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0237发布日期:2023-08-24 19:3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绕线机,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绕线机。


背景技术:

1、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变压器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使用范围及其广泛,而变压器在生产的过程中,绕线机为必不可少的设备。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091156b的文献提供一种高频变压器生产用绕线机,该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壳,所述转动壳上固定有驱动转动壳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转动壳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活动安装有多组抽动板,所述转动壳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动通孔带来了通过调节机构来带动抽拉板在转动上收缩,从而实现对绕线组件之间间距的改变,当相邻之间的绕线组件距离发生变换,则可以适用不同型号的变压器的绕线工作,提高了绕线装置的适用范围。

3、但其在实际使用中,首先其在变压器种类繁多,其内部然线体也存在多种规格,而上述对比文件中的四组弧形绕线板同步向内部或外部移动,从而使其内部只可对环形绕线体进行限位和固定,难以对椭圆形等然线体进行固定,使得装置的适用性较低,其次装置还需要手动的对绕线体的两端进行限位,使得装置在使用时较为麻烦。

4、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变压器绕线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线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绕线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变压器绕线机,包括底板、固定安装在底板顶端一侧的固定板;

4、以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板内部的转动连块;

5、展开抵接机构,设置于转动连块的一侧上,用于对然线体的内壁进行抵接固定;

6、限位夹持机构,设置于转动连块的一侧上,用于对绕线体进行夹持限位使其处于稳定状态;

7、调节机构,设置于展开抵接机构的一侧,用于对展开抵接机构的抵接力度进行调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得装置可对绕线体的内壁进行抵接和外部的夹持限位。

9、可选的,所述展开抵接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连块一侧的四组可活动的支撑抵杆,且转动连块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转块,且转块内部活动插设有三组活动插块,所述活动插块靠近转块的一端上焊接有皆焊接有第一弹簧,三组所述活动插块的另一端皆固定连接有缺齿齿轮,所述转动连块顶端和底端的两侧上皆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端部上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内部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套杆,且螺纹套杆内部皆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连接杆靠近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上皆固定连接有限位插块,且第一螺纹杆上开设有与限位插块相互配合的槽口,所述连接杆一侧的转动连块内部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部的一侧上皆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四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皆与三组缺齿齿轮相互配合,四组所述第二转轴靠近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上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螺纹套杆外部的一侧上皆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四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分别与四组第二锥形齿轮互相啮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得装置可通过转块转动使得缺齿齿轮可周期性的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四组支撑抵杆可分别与绕线体的内壁进行抵接。

11、可选的,所述转动连块的左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得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块和缺齿齿轮整体进行转动。

13、可选的,三组所述活动插块的两端上皆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转块内部,所述转块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槽口,以使得活动插块只可向转块内部移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得可通过限位块对活动插块进行限位。

15、可选的,所述限位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连块一侧的连接块,且连接块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活动夹块,且活动夹块的端部滑动连接在连接块内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得可通过第二螺纹杆的转动带动活动夹块进行移动。

17、可选的,所述转动连块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安装连杆,且安装连杆内部的两侧皆插设有活动插杆,两组所述活动插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块底端的两侧上,且活动插杆外部皆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连接块和安装连杆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得可通过第二弹簧和活动插杆对连接块进行辅助限位,使得连接块可保持与绕线体的抵接,从而利于后续限位。

19、可选的,所述转动连块内部上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且第三转轴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右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转动连块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套,且第二连接套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外部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且第四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互相啮合,所述花键套内部滑动插设有花键轴,且连接块底端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套,所述第三连接套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四转轴,且第四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花键轴的顶端上,所述第四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五锥形齿轮,且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块外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锥形齿轮,且第六锥形齿轮和第五锥形齿轮互相啮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得可通过花键轴可在花键套内部活动,同时通过第三锥形齿轮带动第四锥形齿轮和花键轴可持续转动,进而使得第六锥形齿轮和第二螺纹杆可进行转动,从而利于活动夹块的自动夹持。

21、可选的,所述花键轴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安装连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得通过安装连杆对花键轴进行限位。

23、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插设在转块内部的三组活动抵块,且转块内部右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靠近活动抵块的一端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抵块,且调节抵块和活动抵块相互配合。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得可通过第三螺纹杆的移动带动调节抵块移动,从而对调节抵块和活动抵块的抵接程度进行调节。

25、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转动连块外部的一侧之间通过皮带轮机构活动连接。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得可通过第二电机和皮带轮机构带动转动连块整体进行转动。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转块的转动,使得缺齿齿轮周期性的啮合,进而使得四组第一传动齿轮周期性的转动,进而使得第一螺纹杆向螺纹套杆外侧移动,当螺纹套杆移动时即可带动支撑抵杆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抵杆与绕线体的内壁抵接,当成对角分布的两组支撑抵杆与然线体内壁两侧抵接时,此时缺齿齿轮在与该两组支撑抵杆上的第一传动齿轮解除啮合时,缺齿齿轮会与其抵接,从而使得第一弹簧发生形变,使得缺齿齿轮无法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直至四组支撑抵杆分别与绕线体内壁抵接,即可完成绕线体的固定,使得四组支撑抵杆可独立进行移动,分别与绕线体内壁抵接,从而完成固定,极大的增加了装置灵活性和适用性;

29、2.通过缺齿齿轮在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活动夹块可向靠近绕线体端部移动,进而使得连接块的一侧和活动夹块可分别对绕线体的两侧进行夹持限位,从而完成对绕线体的限位,并且当绕线体完成限位后,缺齿齿轮可向转块内部移动,从而使得第二传动齿轮无法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装置还可自适应绕线体的规格,进而完成限位,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

30、3.通过转动第三螺纹杆,使得第三螺纹杆向靠近活动抵块的一侧移动,使得调节抵块与活动抵块抵接,进而使得活动抵块向远离调节抵块的一侧移动,从而再次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进而使得活动插块活动时需要克服第一弹簧的形变力更大,从而使得缺齿齿轮在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时,不易活动,从而使得支撑抵杆与绕线体抵接更加稳定,使得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抵接强度进行适应调节,从而保持绕线体后续绕线时的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