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抗压阻燃火警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67443发布日期:2023-11-09 07:4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抗压阻燃火警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线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耐高温抗压阻燃火警线结构。


背景技术:

1、火警线,又称火灾报警信号线,是专用于火警系统的信号传输线,与常规的信号线相比,火警线因为专用于火灾场景,因此对阻燃和耐高温要求较高,另外,在火灾场景中,可能发生物体倒塌等现象,倒塌的物体可能对火警线造成重压,因此火警线的抗压能力也要求较高。

2、相关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7306141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阻燃火警线,包括:导体;绝缘层,设置在导体的外壁;隔绝层,设置在绝缘层的外壁,用于对导体进行限位包裹,防护层,设置在多个隔绝层的外壁,用于对多个导体进行阻燃包裹,防护层包括阻燃层、隔热层、韧性层以及防静电层,防静电层设置在外包层的外壁,韧性层设置在防静电层的外壁,隔热层设置在韧性层的外壁,阻燃层设置在隔热层的外壁韧性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钢丝。

3、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624436u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火警电缆线,包括芯线、加强绳、第一阻燃带、第二阻燃带、填充层、外层护套、铠装层,所述芯线包括两条对绞导体和绝缘层,所述芯线外包覆第一阻燃带,第一阻燃带外包覆填充层,所述第一阻燃带与填充层之间设有地线,所述填充层外包覆第二阻燃带,所述第二阻燃带外包覆外层护套,所述外层护套内设有加强绳,所述外层护套外包覆铠装层。

4、在上述相关技术中,至少有一层包塑材料采用阻燃或/和隔热材料,优选的,其中有两层包塑材料分贝采用阻燃和隔热材料制成,以确保火警线的阻燃隔热性能,为确保强度,在火警线的最外层还是在设置铠装层,铠装层一般是采用金属丝或金属片螺旋铠装于火警线外壁形成。

5、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本技术人发现,采用铠装层虽然能够确保火警线的抗压强度,但也会导致火警线的整体强度过大,不利于弯曲布线,或者可弯曲幅度较小,因此对布线要求较高,尤其不利于急转角的布线需求,例如拐角处,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抗压阻燃火警线结构,其具有能够用于急转角的布线需求,使得能够适用于更多的环境使用需求。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高温抗压阻燃火警线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耐高温抗压阻燃火警线结构,包括火警线本体,所述火警线本体包括第一线束、绝缘阻燃尼龙套和双扣金属软管,所述第一线束设置有若干根,绝缘阻燃尼龙套包裹住各根第一线束,所述双扣金属软管套设在第一绝缘阻燃尼龙套上;

4、其中,所述火警线本体至少设置有两根,还包括设置于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根火警线本体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绝缘接头、第二线束、特氟龙耐高温布套和螺旋连接套,所述绝缘接头设置有两件,所述第二线束设置有若干根,各所述第二线束的两端分别与两件绝缘接头连接,所述特氟龙耐高温布套的两端分别套设住两件绝缘接头,所述螺旋连接套设置两件,各所述螺旋连接套的一端套住双扣金属软管的端部,且所述螺旋连接套的另外一端套住绝缘接头远离第二线束的一端,所述螺旋连接套与绝缘接头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特氟龙耐高温布套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穿线通道,所述绝缘接头设置有两件,所述第二线束设置有若干根,且各所述第二线束分别穿设过各道穿线通道,且各根第二线束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火警线本体的各根第一线束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阻燃尼龙套包裹住各根第一线束,能够起到阻燃隔热的效果,利用双扣金属软管套设住绝缘阻燃尼龙套,能够起到较高抗压的效果,并且,双扣金属软管具备一定的弯曲性能,能够满足较小的弯曲要求,利用特氟龙耐高温布套包覆住各根第二线束,使得连接件位于两件绝缘接头之间的部分能够满足不同的弯曲、弯折需求,尤其是急转折需求,当火警线本体上的各根第一线束通过插设于绝缘接头内以分别于各根第二线束的端部连接时,然后利用螺旋连接套与双扣金属软管和绝缘接头之间的配合,使得连接件能够与火警线本体的端部牢固连接在一起,避免连接件与火警线本体之间受力分离。

6、可选的,所述双扣金属软管的外壁上具有螺旋槽,所述螺旋连接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螺旋槽螺接的螺旋纹路,所述螺旋纹路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设置,所述螺旋连接套靠近第二线束的一端内还设置有能够与绝缘阻燃尼龙套外壁贴合的内连接环,所述内连接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扣金属软管因为成型工艺的原因,在表面会形成螺旋槽,利用设置于螺旋连接套内壁上的螺旋纹路与螺旋槽之间的配合,使得双扣金属软管的端部能够与螺旋连接套固定连接,当内连接环套设在绝缘阻燃尼龙套伸出双扣金属软管的部分上时,内连接环能够利用内螺纹与绝缘阻燃尼龙套表面紧密连接,从而使得螺旋连接套能够与双扣金属软管和绝缘阻燃尼龙套均保持固定连接。

