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和包括电池组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4002发布日期:2023-09-16 17:0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电池组和包括电池组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技术要求2021年06月29日提交给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21-0085132的权益,其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如下一种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装置,在该电池组中,当在一些电池模块中产生高温气体和火焰时,所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火焰通过形成得相对较长的排气路径冷却,并且冷却的气体和火焰安全地排放到电池组的外部。


背景技术:

1、容易应用于各种产品组并且具有高能量密度等电气特性的二次电池不仅普遍应用于便携式装置,而且普遍应用于由电驱动源驱动的电动车辆(ev)或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能量存储系统等。这种二次电池作为提高能量效率的新环保能源受到关注,因为有显著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主要优点,并且根本不产生来自能量使用的副产物。

2、目前商用二次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和锂二次电池。其中,锂二次电池由于具有优势(例如,与镍基二次电池相比几乎没有表现出记忆效应,因此可以自由充放电,自放电速率非常低,能量密度高)而备受关注。

3、通常,可以基于外部材料的形状将锂二次电池分类为圆柱形或方形二次电池和袋型二次电池,在圆柱形或方形二次电池中,电极组件安装在金属罐中,在袋型二次电池中,电极组件安装在由铝层压片制成的袋中。

4、近来,随着对大容量二次电池结构的需求(包括利用二次电池作为储能源)的不断增大,对作为其中多个二次电池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模块组件的中大型模块结构的电池组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种电池模块中,多个电池单元彼此串联或并联连接以形成电池单元堆,从而提高容量和输出。此外,多个电池模块可以与诸如bms(电池管理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各种控制和保护系统安装在一起以形成电池组。

5、另外,电池组由多个电池模块组合而成的结构组成,当部分电池模块变为过压、过电流或过热状态时,电池组的安全性和操作效率可能存在问题。

6、特别地,当电池模块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和排放材料直接排放到外部时,存在高温气体和排放材料与氧气接触并产生火焰的问题。由此,当在一些电池模块中产生高温气体和火焰时,高温气体和火焰在排放到外部之前需要被充分冷却,从而使在排放到外部时产生火焰的可能性最小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装置,其中当在一些电池模块中产生高温气体和火焰时,所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火焰借助形成得相对较长的排气路径而被冷却,并且冷却的气体和火焰安全地排放到电池组的外部。

3、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应当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描述的其它目的。

4、技术方案

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安装有多个电池模块的下部电池组框架;以及位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上部中的上部电池组框架,其中,所述下部电池组框架的底表面上形成有侧框架和至少两个内梁,所述侧框架和所述至少两个内梁作为供从所述电池模块产生的气体移动穿过的排气路径,其中,所述侧框架沿所述下部电池组框架的所述底表面的边缘延伸,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内梁彼此间隔开,其中,所述内梁的端部与所述侧框架的内表面在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的情况下彼此接触,所述内梁的所述端部与所述侧框架的所述内表面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中彼此连通,并且其中,所述内梁包括穿过所述内梁的侧表面的至少一个排气孔。

6、所述多个电池模块可以借助所述侧框架和所述至少两个内梁彼此分隔。

7、在所述侧框架与所述至少两个内梁中的彼此相邻定位的一对内梁之间可以布置有一对电池模块。

8、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可以位于所述一对电池模块之间。

9、所述侧框架可以包括沿所述下部电池组框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侧梁以及沿所述下部电池组框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侧梁。

10、所述内梁沿所述第二侧梁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以位于所述内梁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梁的内表面彼此接触的表面上。

11、所述的电池组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侧梁与所述第二侧梁之间的相互接触表面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彼此连通。

12、所述一对第二侧梁中的一个第二侧梁中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排气单元。

13、所述侧框架可以包括位于所述一对第一侧梁中的一个第一侧梁上的阻挡部,所述第一侧梁的内部被封闭,并且所述阻挡部可以封闭邻近形成有所述排气单元的所述第二侧梁的所述第二连接部。

14、所述内梁包括沿所述内梁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内分隔件和第二内分隔件,所述第二内分隔件位于所述第一内分隔件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内分隔件与所述内梁的底表面之间。

15、所述第一内分隔件的两个端部分别在所述内梁的两个侧表面上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二内分隔件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内梁的所述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内分隔件的中央部朝向所述第一内分隔件开口,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二内分隔件的所述两个端部与所述内梁的上表面之间分别形成在所述内梁的两个侧表面上。

16、所述第一内分隔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内梁的一个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内分隔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内梁的相对侧表面间隔开,所述第二内分隔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内梁的所述相对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内分隔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内梁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间隔开,在位于所述第二内分隔件的所述端部与所述内梁的上表面之间的所述内梁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内梁的所述相对侧表面上,所述内梁的所述一个侧表面被封闭。

17、所述内梁的所述相对侧表面可以定位成邻近所述一对第一侧梁中的形成有所述阻挡部的第一侧梁。

18、所述第一侧梁包括沿所述第一侧梁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分隔件和第二侧分隔件,所述第二侧分隔件位于所述第一侧分隔件上,所述第一侧分隔件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梁的两个侧表面接触,并且在所述一对第一侧梁中的存在所述阻挡部的第一侧梁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分隔件与所述第二侧分隔件之间。

19、所述第二侧分隔件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梁的两个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二侧分隔件的中央部朝向所述第一侧分隔件开口,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以在所述第二侧分隔件与所述第一侧梁的上表面之间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梁的两个侧表面上。

20、所述第二侧分隔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梁的一个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二侧分隔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梁的另一侧表面间隔开,并且在所述一对第一侧梁中的存在阻挡部的第一侧梁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侧分隔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梁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梁的两个侧表面上,所述阻挡部封闭邻近所述第一侧梁的所述另一侧表面的所述第二连接部。

21、在所述一对第一侧梁中的不存在所述阻挡部的第一侧梁中,所述第一侧分隔件和所述第二侧分隔件的两个端部可以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梁的两个侧表面接触。

22、所述的电池组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侧梁与所述第二侧梁之间的相互接触表面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彼此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以位于所述第二侧分隔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梁的上表面之间。

23、所述排气孔中可以插入有排气阀。

24、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池组的装置。

25、有益效果

2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电池组及包括该电池组的装置,其中由内框架和侧框架形成的排气路径形成得相对较长,使得当一些电池模块中产生高温气体和火焰时,所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火焰借助形成得相对较长的排气路径而被冷却,并且冷却的气体和火焰可以安全地排放到电池组的外部。

27、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的描述清楚地理解以上未描述的其它附加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