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脱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2.电连接器是一种导体装置,其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
3.目前,现有的电连接器包括基座和导电夹片,基座内设有容置腔,导电夹片通过弹性卡紧固定于容置腔中。其中,电线一端插接于导电夹片中,且通过导电夹片的弹性夹紧固定。
4.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电线有时会受到拉力,从而带动导电夹片从容置腔中脱离,导致导电夹片与基座脱离,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限制导电夹片从基座中脱离,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脱落的电连接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脱落的电连接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防脱落的电连接器,包括基座和导电夹片,所述基座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基座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限位槽,所述导电夹片通过弹性卡紧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导电夹片突出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卡接限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电线插接于导电夹片中且通过导电夹片的弹性夹紧固定,再将导电夹片插入容置腔,使得导电夹片通过弹性卡紧固定于容置腔中,并且限位部朝向限位槽突出,使得限位部卡接限位于限位槽中,即使电线收到拉力,导电夹片在限位部与限位槽的限位作用下,以限制导电夹片从基座中脱离。
9.优选的,所述基座位于所述限位槽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两所述连接槽分别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两所述连接槽与所述限位槽使所述基座形成有弹性限位片,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弹性限位片靠近所述限位槽一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连接槽,两连接槽与限位槽使得基座形成有弹性限位片,通过掰开弹性限位片,以便于限位部与限位槽脱离,从而便于导电夹片与基座脱离,进而便于更换导电夹片。
11.优选的,所述基座位于所述限位槽与其一所述连接槽的连接处开设有易掰槽,所述易掰槽延伸至所述基座的另一侧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易掰槽,以便于用手掰开弹性限位片。
13.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片上设有易掰片,所述易掰片设于所述易掰槽中且延伸至所述基座外。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易掰片,以便于发力掰动弹性限位片。
15.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片靠近所述限位槽一侧呈弧形状,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弹性限位片一侧呈弧形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限位片与限位部一侧呈弧形状,以提高限位部抵接于弹性限位片的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导电夹片周侧开设有通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槽,使得导电夹片易于变形,以便于电线插接于导电夹片中。
19.优选的,所述导电夹片远离所述限位槽一端突出形成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基座的一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抵接部,导电夹片通过限位部抵接于弹性限位片与抵接部抵接于基部,提高了限位部限位于限位槽中的稳定性,进一步限制导电夹片从基座中脱离。
21.优选的,所述基座位于所述抵接部一端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抵接部嵌设于所述嵌槽中。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嵌槽,抵接部嵌设于嵌槽中,以保证基座端部的平整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先将电线插接于导电夹片中且通过导电夹片的弹性夹紧固定,再将导电夹片插入容置腔,使得导电夹片通过弹性卡紧固定于容置腔中,并且限位部朝向限位槽突出,使得限位部卡接限位于限位槽中,即使电线收到拉力,导电夹片在限位部与限位槽的限位作用下,以限制导电夹片从基座中脱离;
25.2.通过设置两连接槽,两连接槽与限位槽使得基座形成有弹性限位片,通过掰开弹性限位片,以便于限位部与限位槽脱离,从而便于导电夹片与基座脱离,进而便于更换导电夹片;
26.3.通过设置易掰片,以便于发力掰动弹性限位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电连接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电连接器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导电夹片与电线安装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电连接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基座;11、容置腔;12、限位槽;13、连接槽;14、弹性限位片;15、易掰槽;16、嵌槽;17、易掰片;2、导电夹片;21、限位部;22、通槽;23、抵接部;3、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脱落的电连接器。
34.实施例1:
35.参照图1和图2,电连接器包括基座1和导电夹片2,基座1开设有容置腔11,基座1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与容置腔11相连通。导电夹片2为环形的金属片,具有一定弹性,用于夹紧电线3。导电夹片2通过基座1一端插入容置腔11且通过弹性卡紧于容置腔11
中,同时导电夹片2周侧朝向限位槽12突出形成有限位部21,限位部21卡接限位于限位槽12中。其中,本实施例中,导电夹片2的数目为两个,对应的,容置腔11和限位槽12的数目也为两个,以实现对电线3的正极和电线3的负极连接。
36.安装导电夹片2时,先将电线3一端插接于导电夹片2中,电线3通过导电夹片2的弹性夹紧固定,再将导电夹片2插入容置腔11,使得导电夹片2通过弹性卡紧固定于容置腔11中。并且,限位部21朝向限位槽12突出,使得限位部21卡接限位于限位槽12中,即使电线3收到拉力,导电夹片2在限位部21与限位槽12的限位作用下,以限制导电夹片2从基座1中脱离。
37.进一步的,基座1位于限位槽12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3,两连接槽13分别与容置腔11连通,两连接槽13与限位槽12连接使得基座1形成有弹性限位片14,限位部21抵接于弹性限位片14靠近限位槽12一侧,以实现限位部21卡接限位于限位槽1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由塑料制成,使得弹性限位片14具有一定弹性,通过掰开弹性限位片14,以便于限位部21与限位槽12脱离,从而便于导电夹片2与基座1脱离,进而便于更换导电夹片2。
38.其中,两连接槽13与限位槽12连接形成倒“u”形,使得弹性限位片14靠近限位槽12一侧呈弧形状,限位部21靠近弹性限位片14一侧与弹性限位片14相对应呈弧形状,增加限位部21与弹性限位片14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限位部21抵接于弹性限位片14的稳定性。
39.进一步的,基座1位于限位槽12与外侧的连接槽13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易掰槽15,易掰槽15延伸至基座1的另一侧面,并且与限位槽12相配合,便于用手掰开弹性限位片14。
40.参照图2和图3,另外,导电夹片2周侧开设有通槽22,通槽22沿导电夹片2的长度方向设置,以便于导电夹片2变形,从而便于电线3插接于导电夹片2中。
41.并且,导电夹片2远离限位槽12一端突出形成有抵接部23,当导电夹片2插入容置腔11时,抵接部23抵接于基座1位于容置腔11开口的一端。同时,基座1位于抵接部23一端开设有嵌槽16,嵌槽16与容置腔11相连通,抵接部23嵌设于嵌槽16中,使得基座1端部保持平整。
42.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导电夹片2时,先将电线3一端插接于导电夹片2中,电线3通过导电夹片2的弹性夹紧固定,再将导电夹片2插入容置腔11,使得导电夹片2通过弹性卡紧固定于容置腔11中。并且,限位部21朝向限位槽12突出,使得限位部21卡接限位于限位槽12中,即使电线3收到拉力,导电夹片2在限位部21与限位槽12的限位作用下,以限制导电夹片2从基座1中脱离。
43.实施例2:
44.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其他结构均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弹性限位片14上一体连接有易掰片17,易掰片17位于易掰槽15中,且易掰片17延伸至基座1外,以便于发力掰动弹性限位片14。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