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和连接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5094发布日期:2023-08-24 21:5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连接装置和连接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连接装置。本发明也涉及这种连接装置的连接单元。


背景技术:

1、这种连接装置用于将电导体连接到电路板上。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单元,一方面电导体可以例如借助夹子连接到所述连接单元上,并且另一方面连接单元具有针对电路板的接触面的适用的连接可行方案,如弹簧触头。电路板的接触面通常由铜制成。接触面也可以镀锌、镀银或镀金。

2、在电路板装配的元器件微型化的过程中,使用小尺寸的所谓的smd元件(surfacemounted devices,表面贴装器件),这些smd器件安置在相关联的为smd焊接工艺(例如红外线、热空气、汽相等)所准备的铜表面(smd焊盘)上,必要时通过粘结剂固定,并且然后用适用的smd焊接工艺焊接到相关联的smd焊盘上。

3、对连接装置的需求不断增加,例如在自动化领域,对电路板上的不同导体,特别是smd领域的电路板,导致需要在使用smd焊接工艺的可焊性、紧凑的结构方式以及更安全和更简单的操作方面改进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连接装置,用于在装配有smd的电路板上的导体。

2、另一个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连接装置。

3、所述任务通过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连接装置解决。

4、所述另一个任务则通过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3特征的连接单元解决。

5、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用于将至少一个电导体与电路板的至少一个导电的接触面连接,包括壳体、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单元,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具有支持smd的接触几何结构。所述支持smd的接触几何结构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路板触头和至少一个第二电路板触头,其分别具有弹簧臂,所述弹簧臂具有相应的接触突出部。

6、所述支持smd的接触几何结构的一个特别的优点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连同电路板触头一方面能以简单的方式被推到电路板的接触面上。另一方面,所述接触突出部能有利地在电路板的接触面和电路板触头的相应弹簧臂之间保持所需的焊接间隙。

7、术语“电路板”也包含单面层压的电路板、双面层压的电路板、多层电路板、带有金属芯的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等。

8、所述连接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电导体与电路板的至少一个导电的接触面、弹簧夹和电路板触头连接,具有带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底板,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彼此平行并且垂直地安装在底板上并通过底板导电连接。这获得了紧凑和结构简单的优点。此外,所述底板通过侧壁有利地得到加固。

9、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规定,接触突出部分别形成点接触。这相比通常的线接触获得了特殊的优点,即除了在接触突出部的区域外,处在接触面上的助焊剂或焊膏既不会被去除,也不会被推开或减少。

10、备选地,接触突出部可以分别形成线接触,线接触沿连接装置的插接方向延伸。线接触可以是连贯的或中断的,其中,线接触在此由多个部分线段构成。也可以将沿连接装置的插接方向相继成排延伸的多个点接触设置成接触突出部。点接触和线接触的组合也是可能的。这些实施方案都具有的优点是,处在接触面上的助焊剂或焊膏仅在接触突出部的区域中被推开或减少,其中其余的接触面仍保持被助焊剂或焊膏覆盖。

11、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路板触头以一个接触突出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路板触头以一个接触突出部对置地布置,第一电路板触头和第二电路板触头在其之间确定了连接空间用于容纳相关联的电路板的连接区域。因此有利地使得连接装置不必像其它smd器件那样定位在一个电路板侧面上,而是可以推到或插到电路板的边缘上。

12、有利的是,所述连接空间还通过连接装置的壳体的中央接片限界,因为这能实现用于在电路板上定位连接装置的止挡。

13、本发明的有利的扩展设计方案通过从属权利要求说明。

14、再另一种实施方案规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单元分别插入在壳体的容纳部中,其中每个容纳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在壳体的顶面上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导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在壳体的底面上,相应的电路板触头的弹簧臂延伸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因此连接单元在连接装置中彼此绝缘地布置在正确的位置中,有利地对应电路板的接触面所使用的基准网格。

15、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电路板触头的弹簧臂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单元的第一侧壁上,并且第二电路板触头的弹簧臂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单元的第二侧壁上。以这种方式可以将连接单元的一个基本结构有利地用于两个连接单元,其中,连接装置的容纳部可以有利地具有相同的构造。

16、在再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单元这样布置在相邻的容纳部中,使得连接装置的壳体的中央接片布置在具有第一电路板触头的弹簧臂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单元的第一侧壁和具有第二电路板触头的弹簧臂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单元的第二侧壁之间。以这种方式获得了紧凑结构的优点,其中电路板触头同时布置在连接装置的中央接片下方。

17、一种实施方案规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单元分别具有带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底板,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彼此平行地并且垂直地安装在底板上并且通过底板导电连接。为此,连接单元可以有利地制造成冲弯件。

18、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单元分别具有用于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电导体的弹簧夹,其中,弹簧夹包括带有接触棱边和接触壁的弹簧臂,其中,接触壁是所述第二侧壁。在此的优点在于,弹簧夹以这种方式可以以紧凑的结构集成到相应的连接单元中。

19、在此有利的是,弹簧夹的弹簧臂通过弧形区段与导电地安装在底板的第一侧壁上的固定区段连接,因为以这种方式只需要很少的零部件。

20、为了在连接电导体时进行有利的操作,壳体具有操纵器和/或操纵通道用于对相应的连接单元的弹簧夹进行操纵的工具。

21、所述连接单元的一种实施方案规定,弹簧夹包括带有接触棱边和接触壁的弹簧臂,其中,接触壁是所述第二侧壁,并且其中,弹簧夹的弹簧臂通过弧形区段与导电地安装在底板的第一侧壁上的固定区段连接。在此的优点在于,具有少量零件的紧凑结构。

22、在连接单元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电路板触头的弹簧臂安装在连接单元的第一侧壁上,因此第一侧壁通过电路板触头在弹簧夹下方延长。这是有利的,因为可以为这个连接单元和另一个连接单元保持连接单元的基本结构。为此有利地在另一个连接单元的实施方案中规定,电路板触头的弹簧臂安装在连接单元的第二侧壁上,因此第二侧壁通过电路板触头在弹簧夹下方延长。

23、所述连接单元的再另一种实施方案规定,连接单元的电路板触头以连接区段弯曲地构造。这样做带来的优点是,可以这样布置连接空间,使得电路板的顶面处在连接装置的壳体的中央接片的凸肩1g下方。

24、所述连接装置的一个优点在于,可以紧凑和简单地操作该连接装置。此外能快速组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