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压接连接的连接配置和制造具有压接连接的连接配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66231发布日期:2024-03-01 12:0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具有压接连接的连接配置和制造具有压接连接的连接配置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压接连接的连接配置和一种制造具有压接连接的连接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1、使用电导体的压接连接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所谓的线材交叉接触,二是所谓的导体接触。

2、线材交叉接触涉及的是单线间的机电接触。充分的线材交叉接触对于利用每个单线的载流能力而言是尤其重要的。此外,充分的线材交叉接触能够让整个导体横截面均匀地用来传输电能。线材交叉接触的特性由所有机电单个触点的品质共同决定。单个接触区域又与线材成型和线材表面状态相关。举例而言,导体的线材数目越多,线材交叉接触对压接连接的整体品质的影响越大。电能必须从内部的线材或线材层传输至外部的线材或线材层。

3、与线材交叉接触不同,导体接触描述的是单线与压接连接的压接接触元件间的机电接触。在此过程中将电导体的整个电能传输给压接接触元件。换言之,导体接触构成了电导体与压接接触元件间的过渡。

4、由于单个触点彼此相关,线材交叉接触和导体接触共同地主要决定了压接连接的机电接触特性。由此,大量的单个触点会影响压接连接的整个导体接触系统的电接触品质和稳定性,其中导体接触区域的数目也会因导体横截面和导体类别而起重要作用。

5、由德国专利申请说明书de 10 2015 004 485 b4已知一种制造插式连接器配置的方法,该插式连接器配置包括插式连接器和连接其的同轴线缆。该案中,首先将支撑套管套设至同轴线缆的一端,而后环绕支撑套管将同轴线缆的相线折回,最后将同轴线缆的一端连同支撑套管送入插式连接器的相线壳体的套管区段。

6、由德国实用新型案de 20 2015 000 750 u1同样已知一种具有补偿套管的插式连接器配置。该配置涉及的是插式连接器和连接其的线缆,该线缆具有内导体和环绕内导体的相线。线缆的相线与插式连接器的相线壳体电连接。内导体被环绕式套管件包围,该套管件的直径与线缆的相线基本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压接连接的连接配置,其特征优选地在于有所改善的持久机电接触和易于制造。

2、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参阅附属权利要求,并且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3、根据第一总体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配置,包括支撑套管和用于容置具有若干单线的电导体(即用于容置具有其中一个单线的电导体)的接触套管,其中所述接触套管优选沿纵向至少局部地被容置在所述支撑套管中,其中所述接触套管包括作用区段,以便与被容置在所述接触套管中的电导体至少局部地形成压接连接,其中所述支撑套管被配置和/或构建成,在形成所述压接连接的情况下,至少局部地在所述作用区段与所述被容置的电导体之间以及/或者至少局部地在所述被容置的电导体的单线之间至少获得接触面压力,优选地径向接触面压力,或垂直于所述纵向的接触面压力。

4、通过本发明例如就能提供一种连接配置,其确保压接连接的相应接触品质。换言之,本发明能够改善压接连接的机电接触的稳定性。

5、此外例如还能减小组件和元件的为了进行压接连接或在压接连接的区域内需要相应地进行涂布的表面。所述连接配置的另一特征是易于制造,从而例如缩短连接配置的生产时间。

6、电导体的单线优选地构成用来传输电能和/或电信号的芯线。该纵向优选可以是电导体的导体送入方向。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作用区段和/或所述支撑套管的对应于所述作用区段的支撑区段至少局部地可塑性变形或者采用塑性变形构建方案。

8、所述作用区段与所述支撑区段可以至少局部地在相应的表面上形状配合和/或压紧配合地相接触。所述支撑套管(优选所述支撑区段)可以优选地围绕接触套管的周边并且优选地在接触套管延伸的纵向上,在接触套管中,优选在接触套管的作用区段中引起大体上恒定的接触面压力。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支撑套管由支撑套管材料构成,所述接触套管由接触套管材料构成,其中所述支撑套管材料的弹性模量至少在理想弹性-塑性材料特性的范围内大于所述接触套管材料的弹性模量,其中所述接触套管材料优选是导电的。

