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公交车的电池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9369发布日期:2023-01-20 20:2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公交车的电池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动公交车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公交车的电池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池作为新能源电动公交车的核心部件,它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至关重要。在电动公交车刚刚启动和爬坡的时候,或者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将散发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把这些热量快速散发出去,将引起电池的热失控现象,严重时电池有发生剧烈膨胀和爆炸的危险,所以往往会用到电池组的散热装置。
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1822269007.x提供的一种电池组散热装置。电池组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池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与所述箱体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过滤装置和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散热装置,能够将电池在热失控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排气管道排放到外部,且排气管道上设置有过滤装置和冷却装置,过滤装置能够吸附高温高压气体中的颗粒,并将高温高压气体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之后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后,以使安全的气体排放到箱体外部,从而保证箱体内部温度的下降和气压的稳定,防止电池内部损坏和电池组其他单元串烧现象,减小损失,保证电池组安全。
4.现有的技术中,对于电池已产生热量时进行排放的方式是存在已经发热的事实,此时进行散热是具有延后性的,而对于安全性而言,电池的工作环境需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电动公交车的电池组散热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电动公交车的电池组散热装置,包括公交车底盘,所述公交车底盘中部上端设置有电池组盒体,所述电池组盒体靠近车头一端依次连接有风扇装置、空气过滤装置和进气机构,且所述电池组盒体靠近车尾一端连接有热气排放机构,且所述电池组盒体两端的顶部均设有电动通道启闭组件。
8.优选的,所述电池组盒体两端内壁上均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分布于电池组盒体内壁的两侧和底部,且所述电池组盒体顶部对应内壁两侧的限位槽开设有通孔,所述电动通道启闭组件分别位于对应的通孔上方。
9.优选的,所述电动通道启闭组件包括有收纳盒、贯穿该收纳盒两端的收纳卷轴以及连接收纳卷轴一端的电机,该电机固定于收纳盒外壁上,收纳卷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收纳盒连接,收纳盒底部通过螺栓与电池组盒体顶部固定,且所述收纳卷轴连接有柔性多节门体,所述柔性多节门体包括多个条板以及交错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条板之间的橡胶条,橡
胶条与条板胶粘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柔性多节门体活动贯穿通孔且两侧嵌入对应的限位槽中,当实现完全关闭时,所述柔性多节门体远离收纳卷轴一端嵌入电池组盒体内壁底部的限位槽中。
11.优选的,所述风扇装置包括有多进风孔支架盒,所述多进风孔支架盒的每个进风孔内均安装有电动风扇。
12.优选的,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内部倾斜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且所述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的两侧与过滤盒顶部和底壁均为可拆卸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有设置于车头内的进风罩以及连接该进风罩尾端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罩贯穿车头壳体延伸至外部连接有挡雨帽檐,且所述进风罩离地间隙至少为80cm。
