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29518发布日期:2023-03-04 00:0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高、安全性能好以及绿色环保的优点,是现代电子产品和动力汽车用重要的能源产品。
3.在卷绕型锂离子电池中,由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在内部的浆料区产生,要传导至壳体外时,需要沿径向通过数十层极片和隔膜,然而,由于隔膜的导热系数较低,且卷芯最外层仍为隔膜,使电池的径向导热系数较低,不利于电池中热量的散出。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单体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卷芯,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包括负极极片、隔离膜和正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附着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浆料层,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附着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浆料层;导热膜,包覆于所述卷芯的最外层,与所述负极集流体或所述正极集流体连接,并与所述壳体相贴合;其中,当所述导热膜和所述负极集流体相连接时,所述导热膜和所述负极集流体具有相同的材质;当所述导热膜和所述正极集流体相连接时,所述导热膜和所述正极集流体具有相同的材质。
5.这样,由于卷芯的最外层为导热膜,同时导热膜和壳体贴合,并且导热膜和负极集流体或正极集流体连接,并且根据对应连接的是正极或负极集流体,分别和正极或负极集流体具有相同的材质,能够具有如下效果:
6.(1)导热膜和负极集流体或正极集流体为一个连续的状态,同时导热膜和壳体相贴合,导热膜能够将卷芯内产生的热量沿负极集流体或正极集流体的卷绕方向,也即是长度方向,直接传递至壳体,以通过壳体传递出,即热量能够从卷芯的卷首方向至卷尾方向进行连续传递出,热量不仅仅只是沿径向方向穿透数十层极片和隔膜后再传递至壳体,增加了一条沿卷绕方向的主要传热路径,故提高了单体电池的径向传热系数,极大的提升了电池的传热效率;
7.(2)由于负极极片、隔离膜和正极极片在卷绕形成卷芯时,卷芯在成型入壳需要控制在一定的预紧力范围内,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卷芯完成卷绕后最外层为隔离膜,由于隔离膜为柔性膜,具有较大的延展性,卷芯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呼吸效应,会发生沿径向的膨胀收缩,当卷芯在发生膨胀时,由于隔离膜的延展性较大,能够在膨胀的卷芯撑开力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形变,致使隔离膜不能对卷芯具有很好的束缚力,,从而影响电池整体的电性能和循环性能,。然而本实施例中采用和负极集流体或正极集流体相同材质的导热膜包覆于卷芯最外层,由于负极集流体或正极集流体为金属材料,因此导热膜也为金属材料,金属材
料的延展性相比隔离膜的延展性较差,在膨胀的卷芯撑开力作用下不会发生较大的形变,能够对卷芯产生较好的束缚力,提高卷芯的预紧力保持度,避免卷芯发生较大的形变,,保证电池整体的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8.(3)由于导热膜卷绕于卷芯外,即负极集流体或者正极集流体沿卷绕方向延伸,包覆于卷芯的最外层,并贴合壳体,最外层的集流体可以与壳体之间进行电子导通,进行电子传输,具有更大的电子传输面积,即具有更大的过流面积;而现有技术中,卷芯最外层为不导电子的隔离膜时,电子仅能通过从卷芯的高度方向延伸出的极耳与壳体的顶部或底部进行传输,电子传输路径仅为壳体的顶部或底部沿电池的高度方向传输到集流体,电子传输面积较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卷芯的最外层的导热膜直接与壳体连接,与壳体直接进行电子传输的传输路径为壳体的大面的面积,电子过流面积增大,单体电池的电阻减小。同时,当电阻减小后,相应的产热功率(p=i2*r)也会降低,产热下降,并且电池的导热路径也由常规的径向导热(负极-隔膜-正极-隔膜
‑…‑
负极-隔膜-正极-隔膜)变为沿卷绕方向的直接导热,导热效率增加,故电池整体温升速率下降,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
9.故综合以上三种效果,单体电池100的倍率性能得到极大提升,使用安全性更高,以及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单体电池。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单体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中的卷芯的分解示意图;
