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变压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9943发布日期:2023-03-08 05:2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电站变压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站变压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核电站中变压器作为重要的电气设备,用于将核电站发电机组输出电力转换至合适的电压等级后输出至电网系统,或者用于将电网系统中的电压经其调压后供应到用户用电中,也即,变压器可以起到升压或降压的功能。变压器中设置有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起到对变压器降温的技术效果,从而保证了变压器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变压器冷却系统的控制电路失效后,该冷却系统将不会对变压器起到冷却的作用,如此,将会导致变压器内部因温度过高,进而缩短变压器的运行寿命。
3.授权公告号为cn2159549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变压器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以及均用于冷却核电站变压器的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开关、第一母排、第一调压器以及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母排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源开关连接第一核电站供电回路;所述第一母排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所述第一母排连接所述第一调压器;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电源开关、第二母排、第二调压器以及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二母排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源开关连接第二核电站供电回路;所述第二母排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所述第二母排连接所述第二调压器,其具有两独立的冷却系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控制器启停,从而当所述对控制电路或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损坏时,未损坏的控制电路可以控制对应的冷却系统对核电站变压器进行冷却,大大降低了核电站变压器失去全部冷却功能的概率,提高了核电站变压器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存在热交换效率低,无法针对温度进行实时调节,从而降低了能源利用率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核电站变压器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于热交换过程的加工效果,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实现本装置的热循环过程,从而将从热交换接口处传递的热量经过循环管与导热蛇形管进行散热降温,当温度快速升高时,通过快速制冷剂的结构能够防止本装置内部结构发生爆裂,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稳定性,通过独立的控制箱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控制精度,降低本装置的操作难度,通过本装置的壳体的结构能够降低本装置的使用过程当中的安全风险。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核电站变压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壳体、导热蛇形管、保护网、转动风扇、循环管、循环泵、传感器、热交换接口、控制箱、显示屏和快速制冷剂;
7.底座顶部与壳体连接;壳体侧面与导热蛇形管连接;壳体侧面上设有通孔;通孔侧
面与保护网连接;壳体内部与转动风扇转动连接;保护网包裹住转动风扇;壳体侧面与循环管连接;循环管与循环泵连接;循环泵底部与底座连接;循环泵侧面与传感器连接;循环泵顶部与热交换接口连接;底座顶部与控制箱连接;控制箱侧面与显示屏连接;控制箱与循环泵控制连接;底座顶部与快速制冷剂连接;快速制冷剂与循环泵侧面连接。
8.优选的,底座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底部四周。
9.优选的,壳体侧面上设有导热层,导热层与导热蛇形管侧面连接。
10.优选的,快速制冷剂顶部上设有控制阀门,控制阀门与快速制冷剂控制连接。
11.优选的,热交换接口上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上设有隔温层。
12.优选的,壳体侧面上设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设有减震垫,电机支架上设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端与转动风扇传动连接。
13.优选的,壳体侧面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上设有过滤网。
14.优选的,控制箱上设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显示屏通讯连接,控制按钮与循环泵控制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于热交换过程的加工效果,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实现本装置的热循环过程,从而将从热交换接口处传递的热量经过循环管与导热蛇形管进行散热降温,当温度快速升高时,通过快速制冷剂的结构能够防止本装置内部结构发生爆裂,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稳定性,通过独立的控制箱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控制精度,降低本装置的操作难度,通过本装置的壳体的结构能够降低本装置的使用过程当中的安全风险,保护罩与壳体能够避免散热风扇划伤工作人员,多组导热蛇形管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核电站变压器冷却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核电站变压器冷却装置的侧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核电站变压器冷却装置的后视图;
20.附图标记:1、底座;2、壳体;3、导热蛇形管;4、保护网;5、转动风扇;6、循环管;7、循环泵;8、传感器;9、热交换接口;10、控制箱;11、显示屏;12、快速制冷剂。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核电站变压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壳体2、导热蛇形管3、保护网4、转动风扇5、循环管6、循环泵7、传感器8、热交换接口9、控制箱10、显示屏11和快速制冷剂12;
23.底座1顶部与壳体2连接;壳体2侧面与导热蛇形管3连接;壳体2侧面上设有通孔;通孔侧面与保护网4连接;壳体2内部与转动风扇5转动连接;保护网4包裹住转动风扇5;壳体2侧面与循环管6连接;循环管6与循环泵7连接;循环泵7底部与底座1连接;循环泵7侧面与传感器8连接;循环泵7顶部与热交换接口9连接;底座1顶部与控制箱10连接;控制箱10侧面与显示屏11连接;控制箱10与循环泵7控制连接;底座1顶部与快速制冷剂12连接;快速制
冷剂12与循环泵7侧面连接;底座1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1底部四周;壳体2侧面上设有导热层,导热层与导热蛇形管3侧面连接;热交换接口9上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上设有隔温层;壳体2侧面上设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设有减震垫,电机支架上设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端与转动风扇5传动连接;壳体2侧面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上设有过滤网;控制箱10上设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显示屏11通讯连接,控制按钮与循环泵7控制连接。
24.本实施例中,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的热交换效率,本装置通过独立的热交换接口9结构能够便于使得本装置与其他不同设备进行组合使用时兼容性更好,同时降低了本装置导热剂泄漏的风险,通过循环泵7的结构能够使得携带热量的导热剂在导热蛇形管3与循环管6当中循环流动,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冷却效率,通过独立的控制箱10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操作效率。
25.实施例二
26.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核电站变压器冷却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快速制冷剂12顶部上设有控制阀门,控制阀门与快速制冷剂12控制连接。
2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阀门的结构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控制调节本装置中快速制冷剂12的使用速度。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原料使用效率。
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