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3411发布日期:2023-06-29 15: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液孔(1122)在所述第二表面(1112)的正投影与所述注液孔(1113)在所述第二表面(1112)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液孔(1122)在所述第二表面(1112)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走液孔(1312)在所述第二表面(1112)的正投影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隔部件(112)具有多个第一走液孔(1122)时,所述多个第一走液孔(1122)间隔设置,沿平行于所述盘体部(131)的径向方向的方向上,任意两个所述第一走液孔(1122)在所述第二表面(1112)的正投影所围的区域上相距最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导流槽(1311)的线宽为h2,则所述导流槽(1311)的线宽h2满足范围:0.5mm≤h2-h1≤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盘体部(131)的径向方向的方向上,任意两个所述第一走液孔(1122)在所述第二表面(1112)的正投影所围的区域上相距最近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h3,则满足0.3h2≤h3≤0.5h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走液孔(1122)在所述第二表面(1112)的正投影面积的总和为s1,所述多个第一走液孔(1122)在所述第二表面(1112)的正投影与所述导流槽(1311)在所述第二表面(1112)的正投影的重叠面积为s2,则满足关系式:0.4≤s2/s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部(131)包括本体部(1313),所述本体部(1313)包括相连的第一部(1314)及第二部(1315),所述第一部(1314)面向所述顶盖(111)的表面凹陷于所述第二部(1315)面向所述顶盖(111)的表面,所述第一部(1314)面向所述顶盖(111)的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二部(1315)面向所述顶盖(111)的表面更远离所述顶盖(111)设置,以形成所述导流槽(1311);所述第一部(1314)背离所述顶盖(111)的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部(1315)背离所述顶盖(111)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部(131)还包括第一凸台(1316),所述第一凸台(1316)环绕所述本体部(1313)的外周设置,且凸出于所述第二部(1315)面向所述顶盖(111)的表面,所述第一凸台(1316)具有第一缺口(1323),所述盘体部(131)与所述转接部(133)相连的部分邻近所述第一缺口(1323)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件(112)包括分隔本体部(1123)及第二凸台(1124),所述分隔本体部(1123)具有集液腔(1121),所述集液腔(1121)凹陷于所述分隔本体部(1123)面向所述顶盖(111)的表面,所述第二凸台(1124)设置于所述分隔本体部(1123)背离所述顶盖(111)的表面,且环绕所述分隔本体部(1123)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二凸台(1124)具有第二缺口(1125),所述盘体部(131)与所述转接部(133)相连的部分邻近所述第二缺口(1125)设置;所述分隔本体部(1123)与所述第二凸台(1124)围合成容置槽(140),所述容置槽(140)用于容置所述盘体部(131)及所述转接部(133),其中,所述第二凸台(1124)背离所述顶盖(111)的表面与所述第二部(1315)背离所述顶盖(111)的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凸台(1316)面向所述顶盖(111)的表面抵持所述分隔本体部(1123)背离所述顶盖(111)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4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置子槽(141)及第二容置子槽(142),所述第一容置子槽(141)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子槽(142)靠近顶盖(111)的一侧,所述第一容置子槽(141)用于容置所述转接部(133),所述第二容置子槽(142)用于容置所述盘体部(13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部(131)包括本体部(1313),所述盘体部(131)还包括导流凸环(1317),所述导流凸环(1317)设置于本体部(1313)背离所述顶盖(111)的表面,且朝向背离所述顶盖(111)的方向凸起,所述导流凸环(1317)环绕所述第二走液孔(1312)的外周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凸环(1317)具有相连的内周侧壁(1318)及端面(1319),沿所述储能装置(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端面(1319)为所述导流凸环(1317)背离所述顶盖(111)的表面,所述内周侧壁(1318)与所述端面(1319)的连接处具有弧形倒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100)还包括壳体(170),所述壳体(170)设置于所述端盖组件(110)的一侧,且连接所述壳体(170),所述壳体(170)具有容纳腔(171),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160),所述导流凸环(1317)至少部分插入于所述中空结构(161)。

14.一种用电设备(300),所述用电设备(300)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储能装置含端盖组件、转接件及电极组件,端盖组件含顶盖、极柱及分隔部件,顶盖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且被注液孔贯穿,分隔部件位于第二表面侧,集液腔凹陷于分隔部件面向顶盖的表面,第一走液孔贯穿集液腔的底壁,注液孔在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于集液腔在第二表面的正投影的范围内;转接件有盘体部及转接部;导流槽呈螺旋结构且位于盘体部面向顶盖的表面,第二走液孔连通导流槽且位于盘体部的中心,第一走液孔在盘体部面向顶盖的表面的正投影部分落入导流槽的范围内;电极组件卷绕呈中空结构,第二走液孔在电极组件面向顶盖的表面的正投影落入中空结构的范围内。储能装置的盘体部能提高电解液的注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熊永锋,陈志雄,李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