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火花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3731发布日期:2023-11-05 14:0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多重火花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过电压保护装置的多重火花隙,该多重火花隙具有多个电极和布置在这些电极之间的绝缘元件,其中各两个彼此相对的电极形成一个单火花隙并且这些单火花隙串联。为了电连接,该多重火花隙具有两个导电接触元件,电极布置在这两个导电接触元件之间,使得第一接触元件与该多重火花隙的第一电极电触点接通并且第二接触元件与该多重火花隙的最后一个电极电触点接通。


背景技术:

1、过电压保护装置从现有技术中大量已知并且用于保护电气设备或线路以防例如可能由于雷击或技术系统中的缺陷所造成的过电压。在此,在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过电压保护领域,具有多个电极的火花隙装置已经使用了几十年。

2、为了在确保高的电网续流抑制能力的同时使高的过电压放电,通常使用多重火花隙,所述多重火花隙由于其结构而通常也称为堆叠式火花隙。此类堆叠式火花隙由多个电极和多个绝缘体组成,这些绝缘体布置在各个电极之间,使得在两个电极之间各有一个绝缘体,该绝缘体在中间具有开口,使得两个电极形成一个单火花隙。在此,这些电极通常被设计成圆形或矩形石墨盘,接着在这些石墨盘之间相对应地布置环形或框状绝缘体。在此,这些绝缘体通常被设计成由塑料、例如ptfe制成的薄绝缘盘或绝缘膜。

3、为了影响多重火花隙的点火特性,从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是:提供具有多个被动控制元件的控制电路。这样,de 19742302a1公开了一种多重火花隙,该多重火花隙由多个串联的单火花隙组成,其中这些单火花隙,除了在放电情况下首个响应的单火花隙之外,通过分级的电阻器网络来接线,使得这些单火花隙依次接通。在此,每个单火花隙都与电阻器串联,并且所有单火花隙的电阻器都彼此串联接地。在此,为了使该多重火花隙的响应电压不超过例如为4kv的最大值,第一单火花隙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应该相对应地被选择得小。

4、通常还使用电容、尤其是电容器,作为多重火花隙中的控制元件,其中每个电容器都以一个连接端来与电极触点接通,而且所有电容器以它们的第二连接端彼此导电连接并且与多重火花隙的第二连接端或第二接触元件连接。由此,分别得到电容式分压器,该电容式分压器将所施加的电压集中于一个单火花隙上。如果该单火花隙已经点火,则总电压附在下一个单火花隙上,该总电压仅减少了第一单火花隙的电弧电压,使得这些单火花隙依次接通。

5、关于可以如何连接各个电极和各个绝缘体以形成多重火花隙,实践中公知不同的变体。为此,通常使用大面积的接触板作为接触元件,这些接触板形成多重火花隙的端侧并且经由多个导向杆沿轴向方向通过螺旋拧紧来彼此拉紧,使得各个电极和各个绝缘体以其堆叠式布置被夹在这些接触板之间。如果布置在这些接触板之间的导向杆在外侧被引导经过各个电极,则这会导致所需的结构空间比较大。

6、de 10 2011 102 864 a1公开了一种堆叠式火花隙,其具有多个串联的单火花隙,其中各个电极分别布置在绝缘体中。这些绝缘体分别具有:用于容纳盘状电极的留空部;和用于控制元件的容纳部,其中用于该控制元件的容纳部与用于该电极的留空部连接。在此,控制元件经由接触弹簧与该电极的边缘连接,使得经由控制元件可以实现对该堆叠式火花隙的各个电极的触发。

7、相对于单火花隙,多重火花隙的优点在于改善了电网续流抑制能力。在此,抑制电网续流的能力随着单火花隙的数量增加而提高。然而,随着单火花隙的数量增加,同时也会提高多重火花隙的响应电压。因而,由多个单火花隙组成的多重火花隙虽然具有高的电网续流抑制能力,但是同时也具有对于低电压应用来说通常过高的保护电平。


技术实现思路

1、因而,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在于:说明一种多重火花隙,该多重火花隙不仅具有高的电网续流抑制能力而且具有尽可能低的保护电平。

