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辅助熄弧的有载分接开关档位切换方法及电路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64923发布日期:2023-06-04 19:3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晶闸管辅助熄弧的有载分接开关档位切换方法及电路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具体涉及一种晶闸管辅助熄弧的有载分接开关档位切换方法及电路。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用户对于电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针对配电过程中的电压波动问题,采用有载调压功能的配电变压器来进行电压等级的调节,配电变压器中实现有载调压的部分为有载分接开关。

2、现有的采用电力电子设计的有载分接开关,往往使用较多的电力电子元器件实现,结构设计复杂,在进行有载调压的档位切换时,导致档位切换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晶闸管辅助熄弧的有载分接开关档位切换方法及电路,通过采用一组晶闸管回路来辅助晶闸管辅助熄弧的有载分接开关档位切换,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效果。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晶闸管辅助熄弧的有载分接开关档位切换方法,应用于晶闸管辅助熄弧的有载分接开关档位切换电路,所述电路包括晶闸管回路、续流回路、主载流回路、电压输入端以及电压输出端;所述晶闸管回路包括第一触头,所述续流回路包括第二触头,所述主载流回路包括第三触头,所述电压输入端包括第一档位与第二档位;所述晶闸管回路的一端经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的第一档位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续流回路连接;所述续流回路的一端经所述第二触头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的第一档位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主载流回路的一端经所述第三触头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的第一档位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3、基于所述第一触头的第一次档位切换,将所述第二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切换至所述第二档位,基于所述第一触头的第二次档位切换,将所述第三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

4、基于所述第一触头的第三次档位切换,将与所述第一档位断开的所述第三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续流回路能够保证有载分接开关在进行档位切换时不断电,通过晶闸管回路、续流回路以及机械式触头的时序配合,只采用一组晶闸管回路即可实现有载分接开关的主载流回路的档位切换,具有降低档位切换复杂度的效果。

6、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触头的第一次档位切换,将所述第二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切换至所述第二档位,基于所述第一触头的第二次档位切换,将所述第三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包括:

7、将所述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将所述第二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

8、将所述第一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将所述第二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

9、将所述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二档位切换至所述第一档位,将所述第三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晶闸管回路辅助的方式,将续流回路从第一档位切换至第二档位,能够保证后续在进行主载流回路的切换时,电压输出端后端的负载不会因为档位切换而断电;同时通过晶闸管回路、续流回路以及机械式触头的时序配合,能够减少主载流回路断开时的拉弧次数与拉弧时长。

11、可选的,所述续流回路包括续流电阻以及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档位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活动端与所述晶闸管回路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二固定端与所述转换开关的活动端连接;

12、所述将所述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将所述第二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包括:

13、将所述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断开所述转换开关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端的连接,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将所述第二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

14、所述将所述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二档位切换至所述第一档位,将所述第三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包括:

15、将所述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二档位上断开,断开所述转换开关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端的连接,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将所述第一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一档位,将所述第三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触头从第一档位上断开之前,将转换开关的活动端从连接第二固定端切换为连接第一固定端,能够保证第一触头在接入到第二档位时能够导通,避免第二触头在接入到第二档位时产生预击穿现象;在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二档位上断开之后,将转换开关的活动端从连接第一固定端切换为连接第二固定端,能够保证第一触头在接入到第一档位时,第一档位与电压输出端之间能够导通,从而减小第三触头从第一档位上断开时的拉弧时间。

17、可选的,所述晶闸管回路包括双向晶闸管以及等效外围电路,所述第一触头包括第一回路触头以及第一触发触头,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一阳极与所述第一回路触头连接,第二阳极与所述续流回路连接,控制极与所述等效外围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等效外围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发触头连接;

18、所述将所述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包括:

19、将所述晶闸管回路的第一触发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将所述晶闸管回路的第一回路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

20、所述将所述第一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包括:

21、将所述晶闸管回路的第一回路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将所述晶闸管回路的第一触发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

22、所述将所述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二档位上断开,包括:

23、将所述晶闸管回路的第一触发触头从所述第二档位上断开,将所述晶闸管回路的第一回路触头从所述第二档位上断开;

24、所述将所述第一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一档位,包括:

25、将所述晶闸管回路的第一回路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一档位,将所述晶闸管回路的第一触发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一档位。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触头接入某一档位时,遵循第一回路触头先接入,第一触发触头后接入的原则,同样的,当第一触头从某一档位断开时,遵循第一触发触头先断开,第一回路触头后断开的原则,能够避免双向晶闸管出现损坏。

27、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触头的第三次档位切换,将与所述第一档位断开的所述第三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包括:

28、将所述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切换至所述第二档位,将与所述第一档位断开的所述第三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晶闸管回路将电压输入端的第二档位与电压输出端导通,能够避免第三触头接入至第二档位时的预击穿现象。

30、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切换至所述第二档位,将与所述第一档位断开的所述第三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包括:

31、将所述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将所述第一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将与所述第一档位断开的所述第三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触头在从某一档位上断开或接入至某一档位时,利用晶闸管回路中双向晶闸管的导通截止特性,避免产生电弧拉弧以及预击穿现象,对元件造成损坏,同时能够消除主载流回路接入时的预击穿现象。

33、可选的,所述晶闸管回路包括双向晶闸管以及等效外围电路,所述第一触头包括第一回路触头以及第一触发触头,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一阳极与所述第一回路触头连接,第二阳极与所述续流回路连接,控制极与所述等效外围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等效外围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发触头连接;所述将所述第一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包括:

34、将所述晶闸管回路的第一触发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将所述晶闸管回路的第一回路触头从所述第一档位上断开;

35、所述将所述第一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包括:

36、将所述晶闸管回路的第一回路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将所述晶闸管回路的第一触发触头接入至所述第二档位。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第一触头从第一档位上断开以及将第一触头接入至第二档位时,连接控制极的第一触发触头遵循先出后入的原则,即从第一档位断开时先断开第一触发触头,接入至第二档位时后接入第一触发触头,能够根据连接控制极的第一触发触头的断开与接入,对双向晶闸管的导通与截止进行控制,避免损坏双向晶闸管。

3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晶闸管辅助熄弧的有载分接开关档位切换电路,所述晶闸管回路还包括双向晶闸管、保护电容、保护电阻、第一触发电阻、第二触发电阻以及限流二极管,所述第一触头包括第一触发触头以及第一回路触头;

39、所述保护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二阳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保护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一阳极连接,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一阳极与所述第一回路触头连接;

40、所述第一触发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双向晶闸管的控制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限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二阳极连接;

41、所述第二触发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限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发触头连接。

42、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续流回路能够保证有载分接开关在进行档位切换时不断电,通过晶闸管回路、续流回路以及机械式触头的时序配合,只采用一组晶闸管回路即可实现有载分接开关的主载流回路的档位切换,具有降低档位切换复杂度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