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黏合用组合物以及非水系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89986发布日期:2023-12-15 07:2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黏合用组合物以及非水系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系二次电池(以下有时简称为“二次电池”)具有小型、轻质且能量密度高、进而能够反复充放电的特性,已被使用在广泛的用途。而且,二次电池通常具有正极、负极和将正极与负极隔离而防止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短路的间隔件等电池构件。

2、在此,在二次电池的制造工艺中,有时将浸渍于电解液前的电极与间隔件压接而制成层叠体(以下有时称为“二次电池用层叠体”),根据需要将其切断为期望的尺寸、进行层叠、折叠或卷绕。

3、而且,作为与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相关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得到的二次电池用层叠体:通过喷墨法将包含具有核壳结构的颗粒状聚合物、规定量的多元醇化合物和水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浆料涂覆于电极,经由将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浆料干燥而得到的黏合材料黏合电极与间隔件。

4、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得到的二次电池用层叠体:通过喷墨法将包含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颗粒、触变剂和水且满足规定的性状的黏合层用组合物涂覆于带多孔膜层的间隔件,经由将黏合层用组合物干燥而得到的黏合层黏合电极与间隔件。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221056号;

8、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20/045246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在此,对于二次电池用层叠体要求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并且能够形成输出特性等电池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但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得到的二次电池用层叠体在以高水平兼顾全部如上所述的属性的方面,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并且能够形成输出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

4、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合用作形成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黏合层的材料的黏合用组合物。

5、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输出特性等电池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

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7、本发明人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本发明人等发现,在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中,在电极和间隔件中的至少一者与形成将电极与间隔件黏合的黏合层的黏合用组合物满足规定的关系的情况下,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该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能够形成输出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8、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特征在于其是电极与间隔件经由黏合层黏合而成的,上述黏合层为包含颗粒状聚合物的黏合用组合物的干燥物,上述电极和上述间隔件中的至少一者与上述黏合用组合物之间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

9、20≤涂液残留率(%)≤100式(1)

10、[式(1)中,涂液残留率(%)由下述式(2)求出,

11、涂液残留率(%)=c(基材)/c(pet)×100式(2)

12、式(2)中,c(pet)为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滴加1000pl的上述黏合用组合物后、随时间测定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的上述黏合用组合物的体积变化时,在上述黏合用组合物的体积变化饱和的干燥结束时刻,残留在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的上述黏合用组合物的体积,c(基材)为在上述电极或上述间隔件滴加1000pl的上述黏合用组合物后,在到达上述干燥结束时刻时残留在上述电极或上述间隔件上的上述黏合用组合物的体积。]

13、像这样的电极和间隔件中的至少一者与黏合用组合物之间的关系满足上述式(1)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能够形成输出特性优异的非水系二次电池。

14、另外,在本发明中,“c(pet)”和“c(基材)”能够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求出。

15、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特征在于其是电极与间隔件经由黏合层黏合而成的,上述黏合层为包含颗粒状聚合物的黏合用组合物的干燥物,上述电极的表面粗糙度(sa)和上述间隔件的表面粗糙度(sa)中的至少一者与上述黏合用组合物的粒度分布(d90)之间的关系满足下述式(3)。

16、黏合用组合物的粒度分布(d90)[μm]-电极的表面粗糙度(sa)[μm]或间隔件的表面粗糙度(sa)[μm]>-0.25  式(3)

17、像这样的电极的表面粗糙度(sa)[μm]和间隔件的表面粗糙度(sa)[μm]中的至少一者与黏合用组合物的粒度分布(d90)[μm]之间的关系满足上述式(3)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能够形成输出特性优异的非水系二次电池。

18、另外,在本发明中,“黏合用组合物的粒度分布(d90)”、“电极的表面粗糙度(sa)”和“间隔件的表面粗糙度(sa)”能够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

19、在此,在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中,优选上述黏合层是由多个点状的黏合层构成的,每一个上述点状的黏合层的点径为200μm以上,并且上述点状的黏合层具有弧坑状的凹凸形状。像这样的黏合层由多个点状的黏合层构成、每一个点状的黏合层的点径为200μm以上、并且点状的黏合层具有弧坑状的凹凸形状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电极与间隔件更牢固地黏合,能够形成输出特性进一步提高的非水系二次电池。

20、另外,在本发明中,“点径”能够通过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21、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黏合用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为用于上述任一种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包含颗粒状聚合物的黏合用组合物,上述颗粒状聚合物具有核壳结构,上述核壳结构具有核部和部分地覆盖上述核部的外表面的壳部。

22、在此,在本发明的黏合用组合物中,上述颗粒状聚合物可以包含体积平均粒径不同的两种以上的颗粒状聚合物,并且至少一种颗粒状聚合物可以具有上述核壳结构。

23、像这样的包含具有核壳结构的颗粒状聚合物的黏合用组合物能够在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中适合用作形成将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的黏合层的材料,上述核壳结构具有核部和部分地覆盖核部的外表面的壳部。

24、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任一种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由于具有上述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因此输出特性等电池特性优异。

25、发明效果

26、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并且能够形成输出特性优异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

27、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适合用作形成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黏合层的材料的黏合用组合物。

28、进而,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输出特性等电池特性优异的非水系二次电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