8、可选的,所述绝缘接头靠近火警线本体的一端上均设置有若干根导电杆,各所述导电杆远离绝缘接头靠近火警线本体的一端分别与各根第二线束的端部固定连接为一体,各所述导电杆的另外一端均设置有一道沿轴线设置的第一伸缩缝,所述第一线束的端部能够通过第一伸缩缝插设于导电杆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线束可以通过插设于第一伸缩缝内以与导电杆的一端连接,导电杆远离第一线束的一端与第二线束固定连接,因此通过导电杆能够将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电连接。

10、可选的,所述导电杆与第二线束连接的一端插设于绝缘接头内,所述导电杆设置有第一伸缩缝的一端伸出绝缘接头外,所述绝缘接头远离第二线束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道环绕着绝缘接头轴线周向等距排布的活动部,所述导电杆位于第一伸缩缝的两侧分别嵌设于任意相邻设置的两道活动部内,各所述活动部远离绝缘接头的一端朝向远离绝缘接头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其中,所述螺旋连接套能够驱使各道活动部朝向靠近绝缘接头轴线的方向收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活动部能够将各根导向杆伸出绝缘接头外的部分隔开,并且,当绝缘接头通过导电杆与第一线束连接后,再推动螺旋连接套与双扣金属软管和绝缘阻燃尼龙套连接,在此过程中,螺旋连接套会对各道活动部造成挤压,以使得各道活动部朝向靠近绝缘接头轴线的方向收拢,从而达到夹紧导电杆和第一线束的效果,是的导电杆与第一线束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12、可选的,任意相邻设置的两道活动部之间均具有第二伸缩缝,所述第二伸缩缝靠近绝缘接头轴线的一侧的宽度大于第二伸缩缝远离绝缘接头轴线的一侧的宽度,各所述活动部与绝缘接头交界处均设置有应力槽,所述应力槽位于活动部靠近绝缘接头轴线的一侧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伸缩缝和应力槽之间的配合,使得活动部受到螺旋连接套挤压时,活动部更容易朝向绝缘接头轴线的方向变形,从而使得任意相邻设置的两道活动部能够配合以驱使导电杆的第一伸缩缝收缩,是的导电杆能够更好的夹紧第一线束。

14、可选的,位于同一所述绝缘接头上的各道活动部围合形成一道腔室,所述绝缘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与腔室相通的注射孔和溢油孔,各所述腔室内注射有绝缘散热胶填充物;其中,所述绝缘散热胶填充物在连接件与火警线本体连接后注射进腔室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绝缘散热胶填充物注射进由各道活动部围合形成的腔室内,能够确保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根导电杆之间绝缘,避免各根导电杆互相干扰,另外,绝缘散热胶填充物凝固后,能够进一步的增加绝缘接头与火警线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16、可选的,所述火警线本体还包括pvc线芯,各所述第一线束均螺旋缠绕在pvc线芯上,所述pvc线芯的端部能够插设于由各道活动部围合形成的腔室内,当各所述活动部收拢时,各所述活动部能够配合夹紧pvc线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pvc线芯能够增加火警线本体的强度,第一线束缠绕在pvc线芯上,能够进一步火警线本体的强度,并使得火警线本体耐弯折,同时,利用各道活动部配合夹紧pvc线芯,使得连接件与火警线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更佳。

18、可选的,所述特氟龙耐高温布套内还设置有若干道隔离通道,各所述隔离通道和各道穿线通道之间间隔交错排布,且任意相邻设置的两道隔离通道的其中一端之间相通,各所述隔离通道内均注射有绝缘散热胶填充物;其中,所述绝缘散热胶填充物在连接件与火警线本体连接完成后进行注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隔离通道能够将任意相邻设置的两道穿线通道隔开,利用绝缘散热胶填充物不仅能够起到阻燃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起到保护第二线束的效果,同时,绝缘散热胶填充物在定型后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从而起到良好的抗压效果。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连接件能够弯折至任意角度和弧度,使得利用该连接件连接的两根火警线本体能够适用于急转弯的使用条件,使得能够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22、2.连接件在未定型前柔性较高,能够用于任意角度的弯折,在定型后强度较高,能够确保抗压能力,且定型后不易变形;

23、3.利用螺旋连接套与双扣金属软管、绝缘阻燃尼龙套配合以起到双重密封连接的效果,另外利用pvc线芯与连接件之间的配合,使得连接件与火警线本体之间具有多重连接关系,连接效果更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