10、所述电导体,优选其单线,导电地由导体材料构成。

11、换言之,支撑套管可以由刚性高于接触套管的材料构成。

12、所述支撑套管也可以由支撑套管材料构成,所述接触套管由接触套管材料构成,其中所述支撑套管材料的屈服极限至少在理想弹性-塑性材料特性的范围内小于所述接触套管材料的屈服极限。

13、换言之,与支撑套管相比,接触套管及其材料在其至少弹性变形前能够承受更高的机械应力。

14、所述电导体,优选所述电导体的单线,由导体材料构成,其中所述支撑套管材料的屈服极限小于所述导体材料的屈服极限。

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支撑套管具有导体送入区段,其中所述导体送入区段至少局部地呈漏斗状并且优选沿纵向过渡为所述支撑区段。

16、这样就能例如相对简单地将具有若干单线的电导体送入接触套管和支撑套管。

17、所述接触套管可以至少局部地至少在所述作用区段的区域内旋转对称,优选呈空心圆柱形。

18、这样就能在形成压接连接的情况下确保相应的塑性变形,使得压接连接的接触面压力至少得到保持。

19、所述支撑套管可以至少局部地具有至少一个在所述作用区段的区域内对应的支撑区段,其中至少所述支撑区段旋转对称,优选呈空心圆柱形。

20、所述支撑区段可以优选地沿纵向至少覆盖所述作用区段。换言之,所述支撑区段可以在纵向上至少沿该作用区段延伸。

2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支撑套管具有至少一个止动元件,以便至少沿纵向支承或支撑所述接触套管。

22、作为补充或替代方案,所述至少一个止动元件可以沿纵向支承或支撑所述电导体的绝缘部。从而例如确保电导体至少在接触区段中以定义的长度布置。所述至少一个止动元件例如可以呈环形。

2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优选地在形成所述压接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支撑套管具有至少一个至少局部地围绕所述支撑套管的周边延伸的凹口。所述凹口例如可以呈槽形。

24、这样就能优选地在压接连接的边缘区域上,沿纵向例如确保支撑套管(优选地支撑区段)的较高塑性变形度。此外,所述支撑套管的边缘区域能够与压接过程所引起的机械负荷部分地分离,从而减少边缘区域的几何形状变化。

25、优选地在形成所述压接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支撑套管可以大体沿纵向至少在所述作用区段的范围内延伸。这样例如就能确保压接连接几乎完全被支撑套管覆盖,从而例如实现接触面压力的最佳和/或均匀的分布。

2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优选地在形成所述压接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支撑套管与所述接触套管至少局部地形成形状配合和/或压紧配合的连接。

27、优选地,所述接触套管可以由铜合金构成,优选地基于纯铜,或者由黄铜合金构成,优选地基于cuzn30至cuzn42,以及/或者所述电导体由铜构成。

28、根据第二总体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连接配置,优选前述连接配置的方法,所述连接配置包括支撑套管和用于容置具有若干单线的电导体的接触套管,其中优选地沿纵向将所述接触套管至少局部地容置在所述支撑套管中,其中被容置在所述支撑套管中的所述接触套管包括作用区段,将所述电导体容置在所述被容置的接触套管中,优选地容置在所述作用区段中,并且借助在所述作用区段的区域内附接在所述支撑套管上的压接工具来至少局部地形成压接连接,其中所述支撑套管被配置成,至少局部地在所述作用区段与所述被容置的电导体之间以及/或者至少局部地在所述被容置的电导体的单线之间至少获得接触面压力。

29、为避免重复,本文纯粹针对本发明的连接配置的装置进行阐述以及/或者相关的揭示特征同样适用于方法方面的揭示内容且是可主张的,反之亦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