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真空断路器用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76802发布日期:2023-03-15 10:36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型真空断路器用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真空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型真空断路器用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0002]“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动、静触头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分闸时,触头间产生电弧,触头表面在高温下挥发出蒸汽,由于触头设计为特殊形状,在电流通过时产生一磁场,电弧在此磁场作用下沿触头表面切线方向快速运动,在金属圆筒(屏蔽罩)上凝结了部分金属蒸汽,电弧在自然过零时就熄灭了,触头间的介质强度又迅速恢复起来。
[0003]
真空断路器常会在各种电路中进行使用,其可对电路的通断进行控制,常见的大型真空断路器主要安装在户外进行使用,且一般会安装在高负载电路中,对电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常规的真空断路器一般会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常规的固定方法是将真空断路器放置在安装支架上,并将真空断路器上所安装的限位杆与安装支架的限位孔之间使用螺栓进行固定,这种安装方式在安装时需要将限位杆与限位孔之间进行对应,导致安装时需要反复移动断路器实现定位,同时螺栓在户外长时间使用后也会造成螺栓锈蚀,导致螺栓难以拆除,进而造成真空断路器拆装困难。
[0004]
目前所使用的真空断路器安装支架其底端为了真空断路器移动方便常会安装脚轮用于真空断路器的移动,但这种移动方式仅适用于真空断路器未接入电路中,当真空断路器接入电路中时,此时底端的脚轮可能会造成真空断路器的位移,导致其工作时与电路发生断开,所以在现有技术中常会在真空断路器并入电路时将脚轮拆除,这种使用方式在需要频繁移动真空断路器时,极为不便,亟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型真空断路器用安装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型真空断路器用安装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外侧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顶板下方的储油管,所述储油管靠近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输油口,所述输油口远离储油管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远离输油口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动力罐,所述动力罐的顶端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与储油管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底座底端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供支撑组件通过的通槽,所述动力罐的前后两侧设有辅助脱出组件,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导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导轨,所述辅助脱出组件的顶端与第二导轨之间活动卡接,所述顶板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一导轨的上方均设有夹紧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与机架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底座底端靠近四角的位置上均固定安
装有脚轮。
[0007]
在实际使用前,可将该装置移动到合适的地点,并将需要安装的真空断路器置于装置的上方,完成安装前的准备。
[000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油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储油管内部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端贯穿储油管的顶端且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动板以及储油管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顶端贯穿顶板的顶端且与支撑板底端的中部相连接,所述活动板的顶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座远离活动板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与第一导轨之间活动卡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与夹紧调节组件的底端相连接。