2、在开头描述的多重火花隙的情况下,该任务利用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被解决。在此,在共同形成第一单火花隙的第一电极与相邻的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x1大于在形成其它单火花隙的其它相邻电极之间的相应距离x2。还提供用于使第一单火花隙点火的点火辅助装置,该点火辅助装置至少具有电阻式点火元件和限压元件,其中该点火元件与第一单火花隙的电弧燃烧室保持连接,而且在一侧与第一电极电连接并且在另一侧经由该限压元件与第二接触元件电连接。

3、按照本发明的多重火花隙至少在功能上分成两个区域。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单火花隙,并且第二区域包括其余的单火花隙。借此,第二区域包括除与第一接触元件导电连接的第一电极之外的所有电极,而第一区域只包括这两个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相邻的第二电极和该第一电极一起形成第一单火花隙,在此,该第二电极不仅被分配给第一区域而且被分配给第二区域,原因在于该第二电极与下一个电极也形成另一单火花隙,即第二单火花隙。

4、形成其它单火花隙的相邻电极之间的相应距离x2相比于通常的单火花隙的距离而言的减小会引起在该区域内的响应电压的减小。虽然这一点对于多重火花隙的期望的尽可能低的保护电平是有利的,但是同时会导致在该区域内的绝缘强度的不期望的降低,尤其是当在使该多重火花隙点火之后在相应的绝缘间隙处发生污染时随着运行的持续而在该区域内的绝缘强度的不期望的降低。

5、为了确保按照本发明的多重火花隙仍然具有足够高的绝缘强度,在第一电极与相邻的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x1被选择得大得使得第一单火花隙具有对于相应的系统电压来说足够的绝缘强度。由于共同形成第一单火花隙的第一电极与相邻的第二电极之间的相对应地大的距离x1会导致响应电压远高于市场普遍要求,所以按照本发明的多重火花隙附加地还具有用于使第一单火花隙点火的点火辅助装置。

6、在此,该点火辅助装置至少由电阻式点火元件和限压元件、例如变阻器组成。该点火元件在一侧与第一电极保持电连接,并且在另一侧经由限压元件——直接或间接——与第二接触元件保持电连接。此外,该点火元件与第一单火花隙的电弧燃烧室在空间上保持连接,即该点火元件以端侧伸入电弧燃烧室或者布置在电弧燃烧室的边缘处。在出现大于响应电压的过电压时,电流首先从第二接触元件经由限压元件和电阻式点火元件流到相邻的第一电极并且流到第一接触元件。在此,流经点火元件的电流会引起在该点火元件的表面处的放电,使得在电弧燃烧室内的与该点火元件相邻的点火区域产生电离气体,该电离气体在电弧燃烧室内扩散开。这会引起第一单火花隙的击穿电压的减小,使得第一电极与相邻的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单火花隙点火。

7、因此,按照本发明的多重火花隙的响应电压由点火辅助装置的响应电压所决定而不是由第一单火花隙的响应电压所决定,使得尽管第一单火花隙的距离x1增加,仍能实现多重火花隙的足够低的响应电压。尤其可能的是:由于利用按照本发明的多重火花隙来形成多个单火花隙,实现了高的电网续流抑制能力并且同时实现了相对低的保护电平。这样,在该多重火花隙被设计用于230/400v系统的情况下,能实现例如为1.5kv的保护电平。

8、前面已经提到:电阻式点火元件在一侧与第一电极电连接,并且在另一侧经由限压元件——直接或间接——与第二接触元件电连接。这意味着:电阻式点火元件不必直接并且持久地经由限压元件来与第二接触元件导电连接。更确切地说,还可能的是:在由点火元件、限压元件所构成的串联电路中还布置有属于该点火辅助装置的其它电器件。

