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设备及其热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60526发布日期:2023-08-06 23: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储能设备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统还包括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配置为对所述液体通道内通过的液体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统包括进液管、液体泵和出液管,所述液体泵、所述电加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串接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之间,所述液体泵驱动液体从所述进液管流向所述出液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所述液体泵、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出液管依次串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连接有开关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储液罐以及补液口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进风侧设有安装口,所述电加热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设于所述安装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统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伸出所述壳体,用于外接管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在所述壳体外侧并排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壳体的进风侧,并位于所述壳体上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二换热器以及节流元件,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成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并相比于所述进风侧更靠近所述出风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构造出所述进风侧且后侧构造出所述出风侧,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进风侧到所述出风侧的方向上,所述控制器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比于所述第二部分更靠近所述进风侧,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面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面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面之间连接有引导面,在从所述进风侧到所述出风侧的方向上,所述引导面逐渐向上倾斜;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流驱动件,所述气流驱动件与所述壳体相连,并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侧流向所述出风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侧设于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出风侧设于所述壳体的后侧,所述壳体沿左右方向的厚度为t,所述壳体的沿上下方向的宽度为w,所述壳体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为l,其中,t<w;和/或t<l。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t<1/2w;和/或,t<1/2l;和/或,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提手。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侧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层叠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统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水系统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沿上下方向排布。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前后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沿前后方向正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管。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液体泵之间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前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管段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下端连接所述液体泵,所述第一管段的后端和所述第二管段的上端相连。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后端与所述第二管段的上端在左右方向上错位,所述第二管路还包括第三管段,所述第三管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之间,并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之间连通。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高于所述液体泵设置,并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所述液体泵,所述第三管路包括第四管段,所述第四管段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连接所述进液口。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还包括第五管段,所述第五管段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后端与所述液体泵相连,所述第五管段的前端与所述第四管段的下端相连。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还包括第六管段,所述第四管段的下端和所述第五管段的前端沿左右错开,并通过第六管段连通。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段、所述第五管段和所述第六管段中的至少一个为直管。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储液罐和第五管路,所述储液罐与所述第五管路相连;和/或,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补液管,所述补液管与所述第五管路相连。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高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四接口之间连接有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包括第七管段和第八管段,所述第七管段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连接所述出液口,所述第八管段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后端连接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八管段的前端和所述第七管段的下端连通。

31.根据权利要求23、24、26、27或30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连的管之间通过九十度弯管接通。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接水盘;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包括底盘和围板,所述围板与所述底盘相连,并沿所述底盘的周沿延伸,所述引导结构的边缘延伸至所述围板内侧。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接水盘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接水盘相对两侧的侧板之间,所述侧板下端连接有所述引导结构,并支撑于所述接水盘上。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连接于所述侧板的下边缘,且支撑于所述围板上边缘,并朝向所述围板内侧延伸,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第一折边连接,并朝向所述接水盘的内底面延伸至所述围板内侧。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还包括第六翻边,所述第六翻边与所述围板的上边沿相连,并朝向所述围板的内侧延伸,所述第一折边层叠于所述第六翻边上,且所述第二折边设于所述第六翻边的内侧。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接水盘相连,且所述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所述引导结构;

3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电控腔,所述电控腔的底壁在从进风侧到出风侧的方向上呈台阶状。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腔的底壁具有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第三底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三底板沿进风侧到出风侧的第一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壳体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底板与所述壳体底壁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三底板相连,并在从第一底板到第三底板的方向上沿第一方向倾斜。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系统的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壳体的底壁之间。

41.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包括底盘和围板,所述围板连接所述底盘,并沿所述底盘的周向延伸,所述围板在所述底盘的上方围出储水空间;

42.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设备的热管理装置和储能设备,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水系统、冷媒系统和壳体,所述水系统具有供液体流通的液体通道,并包括供所述液体通道内的液体换热的第一换热器;所述冷媒系统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并配置为通过冷媒相变的方式调节所述液体通道内的液体温度;所述壳体内具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水系统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冷媒系统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理装置,冷媒系统与水系统配合,提高液体的换热效率,气体在气流通道内流通,能够带走水系统和冷媒系统上的热量,使热管理装置能高效的对储能设备进行温度调节和控制,提升热管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黎华东,古剑峰,任建华,郑乔扬,骆名文,黎举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