层4,所述的内支撑体2包括有外支撑圈21和中心支撑柱22,所述的外支撑圈21和中心支撑柱22设置有若干连接部23,所述的外支撑圈21内在相邻连接部23之间形成有空腔2a,所述的连接部2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导线1的穿线孔2b,其中,至少有两个穿线孔2b的中心到屏蔽层4的距离不相同,所述的导线1穿置于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穿线孔2b内。空腔2a的面积占横截面积的30%-70%。
27.其中,内支撑体2和外包裹层3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外包裹层3透明。
28.所述的中心支撑柱22的中心设置有同心孔22a,在同一横截面中,所述的同心孔22a的圆心与所述内支撑体2的圆心或者所述内支撑体2外接圆的圆心同心设置。可以选择
在同心孔22a内设置导线,这样同心孔22a内的导线与屏蔽层4便可以形成同轴线,同轴线抗干扰能力强。
29.所述的内支撑体2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所述的外支撑圈21和中心支撑柱22均匀设置有三个连接部23。
30.所述的连接部23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2b,所述的穿线孔2b沿径向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部23上设置有2个穿线孔2b,3个连接部23上的穿线孔2b的圆心形成2个同心圆。
31.所述的屏蔽层4由导电材料编织、缠绕或者挤出而成。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屏蔽层4由铜线带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的铜线带由多股铜线并列排布而成。多股铜线并列构成铜线带,也就是铜线带的厚度与铜线的直径相同,再用铜线带交叉编织构成屏蔽层4,这样能够减小屏蔽层4的厚度,从而减小音频连接线整体的横截面积。
33.采用导电材料缠绕形成屏蔽层4或者采用挤出成型制成屏蔽层4,同样能够起到屏蔽效果。
34.所述的外包裹层3外包裹有避震层5。避震层5起到一定的缓震、吸震效果,从而对避震层5内音频线起到保护作用。
35.所述的避震层5外包裹有耐磨层6,本实施例中,耐磨层6为橡胶层,音频连接线的外部包裹耐磨层6,能够提高表面的耐磨性,提高音频连接线的使用寿命,耐磨层6(橡胶材质)也便于标识的喷涂、打印。
36.所述的内支撑体2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采用整体结构,加工方便,且内支撑体2的整体性好,结构更为稳定,支撑力强。
37.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音频连接线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音频连接线结构相似,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支撑体2的横截面呈圆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的外支撑圈21和中心支撑柱22均匀设置有三个连接部23。所述的三个连接部23与圆角三角形结构的三条边对应连接。图4中的虚线圆为圆角三角形结构的外接圆。
38.本实用新型的音频连接线将屏蔽层4设置于内支撑体2和外包裹层3之间,能够对屏蔽层4形成很好的固定。其中,内支撑体2包括有外支撑圈21和中心支撑柱22,且外支撑圈21与中心支撑柱22之间通过连接部23连接,中心支撑柱22通过连接部23形成支撑,能够保证内支撑体2整体的稳定性,使音频连接线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内支撑体2内形成有空腔2a,空腔2a内充斥着空气,当导线1穿置于内支撑体2内时,能够利用空气进行绝缘,从而提高绝缘性能,减少传输损失和集肤效应;另外,由于音频连接线是长条形结构,在局部范围内,空腔2a内的空气所产生的气压能够形成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音频连接线的抗压性。
39.连接部23上穿线孔2b,其中,至少有两个穿线孔2b的中心到屏蔽层4的距离不相同,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6个穿线孔2b,同一连接部23上的2个穿线孔2b的中心到屏蔽层4的距离不同,6个穿线孔2b的中心形成两个同心圆,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两个同心圆的外圈设置有2条导线1,在两个同心圆的内圈设置有1条导线1。音频连接线制备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穿线孔2b来穿置导线1,通过不同穿线孔2b的选择来调节导线1之间的距离以及导线1与屏蔽层4之间的距离,通过距离的调节实现电容容抗的调节,进而实现绝缘系数的调节。另外,6个穿线孔2b加上中心的同心孔22a,内支撑体2上共有7个位置可用于穿置导
线,根据声道的数量要求进行导线数量的穿置,从而形成多声道的音频连接线。
4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以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