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30000发布日期:2023-09-21 08:3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lpg)、乙醇汽油(eg)、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磷酸铁锂电池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在电池放电的过程中,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若不能及时将这些热量散去,将导致电池的工作环境恶劣,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2、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装置通常采用散热扇对电池包进行散热,但是风冷散热作用在电池芯上的作用并不好,无法对每个电池芯起到均匀散热降温的作用,若是电池温度急剧升高到300℃,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不能够及时将热量排出,那么电池中的电解液自身以及电解液会与正负极会发生强烈化学反应,释放气体,形成内部高压而爆炸,所以采用适合的散热方式至关重要;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使风冷和液冷相互配合对电池进行快速降温的电池板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装置通常采用散热扇对电池包进行散热,但是风冷散热作用在电池芯上的作用并不好,无法对每个电池芯起到均匀散热降温的作用。

2、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装置,包括盒体和安装在盒体顶部开口处的盒盖,所述盒体内壁上贴设有散热框,所述盒体的内顶面上设有用于电池芯散热的散热铝板,所述盒盖顶部向上凸起,且盒盖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设有供冷机构;所述散热框内部横向连通蛇形翅片管,所述蛇形翅片管间隔空间内排布有电池芯;所述蛇形翅片管开口朝向散热框的前后端内壁上均设有支撑盒,所述蛇形翅片管弯曲段的内弧面上与支撑盒的内侧面上均凹陷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上均安装有用于电池芯定位的压紧组件;

3、所述散热框内部竖向设有隔板,且所述散热框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供液腔和供风腔,且所述供液腔位于供风腔的外侧;所述蛇形翅片管的表面设有一层与用于电池芯散热的导热硅胶片。

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蛇形翅片管与散热框和供冷机构以及压紧组件的配合,便于对安装在盒体内部的电池芯进行间隔排布,并对间隔开的电池芯起到风冷和水冷双重散热降温的作用,有效避免盒体内部的电池芯存在局部过热的安全隐患,并大幅提高对于电池芯的散热效果,并且在对电池芯进行循环式的水冷散热时,在水压以及压紧组件的配合下,能够提高对于电池芯在盒体内部排列的稳固性,一是提高抵接弧板与电池芯接触面处的散热效果;二是在水压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抵接弧板对于电池芯的限位效果。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对供液腔和供风腔进行风体和液体的输送。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供冷机构包括设于安装内部的储液环箱、设于储液环箱内圈中的风冷机、设于储液环箱内部一侧微型水泵和设于储液环箱内部另一侧的抽水泵,所述供液腔的顶部四角均竖向连通设有连接管,所述供风腔顶部的前后端均竖向连通设有导风扁管,所述导风扁管的顶端与风冷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的顶端活动贯穿进安装腔内部,并安装有导液软管;所述散热框顶部一侧的两根导液软管顶端与微型水泵的出液端固定连通;所述散热框顶部另一侧的两根导液软管顶端与抽水泵的进液端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延伸至供液腔的下部内。

7、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在储液环箱内圈的安装腔内底面上等距开设有多个弧形的散热条口,便于盒体内部的热气流排出;通过供冷机构中微型水泵、抽水泵与风冷机的设置,便于使散热框具备风冷和水冷同步对电池芯进行双重散热的作用,并能够在风冷和水冷同步进行散热的同时,能够在冷风的作用下对供液腔内部的水冷液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在风体的作用下便于将水冷液中的温度携带排出。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对放置在蛇形翅片管间隔空间内的电池芯进行有效的限位固定和散热操作。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抵接弧板、固接在抵接弧板外弧面的支撑柱、固接在连接槽内部导液管和开设在支撑柱内部的推力腔;所述抵接弧板内部开设有弧形的散热腔,所述推力腔内端纵向安装有过液管,所述导液管的内端活动密封贯穿进推力腔内部,且所述导液管内端的外壁上套接有密封环板;所述密封环板的内侧面上设有推力弹簧;所述蛇形翅片管与导液管连通,所述支撑盒与导液管连通;所述支撑盒的外端面纵向连通设有导流管,且所述导流管密封穿过供风腔与供液腔连通。

10、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抵接弧板与导液管和支撑柱以及推力弹簧的设置,一是在推力弹簧的作用下,使抵接弧板能够对纵向排列的多个电池芯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二是能够使蛇形翅片管中或者供液腔内部的水冷液进入抵接弧板内部,提高抵接弧板与电池芯接触面处的散热效果;并且在水压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抵接弧板对于电池芯的限位效果。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使供风腔内部的风体吹入蛇形翅片管间隔空间内,以及如何对电池芯进行有效散热。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蛇形翅片管开口处的散热框前后端内壁上等距安装有多个与供风腔连通的出风管,且所述出风管内部设有防尘网;所述散热框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用于电池芯侧向压紧的限位组件。

13、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出风管的设置,能够让通过风冷机供送进供风腔内部的风体吹入蛇形翅片管的间隔空间内,进而对所安装的电池芯起到风冷散热的作用;并且在冷风进入供风腔内部时,同时通过隔板的导热性能够对供液腔内部的循环流动的水冷液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在冷风从出风管处吹出时,不仅能够对电池芯的整体起到风冷散热的作用,而且能够对蛇形翅片管内部的水冷液起到二次散热的作用,便于降低水冷液的温度,提高对于电池芯的水冷降温效果。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对于两侧电池芯的侧向定位效果以及对于蛇形翅片管的定位效果。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竖向设于散热框侧壁上的侧向压板、等距固接在侧向压板上的多条抵接凸块和安装在散热框两侧内壁上的多条导轨,所述侧向压板的顶面竖向开设有多个与导轨配合的t型导槽;所述导轨的内部竖向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部竖向设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的外侧面固接有固定条,且所述固定条的外端活动贯穿出收纳腔外,并与散热框的内壁固接;所述防脱板的内侧面等距设有多个增压弹簧。

16、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在增压弹簧与导轨和固定条的作用下,能够导轨对侧向压板施加向电池芯压紧的推力;提高侧向压板对电池芯进行侧向压紧的效果;并通过侧向压板的设置,能够对安装在散热框内部的蛇形翅片管起到抵接限位和防止前后滑移的作用。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风体从蛇形翅片管外壁上流通的效果和距离。

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抵接凸块为透风网板结构,且所述抵接凸块的前后端面均为弧面状;所述蛇形翅片管直线段的外表面上均纵向冲压凹陷有多条导风槽,且导热硅胶片的局部胶片凹陷进导风槽中。

19、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抵接凸块,便于提高侧向压板对于靠近散热框处电池芯的限位效果,并且通过可透风的抵接凸块能够提高侧向压板在对于电池芯压紧时的散热效果;通过在蛇形翅片管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导风槽,便于从出风管吹出的风体沿着导风槽能够到达每个电池芯处进行风冷散热,提高电池芯在与导热硅胶片紧密贴设时的通风以及导风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