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束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8208发布日期:2023-06-29 18:4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束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加工制造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束腰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等其他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具有正极、负极之分;在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池封口之前需要进行束腰处理,而束腰处理是在电池外壳的预定位置上形成一道凹环以起到固定电池内部的箔片的目的。相关技术中,电池的束腰操作都是通过工作人员将束腰轮移动至电池外壳的预定位置上,并且束腰轮的外侧壁会与电池外壳的外壁相抵接,在此过程中,工件会同时进行转动,以完成电池外壳的束腰操作。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束腰轮移动至电池外壳的预定位置进行束腰操作,从而导致需要对成批量的电池半成品进行束腰时加工效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升对成批量电池半成品束腰的加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束腰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束腰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束腰装置,包括机架、束腰机构、束腰轮、竖直移动机构以及转动机构,所述束腰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束腰机构用于将电池外壳进行束腰处理;所述束腰轮设置在所述束腰机构上;所述竖直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竖直移动机构与所述束腰轮相连接以使所述束腰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竖直移动机构上,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束腰机构相连接以使所述束腰轮沿电池外壳周侧转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电池外壳进行束腰时,先接着通过竖直移动机构以及束腰机构将束腰轮与电池外壳的预定位置相抵接,在此过程中,转动机构会使束腰轮沿着电池外壳上的预定轨迹进行转动,以完成对电池外壳的束腰过程,此种设计方式,不再需要通过工作人员手动将束腰轮移动至电池外壳的预定位置进行束腰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在大批量生产中对电池半成品束腰的加工效率。

5、可选的,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竖直杆、转动杆、第二竖直杆以及驱动件,所述第一竖直杆竖直滑动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第一竖直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杆竖直滑动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竖直杆与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杆与所述束腰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竖直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竖直杆沿竖直方向运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时束腰机构移动至竖直方向上的预定位置时,通过驱动件使第一竖直杆向上移动,则便可以使转动杆靠近第一竖直杆的一端向上抬起,通过杠杆原理第二竖直杆会在转动杆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便达到使束腰机构移动到竖直方向上的预定位置的目的。

7、可选的,所述第二竖直杆靠近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套设有工形轮;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第二竖直杆的连接处呈u形,所述转动杆在u形处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两个所述转动块均嵌设在所述工形轮的凹陷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杆远离第一竖直杆的一侧向下移动时,第二竖直杆与工形轮一起向下移动,转动机构在使束腰轮进行旋转使第二竖直杆也会跟着旋转,可以沿第二竖直杆在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也能进行旋转,则便不需要再去设计其他结构形式使第二竖直杆进行竖直移动的同时进行旋转,从而使束腰装置整体的结构形式更加简单。

9、可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套管、轴承以及带传动组件,所述转动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竖直杆上,所述转动套管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竖直杆外壁具有预定摩擦;所述轴承套设所述转动套管上,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外圈具有预定摩擦;所述带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带传动组件的其中一个带轮套设在所述轴承的外圈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带传动组件的作用下使轴承的外圈进行旋转,因轴承的外圈与内圈具有预定的摩擦,所以轴承的外圈会带动内圈进行旋转,则轴承内圈会带动转动套管进行转动,又因转动套管与第二竖直杆之间是具有预定摩擦的连接,从而便能带动第二竖直杆进行转动;另一方面,相比于第二竖直杆直接与轴承相连接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可以尽量避免第二竖直杆在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时出现轴承的内圈与外圈发生错位而造成损坏的现象。

11、可选的,所述束腰机构包括束腰件以及开合件,所述束腰件包括束腰架、束腰块以及束腰弹簧,所述束腰架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套管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侧,所述束腰架的转动方向能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动套管的轴线方向转动,所述束腰架供所述束腰轮设置;所述束腰块设置在所述转动套管上,所述束腰块设置在所述束腰架向着远离所述转动套管轴线的运动方向上;所述束腰弹簧设置在所述束腰块上,所述束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束腰块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束腰架相连接,所述束腰弹簧具有使所述束腰架向着靠近所述转动套管轴线方向运动的弹性势能;所述开合件连接在所述第二竖直杆上,所述开合件用于将所述束腰架沿着远离所述转动套管轴线的方向转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合件的作用下束腰架能向着远离转动套管轴线方向转动,以使电池外壳移动至束腰工位时,束腰轮与电池外壳的束腰处相抵接,同时在束腰弹簧以及转动机构的作用下,使束腰轮沿着电池外壳进行转动,从而便完成对电池外壳的束腰。

13、可选的,所述开合件为开合块,所述开合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杆上,所述开合块在远离所述第二竖直杆的一侧面设置有开合斜面,所述开合斜面设置在所述开合块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在所述开合块向下运动时,所述开合斜面会与所述束腰块在所述束腰块与所述转动套管转动连接处相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件的作用下第二竖直杆会向下移动,则第二竖直杆会带动开合块向下移动,以使开口块上的开合斜面与束腰架的转动中心相抵接,当开合块继续向下移动时,束腰架会继续向着远离转动套管轴线的方向继续转动,从而便能使电池外壳顺利移动至束腰的工位上。

15、可选的,所述第二竖直杆靠近所述转动杆的一侧面设置有通孔;还包括限位轴以及限位块,所述限位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限位轴穿设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限位轴的周侧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具有预定摩擦,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限位轴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侧面上,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束腰架向着靠近所述转动套管轴线方向的运动,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供电池上引脚穿过。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束腰弹簧的设置,所以电池外壳进行束腰时束腰架具有向着靠近转动套管轴线方向上转动的趋势,固限位块的设置,可以在电池外壳进行束腰时对束腰架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有助于提升电池外壳在束腰操作时的良品率。

17、可选的,所述束腰架上还设置有调节架以及调节螺栓,所述调节架上设置有腰形调节孔,所述调节架供所述束腰轮设置;所述调节螺栓的杆部会穿过所述腰形调节孔与所述束腰架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的头部会与所述腰形调节孔的边缘相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腰形调节孔以及调节螺栓的作用下,可以调节束腰轮轴线与转动套管之间的距离,从而便能使束腰装置适用于径向尺寸大小不同的电池外壳的束腰处理。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设置束腰机构、竖直移动机构以及转动机构的方式,在需要对电池外壳进行束腰时,先接着通过竖直移动机构以及束腰机构将束腰轮与电池外壳的预定位置相抵接,在此过程中,转动机构会使束腰轮沿着电池外壳上的预定轨迹进行转动,以完成对电池外壳的束腰过程,此种设计方式,不再需要通过工作人员手动将束腰轮移动至电池外壳的预定位置进行束腰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在大批量生产中对电池半成品束腰的加工效率;

21、2.通过束腰件包括束腰架、束腰块以及束腰弹簧的方式,在开合件的作用下束腰架能向着远离转动套管轴线方向转动,以使电池外壳移动至束腰工位时,束腰轮与电池外壳的束腰处相抵接,同时在束腰弹簧以及转动机构的作用下,使束腰轮沿着电池外壳进行转动,从而便完成对电池外壳的束腰;

22、3.通过开合件为开合块,并且开合块上设置有开合斜面的方式,在驱动件的作用下第二竖直杆会向下移动,则第二竖直杆会带动开合块向下移动,以使开口块上的开合斜面与束腰架的转动中心相抵接,当开合快继续向下移动时,束腰架会继续向着远离转动套管轴线的方向继续转动,从而便能使电池外壳顺利移动至束腰的工位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