[0011]
在进行真空断路器的安装时,可将真空断路器的底端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此时支撑板的重力即可对支撑板施加向下的压力,并带动支撑板和延长杆下移,此时活动板随之下移并带动第一活塞杆与第一活塞板随之下移,此时第一复位弹簧被压缩,位于储油管内部的液压油随之通过输油口导出,而当活动板下移时,此时支撑杆随之发生偏转,多个支撑杆随之向内侧发生偏转,支撑杆与活动板之间的夹角增加,此时多个第二固定座可相对第一导轨发生滑动,且多个第二固定座朝顶板进行靠近,并最终带动多个夹紧调节组件相对靠近,直至夹紧调节组件与真空断路器进行接触,并利用夹紧调节组件完成固定,反之解除夹紧调节组件的固定后,通过上提真空断路器此时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即可带动活动板以及支撑板上移,此时多个夹紧调节组件即可相对远离,恢复初始状态。
[0012]
通过对真空断路器自身的自重进行利用,并摒弃了传统装置使用螺栓的固定方式,将真空断路器放置时的重力转变为向下的压力,并通过装置的转换转变为内侧的压紧力,实现对真空断路器四周的固定,同时真空断路器的重力可完成液压油的搬运,实现液压油的流动,为后续动作提供动力来源,避免传统装置使用螺栓固定容易发生螺栓锈蚀导致难以拆装的问题,利用简单的放置动作即可快速实现真空断路器的安装,显著降低拆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001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调节组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背面开设有防滑槽。
[00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板的中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卡块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0015]
当多个夹紧调节组件完成靠近时,可根据真空断路器的长宽进行夹紧调节组件的微调,即通过旋转螺纹杆此时在卡块内部的螺纹作用下即可带动卡块左右位移,并带动夹板左右位移,此时调整至夹板的背面与真空断路器的外侧面进行接触即可,此时限位孔可与真空断路器外侧面用于限位的限位杆相互卡接,即可完成真空断路器的定位安装。
[00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罐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动力罐内部的叶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暂存箱,所述暂存箱的一端
与储油管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动力罐的顶端与暂存箱底端的右侧相连通。
[001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暂存箱底端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套内部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端贯穿固定套的底端且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贯穿底座底端的通槽,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套的底端和支撑脚的顶端相连接。
[0018]
在进行真空断路器的安装时,通过输油口导出的液压油随之通过输油管导入至动力罐的内部,并带动叶轮发生正向转动,且通过动力罐的顶端导出进入暂存箱的内部,此时暂存箱内部的液压油容量增加,增加的液压油进入固定套的内部并对第二活塞板的顶端施加压力,并带动第二活塞杆下移,此时第二复位弹簧被拉伸并带动支撑脚下移,当支撑脚位移至底座的底端且凸出脚轮时即可对底座进行支撑,此时脚轮处于悬空状态,整个装置处于无法移动状态,反之当真空断路器拿起时,此时第一复位弹簧自动复位并在储油管的内部产生负压,位于固定套以及暂存箱内部的液压油可通过动力罐以及输油管重新回流至储油管的内部,此时第二复位弹簧自动复位带动支撑脚上移,此时即可重新通过脚轮进行装置的位移。
[0019]
通过对真空断路器自身的自重进行再次利用,利用其重力完成液压油的转运,并通过液压油的转运实现暂存箱内部液压油容量的增加,并利用增加的液压油所提供的压力实现支撑脚的下移,进而将底座撑起,避免脚轮着地,此时整个装置即处于无法移动状态,反之即可处于移动状态,避免了传统装置无法快速在移动状态和非移动状态进行切换,利用简单的放置动作即可实现状态的切换,符合直觉。
[002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脱出组件包括两个转盘,两个所述转盘相对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延长轴,两个所述延长轴相对靠近的一端贯穿动力罐的中部且与主轴的前后两侧相连接,两个所述转盘相对远离的一端且靠近外侧面的位置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转盘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安装座。