13.图3为图2中的正极极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2中的负极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图2中的负极极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图2中的导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17.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8.100-单体电池,10-壳体,11-收容腔,12-筒体,13-负极集流盘,20-卷芯,21-正极极片,211-正极集流体,212-正极浆料层,22-第一隔离膜,23-负极极片,231-负极集流体,232-负极浆料层,233-涂布区,234-留白区,24-第二隔离膜,30-导热膜,31-基材层,32-导热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在锂离子电池中,由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在传递至壳体外时,从卷芯内部传递至壳体外需要经过数十层箔材,其中包括多层隔离膜,由于隔离膜的传热系数低,导致卷芯内部的热量传递至壳体外的效率低。为了提升卷芯内的热传递效率,在现有技术的改进中,例如:
24.(1)在cn110265732b中,公开了在壳体的内侧设置恒温调控层,恒温调控层包裹在卷芯的外部,通过恒温调控层与锂电池内部进行热交换,实现对锂电池内部的控温作用,但是在该对文件中,卷芯内部的热量在传递至恒温调控层时,仍然需要经过数十层箔材,其中,包括传热系数较低的多层隔离膜,因此热量仍较难从卷芯内部传递至恒温调控层处;
25.(2)在cn205319259u中,通过在负极集流体上设置延伸部,延伸部与壳体的端部进行固定,通过延伸部增大了负极集流体与壳体的接触面积,以达到减小电池的内阻和降低热效应的效果,即在cn205319259u中,延伸部设置于负极集流体的高度方向上,由于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也是设置于集流体高度方向上,也能够达到导热效果,设置延伸部的方式相当于增加了负极极耳的散热面积,但是延伸部的散热面积有限;
26.(3)在cn208806320u中,在卷芯与壳体之间设置导热弹性件,导热弹性件缠绕于卷芯外至少一圈,导热弹性件具备一定的压缩性且和一定的导热性能,当其受到一定的压力(如在充放电时因为卷芯发生膨胀,对导热弹性片进行挤压)时可以有效填充导热路径的缝隙,减小内部热量传递至表面路径的热阻,即缩小了内外温差,提高了表面散热能力,但是卷芯内部的热量在传递至导热弹性件时,仍然需要经过数十层箔材,其中包括传热系数较低的多层隔离膜,因此热量仍较难从卷芯内部传递至导热弹性件处。
27.因此,为了提升电池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将卷芯内部产生的热量高效的传递至壳体外,仍需要进行改进。
2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单体电池100,包括壳体10、卷芯20以及导热膜30。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单体电池100以圆柱电池为例进行说明。
29.其中,请参阅图1,壳体10具有收容腔11;卷芯20收容于收容腔11中,包括正极极片21、隔离膜和负极极片23,正极极片21包括正极集流体211和附着于正极集流体211上的正极浆料层212,负极极片23包括负极集流体231和附着于负极集流体231上的负极浆料层232;导热膜30收容于收容腔11中,包覆于卷芯20的最外层,与正极集流体211或负极集流体231连接,并与壳体10相贴合,其中,当导热膜30和正极集流体211相连接时,导热膜30和正极集流体211具有相同的材质;当导热膜30和负极集流体231相连接时,导热膜30和负极集流体231具有相同的材质。
30.上述单体电池100,通过在卷芯20外包覆有导热膜30,并且导热膜30和正极集流体211或负极集流体231连接,并且根据对应连接的是正极或负极集流体,分别和正极或负极集流体具有相同的材质,能够具有如下效果:
31.(1)导热膜30和正极集流体211或负极集流体231为一个连续的状态,同时导热膜30和壳体10相贴合,导热膜30能够将卷芯20内产生的热量沿正极集流体211或负极集流体
231的长度方向直接传递至壳体10,以通过壳体10传递出,即热量能够从卷芯20的卷首方向至卷尾方向进行连续传递出,热量不仅仅只是沿径向方向穿透数十层极片和隔膜后再传递至壳体10,同时导热膜30卷绕在卷芯20外,还增加了单体电池100沿径向的传热系数,因此将导热膜30和正极集流体211或负极集流体231相连接的方式以及卷绕在卷芯20外的传热方式,极大的提升了电池的传热效率;