14.优选的,所述热气排放机构包括有贯穿设置于车身侧壁上的出风盒以及连接出风盒尾部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靠近出风盒一端的管体上设置有单向阀。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公交车底盘上安装的电池组盒体用于电动供电,在电池组产生热量的环境下,利用风扇装置工作带来空气流动动力,进气机构吸入空气后经过空气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再送入电池组盒体用于替换热量空气,将热量空气从热气排放机构排走,而电动通道启闭组件则是在天气温度低的情况下预先关闭来维持电池的使用环境温度,保持较为优秀的电池使用温度环境,从而使得电池处于较佳的状态。
17.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公交车的电池组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过滤装置结构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装置正面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通道启闭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公交车底盘;2、进气机构;3、空气过滤装置;31、过滤盒;32、第一过滤网板;33、第二过滤网板;4、风扇装置;41、多进风孔支架盒;42、电动风扇;5、电池组盒体;51、限位槽;51、限位槽;52、柔性多节门体;6、热气排放机构;7、单向阀;8、电动通道启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4.实施例
25.如图1-4所示,一种电动公交车的电池组散热装置,包括公交车底盘1,公交车底盘1中部上端设置有电池组盒体5,电池组盒体5靠近车头一端依次连接有风扇装置4、空气过滤装置3和进气机构2,且电池组盒体5靠近车尾一端连接有热气排放机构6,且电池组盒体5
两端的顶部均设有电动通道启闭组件8。
26.具体的,如图1和4所示,电池组盒体5两端内壁上均设有限位槽51,限位槽51分布于电池组盒体5内壁的两侧和底部,且电池组盒体5顶部对应内壁两侧的限位槽51开设有通孔,电动通道启闭组件8分别位于对应的通孔上方;
27.电动通道启闭组件8包括有收纳盒、贯穿该收纳盒两端的收纳卷轴以及连接收纳卷轴一端的电机,该电机固定于收纳盒外壁上,收纳卷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收纳盒连接,收纳盒底部通过螺栓与电池组盒体5顶部固定,且收纳卷轴连接有柔性多节门体52,柔性多节门体52包括多个条板以及交错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条板之间的橡胶条,橡胶条与条板胶粘连接,柔性多节门体52活动贯穿通孔且两侧嵌入对应的限位槽51中,当实现完全关闭时,柔性多节门体52远离收纳卷轴一端嵌入电池组盒体5内壁底部的限位槽51中。
28.需要说明的是,电动通道启闭组件8的使用方式为:采用公交车司机操作台上的按钮面板进行操作,开启时,电机受到指令通电启动,将柔性多节门体52在封闭状态下,电机带动收纳卷轴进行收卷,将柔性多节门体52缓慢收起到收纳盒内,柔性多节门体52在弯曲时借助橡胶条和条板的交错形成卷帘门的收卷工作原理,实现电池组盒体5两端的通风开启,从而实新新风的顺利进入和热风的正常排出,关闭时,电机受到指令通电启动将柔性多节门体52展出,沿着限位槽51进行活动,限位槽51可以对柔性多节门体52的运动进行限定,同时也有利于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29.具体的,如图1-3所示,风扇装置4包括有多进风孔支架盒41,多进风孔支架盒41的每个进风孔内均安装有电动风扇42;
30.空气过滤装置3包括有过滤盒31,过滤盒31内部倾斜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板32和第二过滤网板33,且第一过滤网板32和第二过滤网板33的两侧与过滤盒31顶部和底壁均为可拆卸连接;
31.进气机构2包括有设置于车头内的进风罩以及连接该进风罩尾端的进风管,进风罩贯穿车头壳体延伸至外部连接有挡雨帽檐,且进风罩离地间隙至少为80cm,避免过深的积水灌入进风罩,通常80cm的深度已超出了公交车的涉水行驶范围,正常行驶时,挡雨帽檐会在下雨时进行雨水遮挡。
32.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组盒体5的进风系统方面,具体表现为:风扇装置4的多进风孔支架盒41上有多个进风孔进行通风,电动风扇42进行启动旋转后能够进行吸风,作为空气流动的动力源,从进气机构2的进风罩处进空气,而当公交车行驶时,电动风扇42可开启,也可不开启,空气进入空气过滤装置3的过滤盒31后会被第一过滤网板32和第二过滤网板33进行过滤,采用常规的空气过滤滤芯板制成的过滤网板从初筛到精筛两种,过滤后的空气经过多进风孔支架盒41后进入电池组盒体5内替换热空气。
33.具体的,如图1所示,热气排放机构6包括有贯穿设置于车身侧壁上的出风盒以及连接出风盒尾部的出风管,出风管靠近出风盒一端的管体上设置有单向阀7。
34.需要说明的是,热气排放机构6在热空气排放时,出风盒的位置在公交车的尾部侧方,使用时,单向阀7主要是防止空气或雨水倒灌,确保出风的正常。
35.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