[002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远离连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与第二导轨之间活动卡接,两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与托板底端的左右两侧相连接。
[0022]
当真空断路器放置在支撑板的顶端时,此时叶轮由于液压油的流动作用,可实现叶轮的正向旋转,此时主轴随之转动,位于前后两侧的延长轴随之转动,此时转盘随之正向旋转,并带动连杆发生摆动,此时安装座在第二导轨的限位作用下即可带动安装座向下位移,并带动限位杆以及托板下移,而当真空断路器上提时,此时液压油可从暂存箱回流至输油管的内部,此时叶轮受到液压油的推力会发生反向旋转,并带动转盘反向旋转,最终带动托板上移辅助真空断路器的上移过程并提供一定的支撑。
[0023]
通过对真空断路器放置和上提动作的利用,利用放置的动作对应液压油的转运最终实现托板的下降,且利用上提的动作实现液压油的回流实现托板的上移,利用托板的下降和上升过程实现真空断路器在放置和上提过程中的持续辅助支撑,有效避免在拆装过程中真空断路器因缺乏辅助支撑,造成易滑落的问题,提高整体拆装效率。
[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对真空断路器自身的自重进行利用,并摒弃了传统装置使用螺栓的
固定方式,将真空断路器放置时的重力转变为向下的压力,并通过装置的转换转变为内侧的压紧力,实现对真空断路器四周的固定,同时真空断路器的重力可完成液压油的搬运,实现液压油的流动,为后续动作提供动力来源,避免传统装置使用螺栓固定容易发生螺栓锈蚀导致难以拆装的问题,利用简单的放置动作即可快速实现真空断路器的安装,显著降低拆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0025]
2、本发明通过对真空断路器自身的自重进行再次利用,利用其重力完成液压油的转运,并通过液压油的转运实现暂存箱内部液压油容量的增加,并利用增加的液压油所提供的压力实现支撑脚的下移,进而将底座撑起,避免脚轮着地,此时整个装置即处于无法移动状态,反之即可处于移动状态,避免了传统装置无法快速在移动状态和非移动状态进行切换,利用简单的放置动作即可实现状态的切换,符合直觉。
[0026]
3、本发明通过对真空断路器放置和上提动作的利用,利用放置的动作对应液压油的转运最终实现托板的下降,且利用上提的动作实现液压油的回流实现托板的上移,利用托板的下降和上升过程实现真空断路器在放置和上提过程中的持续辅助支撑,有效避免在拆装过程中真空断路器因缺乏辅助支撑,造成易滑落的问题,提高整体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底端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隐藏机架和底座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导轨和夹紧调节组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储油管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夹紧调节组件结构的单独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动力罐和支撑组件结构的配合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辅助脱出组件结构的单独示意图。
[0028]
图中:1、底座;2、机架;3、脚轮;4、储油管;5、输油口;6、第一活塞板;7、第一活塞杆;8、第一复位弹簧;9、活动板;10、第一固定座;11、第二固定座;12、支撑杆;13、延长杆;14、支撑板;15、夹紧调节组件;151、横杆;152、卡槽;153、卡块;154、螺纹杆;155、夹板;156、限位孔;16、输油管;17、动力罐;18、叶轮;19、主轴;20、支撑组件;201、暂存箱;202、固定套;203、第二活塞板;204、第二活塞杆;205、第二复位弹簧;206、支撑脚;21、顶板;22、第一导轨;23、第二导轨;24、辅助脱出组件;241、转盘;242、连杆;243、安装座;244、限位杆;245、托板;246、延长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稳定型真空断路器用安装支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机架2,底座1顶端的中部设有顶板21,顶板21的外侧面等角度固
定安装有第一导轨22,底座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顶板21下方的储油管4,储油管4靠近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输油口5,输油口5远离储油管4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输油管16,输油管16远离输油口5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动力罐17,动力罐17的顶端设有支撑组件20,支撑组件20的一端与储油管4的外侧面相连接,底座1底端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供支撑组件20通过的通槽,动力罐17的前后两侧设有辅助脱出组件24,位于左右两侧第一导轨2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导轨23,辅助脱出组件24的顶端与第二导轨23之间活动卡接,顶板21的上方设有支撑板14,第一导轨22的上方均设有夹紧调节组件15,第一导轨22的一端与机架2的顶端相连接,底座1底端靠近四角的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脚轮3。