32.(2)由于正极极片21、隔离膜和负极极片23在卷绕形成卷芯20时,卷芯20在成型入壳需要控制在一定的预紧力范围内,但是由于卷芯20完成卷绕后最外层为隔离膜,由于隔离膜为柔性膜,具有较大的延展性,卷芯20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膨胀收缩,当卷芯20在发生膨胀时,由于隔离膜的延展性较大,能够在膨胀的卷芯20撑开力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形变,隔离膜不能对卷芯20具有很好的束缚力,从而影响电池整体的电性能和循环性能。然而本实施例中采用和正极集流体211或负极集流体231相同材质的导热膜30,由于正极集流体211或负极集流体231为金属材料,因此导热膜30也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延展性相比隔离膜的延展性较差,在膨胀的卷芯20撑开力作用下不能发生较大的形变,能够对卷芯20产生较好的束缚,避免卷芯20发生较大的形变,保证电池整体的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33.(3)由于导热膜30卷绕于卷芯20外,即正极集流体211或者负极集流体231沿卷绕方向延伸,包覆于卷芯20的最外层,并贴合壳体10,最外层的集流体可以与壳体10之间进行电子导通,进行电子传输,具有更大的电子传输面积,即具有更大的过流面积;而现有技术中,卷芯20最外层为不导电子的隔离膜时,电子仅能通过从卷芯20的高度方向延伸出的极耳与壳体10的顶部或底部进行传输,电子传输路径仅为壳体10的顶部或底部沿电池的高度方向传输到集流体,电子传输面积较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卷芯20的最外层的导热膜30直接与壳体10连接,与壳体10直接进行电子传输的传输路径为壳体10的大面的面积,电子过流面积增大,单体电池100的电阻减小。同时,当电阻减小后,相应的产热功率(p=i2*r)也会降低,产热下降,电池的导热路径也由常规的径向导热(负极-隔膜-正极-隔膜
‑…‑
负极-隔膜-正极-隔膜)变为沿卷绕方向的直接导热,导热效率增加,故电池整体温升速率下降,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
34.故综合以上三种效果,单体电池100的倍率性能得到极大提升,使用安全性更高,以及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35.可以理解地,请参阅图2,卷芯20包括正极极片21、第一隔离膜22、负极极片23以及第二隔离膜24,正极极片21、第一隔离膜22、负极极片23以及第二隔离膜24依次层叠,并沿长度方向进行卷绕形成柱状的卷芯20,完成卷芯20的卷绕之后安装于柱状的壳体10之中,在壳体10中注入电解液,最终焊接电极帽,从而制备形成单体电池100。
36.其中,本实施例中单体电池100为圆柱电池时,圆柱电池的壳体10带负电,对应于壳体10的带电性质,本实施例中的导热膜30连接于负极极片23的负极集流体231,从而导热膜30能够将卷芯20内产生的热量沿负极极片23的长度方向导通至壳体10上,并经壳体10散出。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单体电池100为其他类型的电池时,例如为方形硬壳电池时,此时壳体带正电,因此此时将导热膜30连接于正极极片21的正极集流体211,导热膜30能够将卷芯20内产生的热量沿正极极片21的长度方向导通至壳体10上,并经壳体10散出。
37.具体地,当本实施例中的单体电池100为圆柱电池时,壳体10包括筒体12以及负极集流盘13,筒体12形成收容腔11,导热膜30与筒体12的内壁相贴合,请参阅图1,导热膜30不
仅连接于负极极片23,并还连接于负极集流盘13,从而来自卷芯20中内部产生的热量,不仅能够沿负极极片23的长度方向传递至筒体12,还能够沿纵向传递至负极集流盘13,后再通过负极集流盘13传递至筒体12进行传递出,增加了热量的传出效率。
38.其中,请参阅图3和图4,正极极片21包括正极集流体211以及涂覆于正极集流体211相对两侧表面的正极浆料层212,负极极片23包括负极集流体231以及涂覆于负极集流体231相对两侧表面的负极浆料层232。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正极集流体211的材料为铝箔时,导热膜30的材料也为铝箔;当负极集流体231的材料为铜箔时,导热膜30的材料也为铜箔。
39.请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负极极片23以及导热膜30的成型,导热膜30和负极极片23一体成型,负极集流体231包括涂布区233和留白区234,涂布区233的表面用于涂覆导电材料,留白区234为导热膜30,从而将导热膜30和负极集流体231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以便于负极集流体231和导热膜30的成型,简化制备工序。
40.即在制备负极极片23时,在部分负极集流体231的两侧表面涂布负极材料,在部分负极集流体231的两侧表面未涂布负极材料,从而形成留白区234,在卷绕形成卷芯20后,沿卷绕方向的卷尾端,该留白区234即卷绕形成导热膜30,以由该留白区234实现导热的效果。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导热膜30和负极集流体231分体成型,由于负极极片23的制备需要经过涂布、辊压以及烘干等多步工序,采用分体成型的方式,避免在负极集流体231长度方向上设置的导热膜30对负极极片23的制备造成干涉。