9、这样,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该点火辅助装置还具有电压切换元件,该电压切换元件与电阻式点火元件和限压元件串联布置。在此,该电压切换元件不仅可以布置在该电阻式点火元件与该限压器件之间而且可以布置在该限压元件与该第二接触元件之间。接着,点火辅助装置的响应电压由电压切换元件的响应电压所决定,原因在于点火电路只有在过电压大于电压切换元件的响应电压时才导通。该点火辅助装置的另一优点在于:在该多重火花隙处存在的外部电压在点火过程期间已经受到点火电路、即由电压切换元件、限压元件和电阻式点火元件构成的串联电路的限制,直至该多重火花隙已完全点燃为止。在此,在点火时的电压峰值受到该点火电路的限制。

10、还特别优选的是:电压切换元件例如可以是气体放电管(gdt),该电压切换元件布置在第二接触连接端与限压元件之间,使得该电压切换元件同时也电地布置于第二接触元件与用于控制其它单火花隙的点火特性的控制电路之间,使得该控制电路只有在放电情况下、即当该电压切换元件已经做出响应时才与第二接触元件导电连接。

11、按照本发明的多重火花隙的一个设计方案,该控制电路具有电容器作为控制元件,其中各一个电容器以其第一连接端与其它单火花隙的电极电触点接通,而且各个电容器以其第二连接端彼此电连接并且与第二接触元件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关于这些控制元件或这些电容器的第二连接端的连接,还适用的是:这些第二连接端不仅可以与第二接触元件直接连接而且可以与第二接触元件间接连接。按照先前提到的有利的设计方案,间接连接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在这些控制元件或这些电容器的第二连接端的公共参考点与第二接触元件之间布置有电压切换元件。这具有如下优点:该控制电路只有在放电情况下、即只有当在该多重火花隙处存在的过电压大于电压切换元件的响应电压时,才与第二接触元件导电连接。这会引起该多重火花隙的绝缘特性的改善。

12、前面已经提到:为了确保足够高的绝缘强度,在第一电极与相邻的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x1被选择得大得使得第一单火花隙具有对于相应的系统电压来说足够的绝缘强度。当在低压电网的电源中正常使用该多重火花隙时,该距离x1优选地至少为0.5mm,尤其是在1mm与2mm之间。在第一单火花隙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这种相对大的距离通常会导致如此高的保护电平,以至于该多重火花隙不会满足如今对电涌放电器的普遍要求。然而,由于在该多重火花隙中按照本发明地使用的至少具有电阻式点火元件和限压元件的点火辅助装置,可以显著降低该多重火花隙的响应电压并且借此显著降低该多重火花隙的保护电平。

13、另一方面,其它单火花隙的相邻电极之间的距离x2明显小于距离x1。按照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距离x2至多为0.2mm,尤其是在0.05mm与0.15mm之间。因此,在按照本发明的多重火花隙的优选尺寸的情况下,距离x1至少是距离x2的5倍。即使原则上在其它单火花隙的相邻电极之间的距离x2可能彼此有偏差,从制造技术的角度也有利的是:在其它单火花隙的相邻电极之间的距离x2相同或者在常见的制造公差的范围内基本上相同。

14、因此,按照本发明的多重火花隙利用了具有多个单火花隙的多重火花隙的优点、即这些单火花隙的高的电网续流抑制能力,其中同时消除了原本在这种多重火花隙中存在的保护电平比较高的缺点。多重火花隙的各个电极优选地被设计成由碳制成的矩形或圆形薄盘。在此,电极盘的厚度优选地小于1mm、尤其是小于0.75mm,例如仅为大约0.5mm至0.6mm。

15、原则上,该多重火花隙的各个电极之间的绝缘元件可以由各个绝缘盘或绝缘膜组成,这些绝缘盘或绝缘膜分别被设计成环形或框状。然而,有利的是,各个绝缘元件是共同的绝缘和保持装置的一部分,在该绝缘和保持装置中不仅布置有各个电极而且布置有这两个接触元件。那么,该绝缘和保持装置同时也确保了该多重火花隙的各个电极的可靠的机械固定。

16、替代于此,各个绝缘元件也可以分别是绝缘和保持框架的一部分,其中接着这些单独的绝缘和保持框架彼此连接、尤其是彼此螺旋拧紧或锁定。接着,这些单独的绝缘和保持框架可以分别具有用于容纳控制元件的容纳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