[0031]
在实际使用前,可将该装置移动到合适的地点,并将需要安装的真空断路器置于装置的上方,完成安装前的准备。
[0032]
如图3和图4以及图5所示,储油管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塞板6,第一活塞板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储油管4内部的第一活塞杆7,第一活塞杆7的顶端贯穿储油管4的顶端且固定安装有活动板9,第一活塞杆7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第一复位弹簧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动板9以及储油管4的顶端固定连接,活动板9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延长杆13,延长杆13的顶端贯穿顶板21的顶端且与支撑板14底端的中部相连接,活动板9的顶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10,第一固定座10远离活动板9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远离第一固定座10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11,第二固定座11与第一导轨22之间活动卡接,第二固定座11与夹紧调节组件15的底端相连接。
[0033]
第一实施例:在进行真空断路器的安装时,可将真空断路器的底端放置在支撑板14的上方,此时支撑板14的重力即可对支撑板14施加向下的压力,并带动支撑板14和延长杆13下移,此时活动板9随之下移并带动第一活塞杆7与第一活塞板6随之下移,此时第一复位弹簧8被压缩,位于储油管4内部的液压油随之通过输油口5导出,而当活动板9下移时,此时支撑杆12随之发生偏转,多个支撑杆12随之向内侧发生偏转,支撑杆12与活动板9之间的夹角增加,此时多个第二固定座11可相对第一导轨22发生滑动,且多个第二固定座11朝顶板21进行靠近,并最终带动多个夹紧调节组件15相对靠近,直至夹紧调节组件15与真空断路器进行接触,并利用夹紧调节组件15完成固定,反之解除夹紧调节组件15的固定后,通过上提真空断路器此时在第一复位弹簧8的复位作用下即可带动活动板9以及支撑板14上移,此时多个夹紧调节组件15即可相对远离,恢复初始状态。
[0034]
通过对真空断路器自身的自重进行利用,并摒弃了传统装置使用螺栓的固定方式,将真空断路器放置时的重力转变为向下的压力,并通过装置的转换转变为内侧的压紧力,实现对真空断路器四周的固定,同时真空断路器的重力可完成液压油的搬运,实现液压油的流动,为后续动作提供动力来源,避免传统装置使用螺栓固定容易发生螺栓锈蚀导致难以拆装的问题,利用简单的放置动作即可快速实现真空断路器的安装,显著降低拆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0035]
如图3和图4以及图6所示,夹紧调节组件15包括横杆151,横杆151的顶端开设有卡槽152,卡槽152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卡块153,卡块15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夹板155,夹板155的背面开设有防滑槽,夹板155的中部开设有限位孔156,卡槽15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54,卡块153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并与螺纹杆154螺纹连接。
[0036]
当多个夹紧调节组件15完成靠近时,可根据真空断路器的长宽进行夹紧调节组件15的微调,即通过旋转螺纹杆154此时在卡块153内部的螺纹作用下即可带动卡块153左右位移,并带动夹板155左右位移,此时调整至夹板155的背面与真空断路器的外侧面进行接触即可,此时限位孔156可与真空断路器外侧面用于限位的限位杆相互卡接,即可完成真空断路器的定位安装。
[0037]
如图1和图2以及图7所示,动力罐17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主轴19,主轴19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动力罐17内部的叶轮18,支撑组件20包括暂存箱201,暂存箱201的一端与储油管4的外侧面相连接,动力罐17的顶端与暂存箱201底端的右侧相连通,暂存箱201底端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固定套202,固定套20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塞板203,第二活塞板2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套202内部的第二活塞杆204,第二活塞杆204的底端贯穿固定套202的底端且固定安装有支撑脚206,支撑脚206贯穿底座1底端的通槽,第二活塞杆204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205,第二复位弹簧20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套202的底端和支撑脚206的顶端相连接。
[0038]