42.其中,当分体设置的导热膜30和负极集流体231进行连接时,导热膜30和负极集流体231可以通过胶接或焊接的方式连接,从而实现将导热膜30和负极极片23的连接成型。
43.可以理解地,为了保证导热膜30的导热效果,导热膜30可以不仅只为金属材料,还可以复合其他的导热材料。请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热膜30包括基材层31和附着于基材层31表面的导热材料层32,其中基材层31包括至少一层,基材层31用于和负极极片23的负极集流体231连接,从而将导热膜30中还复合有导热材料层32的方式,以增加导热膜30的导热效果。其中,导热材料层32可以为金刚石膜或者石墨烯膜,本实施例中的导热材料层32采用石墨烯膜,由于石墨烯具有很好的热传导性能,导热系数可达5300w/mk,是迄今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料,因此能够快速的将卷芯20内部运行过程中产生于表面的热量进行传递出。
44.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基材层31可以采用铜箔,从而铜箔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和导热作用。可以理解地,当本实施例中的基材层31选择为铜箔时,可以选择和负极集流体231一体成型,即相当于在留白区214上复合一层导热材料层32,从而保证整个导热膜30的导热效果,同时又便于负极极片23和导热膜30的成型,便于生产加工。
45.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导热膜30可以包括多层基材层31,从而保证基材层31的导热和支撑效果,例如,导热材料层32的相对两侧面均为基材层31,从而采用在石墨烯的相对两侧面均复合基材层31的方式,采用多层基材层31进行对导热材料层32进行稳定的支撑,同时两层基材层31也能加强导热散热作用。
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沿卷芯20的径向方向,导热膜30的厚度介于3μm-1.5mm之间,从而当设置最小值的导热膜30的厚度时,适配于3μm的厚度,同时将导热膜30的厚度限制在1.5mm的范围内,适配于卷芯20与筒体12之间的间距大小。
47.从而,根据不同的导热膜30的厚度,本实施例中的导热膜30在卷绕时,在卷芯20外卷绕至少一圈,即可以卷绕形成包括一圈或者多圈,从而实现将热量传导至壳体1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导热膜30在卷芯20外卷绕一圈,从而保证卷芯20安装在壳体10中的直径大小。
48.需要说明的是,当导热膜30在卷芯20外卷绕一圈时,导热膜30能够刚好覆盖第二隔离膜24的最外圈,从而使得导热膜30和壳体10之间能够具有充分的接触面积,以实现热传导。
49.此外,导热膜30在卷绕时,在卷芯20外卷绕至少一圈的方式,当卷芯20在装入壳时,由于卷芯20的最外层为隔离膜,从而通过导热膜30的防护,避免壳体10剐蹭到隔离膜而损坏隔离膜,甚至刮擦到极片上的活性物质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因此导热膜30达到进一步保护卷芯20的效果。
50.其中,当导热膜30连接于负极集流体231时,导热膜30为铜箔,当导热膜30连接于正极集流体211时,导热膜30为铝箔,金属铜箔的导热系数约为398w/(m*k),金属铝箔的导热系数约为236w/(m*k),然而隔离膜的导热系数约为0.305w/(m*k),因此在卷芯20外卷绕至少一圈筒箔或者铝箔的方式,极大的增加了卷芯20沿径向方向上的导热效率。
51.请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导热膜30的导热效果,筒体12具有高度h,导热膜30的高度的范围为1/3h-1h,从而实现导热膜30分别和卷芯20、筒体12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足够的导热效果。
52.具体地,下方为本实施例中的单体电池100在电池体系为

ncm523为正极以及石墨为负极、

电池容量为21.5ah@1c/1c、

电压范围为2.75-4.35v的测试条件下的测试结果:
[0053][0054][0055]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0056]
(1)

当卷芯20的最外层设置为连接负极集流体231或正极集流体211的导热膜30时,单体电池100的直流内阻(dcr)小于当卷芯20的最外层为隔离膜时的单体电池100的直流内阻(dcr),即通过导热膜30和壳体10的大面进行电子导通,降低了单体电池100的电阻,具有更小的直流内阻(dcr);由于隔离膜为绝缘材料,不能和壳体10进行电子导通,因此制备形成的单体电池100具有更大的直流内阻(dcr);

当设置一圈导热膜30时,相对于只设置半圈导热膜30的方式,一圈导热膜30和壳体10大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和壳体10的大面进行更多的电子导通,进一步的降低了单体电池100的直流内阻(dcr),在单体电池100的使用过程中,产热量更小。
