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接头发热缺陷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3954发布日期:2023-07-20 05:4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高压接头发热缺陷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网运维,具体涉及高压接头发热缺陷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两组高压电缆在连接时,需要将两个电缆的导电板连接为一体,形成高压接头;输变电设备接头发热的现象在电力生产中时常会发生,特别是在迎峰时期和夏季,负荷较大,高压接头发热更易于发生;

2、导致上述接头发热的原因,多是接头处存在发热缺陷,接头处的氧化层和导电膏硬化均会增大接头处的电阻,进而增大发热量;

3、目前针对发热缺陷的处理,多是高压接头过热后造成断电,运维人员才可了解情况,随后再到现场进行检修,此种方式,一方面接头处已烧焦,设施损坏严重,修理起来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现场运检时,往往需要携带多种工具进行高空作业,操作很不便、运检时间长;

4、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可快速处理发热缺陷的高压接头发热缺陷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高压接头发热缺陷处理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高压接头发热缺陷处理装置,包括主板,主板的表面转动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与主板之间通过螺栓定位;主板的表面两端均设有线夹,每个线夹的内部均固定贯穿有高压线缆,每个高压线缆的内端均设有导电板;两组导电板之间通过螺栓平行贴合为一体;

4、所述主板的表面开设有横槽,横槽的中部向后延伸有纵槽,横槽的表面垂直滑动安装有导电板处理组件,导电板处理组件的内部集成有温度探头;防护罩的内部安装有现场控制模组,现场控制模组通讯连接数据中转基站,数据中转基站通讯连接监测后台;

5、导电板处理组件具有四个状态:

6、第一状态下,导电板处理组件处于横槽的中部,两组导电板嵌入于导电板处理组件内;导电板处理组件内的温度探头实时采集导电板的温度;

7、第二状态下,导电板处理组件移动至纵槽内,以便于工人拆卸分离两组导电板;

8、第三状态下,拆卸状态的导电板嵌入于导电板处理组件内,导电板处理组件在横槽内往复移动以打磨导电板交接面处的氧化层;

9、第四状态下,导电板处理组件在横槽内往复移动以将导电膏均匀涂抹在导电板的交接面。

10、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板处理组件包括底板、托板、背板、侧板、活动罩、打磨组件、滚刷组件;底板滑动置于横槽或纵槽内,底板的表面内侧边处设有背板,底板的顶部设有托板,温度探头嵌入于托板的表面,托板的底面四角处安装有第一弹簧杆,第一弹簧杆的底部嵌入于底板内,背板的外壁顶部垂直对称设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的区域为活动腔,侧板的底面与托板之间为导电板放置槽;

11、两个侧板之间竖向弹性滑动安装有活动罩,活动罩的内部安装有打磨组件、滚刷组件,打磨组件与滚刷组件之间交替工作;在第一状态下,活动罩置于活动腔的最顶端,两组导电板贴合置于导电板放置槽内;在第三状态下,打磨组件工作以打磨导电板交接面处的氧化层;在第四状态下,滚刷组件以将导电膏均匀涂抹在导电板的交接面。

12、进一步的,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第二弹簧杆、横板、竖板、下压组件,第二弹簧杆安装于活动罩的内部中部,第二弹簧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横板,横板的底面垂直对称设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横板围成呈倒u型结构,滚刷组件位于倒u型结构的内部中部,竖板的底端设有倾斜向内弯折的打磨块;打磨块的宽度与导电板的宽度相同;活动罩的内部顶部安装有下压组件,下压组件用以下压第二弹簧杆以驱动打磨块外伸滚刷组件。

13、进一步的,所述下压组件包括螺杆、压块,螺杆螺纹贯穿活动罩的侧面,压块滑动安装于活动罩的内部顶面,压块的端部转动连接螺杆,螺杆螺纹贯穿活动罩的侧面,螺杆始终位于侧板的顶部,压块的底面为与第二弹簧杆顶端配合的斜面。

14、进一步的,所述滚刷组件包括滚刷柱、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滚刷柱的一端同轴设有第一挡板、另一端同轴设有第二挡板;滚刷柱的长度与导电板的宽度相同;滚刷柱置于倒u型结构内,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位于倒u型结构的两侧;