第二实施例:在进行真空断路器的安装时,通过输油口5导出的液压油随之通过输油管16导入至动力罐17的内部,并带动叶轮18发生正向转动,且通过动力罐17的顶端导出进入暂存箱201的内部,此时暂存箱201内部的液压油容量增加,增加的液压油进入固定套202的内部并对第二活塞板203的顶端施加压力,并带动第二活塞杆204下移,此时第二复位弹簧205被拉伸并带动支撑脚206下移,当支撑脚206位移至底座1的底端且凸出脚轮3时即可对底座1进行支撑,此时脚轮3处于悬空状态,整个装置处于无法移动状态,反之当真空断路器拿起时,此时第一复位弹簧8自动复位并在储油管4的内部产生负压,位于固定套202以及暂存箱201内部的液压油可通过动力罐17以及输油管16重新回流至储油管4的内部,此时第二复位弹簧205自动复位带动支撑脚206上移,此时即可重新通过脚轮3进行装置的位移。
[0039]
通过对真空断路器自身的自重进行再次利用,利用其重力完成液压油的转运,并通过液压油的转运实现暂存箱201内部液压油容量的增加,并利用增加的液压油所提供的压力实现支撑脚206的下移,进而将底座1撑起,避免脚轮3着地,此时整个装置即处于无法移动状态,反之即可处于移动状态,避免了传统装置无法快速在移动状态和非移动状态进行切换,利用简单的放置动作即可实现状态的切换,符合直觉。
[0040]
如图1和图8所示,辅助脱出组件24包括两个转盘241,两个转盘241相对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延长轴246,两个延长轴246相对靠近的一端贯穿动力罐17的中部且与主轴19的前后两侧相连接,两个转盘241相对远离的一端且靠近外侧面的位置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242,连杆242远离转盘241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安装座243,安装座243远离连杆24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44,两个限位杆244与第二导轨23之间活动卡接,两个限位杆244的顶端与托板245底端的左右两侧相连接。
[0041]
第三实施例:当真空断路器放置在支撑板14的顶端时,此时叶轮18由于液压油的流动作用,可实现叶轮18的正向旋转,此时主轴19随之转动,位于前后两侧的延长轴246随之转动,此时转盘241随之正向旋转,并带动连杆242发生摆动,此时安装座243在第二导轨23的限位作用下即可带动安装座243向下位移,并带动限位杆244以及托板245下移,而当真空断路器上提
时,此时液压油可从暂存箱201回流至输油管16的内部,此时叶轮18受到液压油的推力会发生反向旋转,并带动转盘241反向旋转,最终带动托板245上移辅助真空断路器的上移过程并提供一定的支撑。
[0042]
通过对真空断路器放置和上提动作的利用,利用放置的动作对应液压油的转运最终实现托板245的下降,且利用上提的动作实现液压油的回流实现托板245的上移,利用托板245的下降和上升过程实现真空断路器在放置和上提过程中的持续辅助支撑,有效避免在拆装过程中真空断路器因缺乏辅助支撑,造成易滑落的问题,提高整体拆装效率。
[0043]
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进行真空断路器的安装时,可将真空断路器的底端放置在支撑板14的上方,此时支撑板14的重力即可对支撑板14施加向下的压力,并带动支撑板14和延长杆13下移,此时活动板9随之下移并带动第一活塞杆7与第一活塞板6随之下移,此时第一复位弹簧8被压缩,位于储油管4内部的液压油随之通过输油口5导出,而当活动板9下移时,此时支撑杆12随之发生偏转,多个支撑杆12随之向内侧发生偏转,支撑杆12与活动板9之间的夹角增加,此时多个第二固定座11可相对第一导轨22发生滑动,且多个第二固定座11朝顶板21进行靠近,并最终带动多个夹紧调节组件15相对靠近,直至夹紧调节组件15与真空断路器进行接触,并利用夹紧调节组件15完成固定,反之解除夹紧调节组件15的固定后,通过上提真空断路器此时在第一复位弹簧8的复位作用下即可带动活动板9以及支撑板14上移,此时多个夹紧调节组件15即可相对远离,恢复初始状态;当多个夹紧调节组件15完成靠近时,可根据真空断路器的长宽进行夹紧调节组件15的微调,即通过旋转螺纹杆154此时在卡块153内部的螺纹作用下即可带动卡块153左右位移,并带动夹板155左右位移,此时调整至夹板155的背面与真空断路器的外侧面进行接触即可,此时限位孔156可与真空断路器外侧面用于限位的限位杆相互卡接,即可完成真空断路器的定位安装;在进行真空断路器的安装时,通过输油口5导出的液压油随之通过输油管16导入至动力罐17的内部,并带动叶轮18发生正向转动,且通过动力罐17的顶端导出进入暂存箱201的内部,此时暂存箱201内部的液压油容量增加,增加的液压油进入固定套202的内部并对第二活塞板203的顶端施加压力,并带动第二活塞杆204下移,此时第二复位弹簧205被拉伸并带动支撑脚206下移,当支撑脚206位移至底座1的底端且凸出脚轮3时即可对底座1进行支撑,此时脚轮3处于悬空状态,整个装置处于无法移动状态,反之当真空断路器拿起时,此时第一复位弹簧8自动复位并在储油管4的内部产生负压,位于固定套202以及暂存箱201内部的液压油可通过动力罐17以及输油管16重新回流至储油管4的内部,此时第二复位弹簧205自动复位带动支撑脚206上移,此时即可重新通过脚轮3进行装置的位移;当真空断路器放置在支撑板14的顶端时,此时叶轮18由于液压油的流动作用,可实现叶轮18的正向旋转,此时主轴19随之转动,位于前后两侧的延长轴246随之转动,此时转盘241随之正向旋转,并带动连杆242发生摆动,此时安装座243在第二导轨23的限位作用下即可带动安装座243向下位移,并带动限位杆244以及托板245下移,而当真空断路器上提时,此时液压油可从暂存箱201回流至输油管16的内部,此时叶轮18受到液压油的推力会发生反向旋转,并带动转盘241反向旋转,最终带动托板245上移辅助真空断路器的上移过程并提供一定的支撑。
[004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