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体管路(1)、第二液体管路(2)和切换阀组(3),其中,所述第一液体管路(1)上串接有第一热交换单元(11)、第一循环泵(12)和第一热交换设备(13);所述第二液体管路(2)上串接有第二热交换单元(21)、第二循环泵(22)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所述切换阀组(3)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1)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组(3)包括第一阀口(31)、第二阀口(32)、第三阀口(33)和第四阀口(34),所述第一液体管路(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阀口(31)和所述第二阀口(32);所述第二液体管路(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阀口(33)和所述第四阀口(3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1)上还设置有加热器(55),且所述加热器(55)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13)的进液口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机组(5),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11)配置为所述制冷机组(5)的蒸发器,所述制冷机组(5)的冷凝器(51)串接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23)的上游,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21)位于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23)的下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配置为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21)配置为风冷冷凝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21)并联布置的旁通管路(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路(4)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2)通过三通阀(41)连接,所述三通阀(41)能够在第一接通位置和第二接通位置之间来回切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应用于液冷储能机组,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13)与所述液冷储能机组的电池包换热布置,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23)与所述液冷储能机组的变流器换热布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换阀组(3)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13)和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23)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进液口之间的液流管路上依次布置,且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13)位于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23)的上游。
10.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对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为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回液温度或低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回液温度预设值的温度值。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二液体管路(2)上设置有与第二热交换单元(21)并联布置的旁通管路(4),所述外界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热管理系统所应用设备处于启机工况或低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运行超出预设时长时,所述第一旁通管路(4)导通。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界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热管理系统所应用设备处于静置状态时,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11)关闭,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21)所在的管路保持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