[0057]
(2)在25℃的常温鼓风烘箱下3c充电时,卷芯20的最外层设置为连接负极集流体231或正极集流体211的导热膜30时,单体电池100的温度小于卷芯20的最外层为隔离膜时的温度,即表示导热膜30能够有效的将单体电池100产生的热量导向壳体10,以经壳体10进行导出;同时当设置一圈导热膜30时,具有更大的导热面积,因此此时制备形成的单体电池100具有更低的温度;
[0058]
(3)在80%soc(state of charge,电池的荷电状态)状态下,卷芯20的最外层设置为连接负极集流体231或正极集流体211的导热膜30时,最大放电功率大于当卷芯20的最外层为隔离膜时的最大放电功率,因此卷芯20最外层设置为连接负极集流体231或正极集流体211的导热膜30时制备的单体电池100具有更优异的放电性能;并且当在卷芯20外设置一圈导热膜30的单体电池的放电性能大于在卷芯20外设置半圈时的导热膜30的单体电池的放电性能。
[0059]
(4)90%soh(state of health,电池的健康状态)状态下,卷芯20的最外层设置为连接负极集流体231或正极集流体211的导热膜30时的单体电池100的循环圈数大于卷芯20的最外层为隔离膜时的单体电池100的循环圈数,并且当在卷芯20外设置一圈导热膜30的单体电池100的循环圈数大于在卷芯20外设置半圈导热膜30的单体电池100的循环圈数。
[0060]
(5)卷芯20的最外层设置为连接负极集流体231或正极集流体211的导热膜30时的膨胀力均小于卷芯20的最外层为隔离膜时的膨胀力,但是当在卷芯20外设置半圈的导热膜30时的膨胀力和卷芯20的最外层为隔离膜时的膨胀力相差不大,在卷芯20外设置一圈的导热膜30时的膨胀力最小,即对电芯20具有更好的束缚作用。
[0061]
(6)90%soh(state of health,电池的健康状态)状态下进行测试膨胀力时,卷芯20的最外层设置为连接负极集流体231或正极集流体211的导热膜30时的膨胀力均小于卷芯20的最外层为隔离膜时的膨胀力,并且在卷芯20外设置一圈的导热膜30时的膨胀力最小,即对电芯20具有更好的束缚作用。
[0062]
其中,以下为对上述不同的测试结果的测试过程:
[0063]
(1)对直流内阻(dcr)的测试,设定实验室环境温度25℃:
[0064]
1)将单体电池100放置于实验室中,静置10min;
[0065]
2)以1/3c电流进行3次标准循环,记录电池的标准容量cs;
[0066]
3)以1/3c恒流放电至所需soc分别为80%、50%、20%;
[0067]
4)在室温环境温度下使单体电池100搁置至热平衡(25℃/0℃/-10℃),记录开路电压v0;
[0068]
5)以1c电流恒流放电30s,每次采样间隔0.1s,记录0.1s的电压v0.1d,2s时的电压
v2d,5s时的电压v5d,10s时的电压v10d,30s时的电压v30d;
[0069]
6)单体电池100搁置40s,记录电池电压v1;
[0070]
7)以1c电流充电30s,每次采样间隔0.1s,记录0.1s时的电压v0.1c,2s时的电压v2c,5s时的电压v5c,10s时的电压v10c,30s时的电压v30c;
[0071]
8)以0.1c电流将步骤5-7的容量差补回,调节至室温并静置到热平衡;
[0072]
9)测试下一个soc,并重复步骤3-8;
[0073]
10)调节至下一个测试温度,并重复步骤1-9。
[0074]
11)按照如下方式计算dcr:
[0075]
放电内阻r=(v0-vd)/id,充电内阻r=(vc-v1)/ic。
[0076]
(2)对膨胀力的测试,设置实验室环境温度为25℃:
[0077]
1)将传感器植入单体电池100内部,位置为卷芯20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轴向位置为壳体10的中部位置;
[0078]
2)测试bol(beginning of life,寿命初期)状态及90%soh状态的膨胀力。
[0079]
(3)对循环圈数的测试,设置实验室环境温度为25℃:采用1c\1c循环,记录单体电池100容量衰退至初始放电容量80%时的循环圈数。
[0080]
(4)在25℃的常温鼓风烘箱下进行3c充电温度的测试:
[0081]
1)将单体电池100放置于温箱下,静置30min;
[0082]
2)温度采集点为壳体10的高度方向的中部;
[0083]
3)采用3c倍率(64.5ah)电流恒流充电,至上限截止电压4.25v停止,记录壳体10的最高温度。
[0084]
(5)最大放电功率测试,设置实验室环境温度为25℃:
[0085]
1)将单体电池100放置在25℃恒温箱中静置30min;
[0086]
2)以国标调荷到指定的80%soc;
[0087]
3)以恒定功率放电10s;
[0088]
4)记录单体电池100的最高温度、截止电压;
[0089]
5)重复步骤1-4,设定恒定功率分别为600、625、650、675w、
……
时的截止电压,每次增加25w,直至步骤4记录的截止电压<2.75v,取上个循环的功率值为此温度下的最大功率。
[0090]
本实用新型在第二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单体电池100。
[0091]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