15、所述活动罩的底部开设有缺口,滚刷柱处于缺口处以外露于活动罩,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与活动罩转动连接;在第四状态下,打磨组件收入于活动罩内,以使滚刷柱底部外伸于打磨块并接触导电板,导电板的两侧置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之间。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的外壁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排风叶片,防护罩的侧面与排风叶片相对位置处设有散热盒,第二挡板的的外壁设有从动齿轮;背板的内部顶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均设于活动罩、背板之间的夹层内;第一状态下,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在现场控制模组判断导电板温度过高时,现场控制模组控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带动滚刷柱、排风叶片转动,以将防护罩内的热量通过散热盒排出;在第三、第四状态下,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分离。

17、高压接头发热缺陷处理方法,所述发热缺陷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s1、高压接头温度数据采集:

19、电流通过一组高压线缆、导电板传输至另一组高压线缆、导电板;两组导电板发热;

20、温度探头实时采集导电板的温度,温度数据传输至现场控制模组,现场控制模组对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数据中转基站传输至监测后台;

21、s2、现场控制模组判断导电板温度数据是否超过散热阈值:

22、是,则导电板温度过高,现场控制模组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以带动滚刷组件转动,排风叶片转动将防护罩内的热量通过散热盒排出,进入s3;

23、否,则导电板温度正常;

24、s3、现场控制模组判断导电板温度数据是否超过报警阈值:

25、是,则监测后台发送报警信息至运维人员,进入s4;

26、否,则排风叶片散热工作有效;

27、s4、现场断电检修:

28、s4.1、断开区域电源;

29、s4.2、分离两组导电板:

30、运维人员拆卸防护罩并转动至一侧;

31、移动导电板处理组件至纵槽内,使两组导电板脱离导电板放置槽;

32、拆卸分离两组导电板;

33、s4.3、清理散热盒内的灰尘;

34、s4.4、导电板处理组件移动至横槽内;

35、s4.5、打磨组件打磨导电板交接面处的氧化层:

36、s4.6、滚刷组件将导电膏涂抹在导电板的交接面;

37、s4.7、将两组修整好的导电板再组装为一体、盖合防护罩。

38、进一步的,在s4.5中,打磨组件打磨导电板交接面处的氧化层具体的为:

39、将导电板对准导电板放置槽,导电板的交接面向上;

40、沿横槽移动导电板处理组件,导电板相对插入导电板放置槽内;

41、下压活动罩,使外伸的打磨头抵触导电板的交接面,导电板抵触托板浮动下移;

42、沿横槽往复移动导电板处理组件,打磨头打磨清理导电板的氧化层;

43、打磨完毕后,松开活动罩使其向上运动复位。

44、进一步的,在s4.6中,滚刷组件将导电膏涂抹在导电板的交接面具体的为:

45、移动导电板处理组件使其与导电板分离,下压组件与第二弹簧杆分离,第二弹簧杆带动打磨头向上运动收起、滚刷组件的下部外露;

46、运维人员将导电膏涂在导电板的交接面;

47、将导电板对准导电板放置槽,导电板的交接面向上;

48、沿横槽移动导电板处理组件,导电板相对插入导电板放置槽内;

49、下压活动罩,使滚刷组件抵触导电板的交接面,导电板抵触托板浮动下移;

50、沿横槽往复移动导电板处理组件,滚刷组件将导电膏均匀涂抹在导电板的交接面;

51、涂抹完毕后,松开活动罩使其向上运动复位。

52、本发明提供了高压接头发热缺陷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53、1、通过在防护罩内集成有现场控制模组、温度探头,能够对导电板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后台运维人员能够通过监测后台实时把控各个交接点的发热程度,当发热过高时,表明该处导电板高压接头的发热缺陷较大,可在接头处过热烧焦、烧断之前及时派运维人员现场处理;

54、2、运维人员可通过导电板处理组件打磨导电板并将导电模均匀涂抹在导电板上,如此,通过打磨氧化层、更换导电膏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导电板的电阻,进而降低发热量,消除了发热缺陷;

55、3、导电板处理组件集成在主板内,如此,运维人员便无需携带大量工具,使得高空运维操作更为简便,能够快速完成发热缺陷处理工作;

56、4、在主板内开设的横板能够满足导电板处理组件横向往复移动以对导电板进行处理的需要;当需要拆卸分离两组导电板时,可将导电板处理组件移动至纵槽内,如此,可为运维人员拆卸螺栓时,留出操作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