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6252发布日期:2023-12-22 08:12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到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系统作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iot)技术的基础应用,在生活娱乐、学习办公等场景中得到广泛推广。在智能家居场景中,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中可以安装iot应用的客户端,或者可以支持绑定到iot应用的用户账户中。用户可以通过iot应用控制终端设备,进而实现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与个终端设备的智能联动。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遥控装置的iot应用向智能灯下达变换灯光场景的指令,以控制智能灯调节灯光。

2、电子设备与iot应用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蓝牙、zig-bee(紫蜂)等无线连接技术。其中,支持wi-fi协议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网际互连(internet protocol,ip)协议连接互联网,从而接入iot智能家居平台,iot智能家居平台可以与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上安装的iot应用的客户端进行交互,从而实现电子设备与iot应用的交互。

3、目前,根据用户的不同喜好,电子设备的外壳可采用不同的材质,以体现不同质感。然而,针对金属外壳的电子设备,金属外壳对电子设备内部的天线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天线的辐射效率和方向图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实现天线结构的高效率全向辐射模式,从而改善天线结构在金属环壳体内的辐射效率和方向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和天线结构,其中,天线结构位于外壳内。外壳包括金属环壳体,金属环壳体沿轴向方向延伸。天线结构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电路板一侧的第一辐射结构。第一辐射结构包括第一辐射环和多个枝节。第一辐射环的轴向方向与电路板呈夹角设置,并且第一辐射环的轴向方向与金属环壳体的轴向方向平行。上述多个枝节沿第一辐射环的周向设置于第一辐射环和电路板之间,并且电连接第一辐射环和电路板。上述多个枝节具体包括一个馈电枝节和至少两个第一接地枝节,其中,馈电枝节与电路板的信号层电连接,并用于为第一辐射环馈电。上述至少两个第一接地枝节与电路板的接地层电连接,并用于接地。相邻的任意两个枝节将第一辐射环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第二段的沿第一辐射环周向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段的沿第一辐射环周向方向的长度。第一辐射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天线子结构,上述多个第一天线子结构用于产生第一谐振。每个第一天线子结构包括相邻两个枝节、以及第一辐射环的位于前述相邻两个枝节之间的第一段。

3、上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结构进行通信时,第一辐射结构可以产生第一谐振。因此,在第一谐振的模式下,第一辐射结构可等效于多个第一天线子结构共同工作,从而实现天线结构的高效率全向辐射模式,以改善天线结构在金属环壳体内的辐射效率和方向性。

4、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辐射环与电路板之间相距第一距离。在电路板朝向第一辐射结构的一侧,金属环壳体远离电路板的一端与电路板之间具有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并且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0.22λ,其中,λ为第一谐振的谐振点频率所对应的自由空间波长。

5、上述第一辐射环包括多个第一段,并且这些第一段沿第一辐射环的周向方向的长度均相等,从而使多个枝节沿第一辐射环的周向均匀设置。或者,上述多个枝节也可沿第一辐射环的周向非均匀分布,此处不做限制。在该实现方式中,上述多个枝节的尺寸可以相等,从而使第一辐射结构的多个第一天线子结构的尺寸相等。

6、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辐射环的位于相邻两个枝节之间的第一段的长度为d1,与该第一段相邻的两个枝节的长度分别为d2和d3,并且d1、d2和d3之和在(0.5±0.125)λ的范围内。在第一谐振模式下,每个第一天线子结构具有相同的电流分布,使得该模式具有较好的水平面覆盖。

7、在上述电子设备中,上述至少两个第一接地枝节不通过电感器件或绕线电感与电路板的接地层电连接。

8、具体的,第一辐射结构产生第一谐振的电流分布包括相邻两个枝节上的第一同向电流分布、以及第一辐射环的位于上述相邻两个枝节之间的第一段上的第一反向电流分布,第一反向电流分布具有一个电流反向点。

9、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相邻的两个枝节之间,第一辐射环具有槽或缝隙,并且该槽或缝隙位于第一段的中间区域。

10、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双频或多频的场景需求,天线结构可以用于产生多种工作模式。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辐射环还可用于产生第二谐振。第二谐振的谐振点的频率高于第一谐振的谐振点的频率。第一辐射环产生第二谐振的电流分布包括第一辐射环上的第二反向电流分布,第二反向电流分布具有两个电流反向点。

11、在上述电子设备中,第一辐射环还可用于产生第三谐振。第三谐振的谐振点的频率高于第二谐振的谐振点的频率。具体的,第一辐射环产生第三谐振的电流分布包括在第一辐射环上第三反向电流分布,第三反向电流分布具有四个电流反向点。

12、除了第一辐射结构本身所产生的谐振,天线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二辐射结构,以产生其他谐振。第二辐射结构包括第二辐射环和至少两个第二接地枝节。具体的,第二辐射环的轴向方向与第一辐射环的轴向方向平行,第二辐射环的最小内径大于第一辐射环的最大外径。上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地枝节沿第二辐射环的周向设置于第二辐射环与电路板之间,并且电连接第二辐射环与电路板。相邻的任意两个第二接地枝节将第二辐射环分为第三段和第四段。第四段的沿第二辐射环周向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三段的沿第二辐射环周向方向的长度。第二辐射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天线子结构。上述多个第二天线子结构用于产生第四谐振。每个第二天线子结构包括相邻两个第二接地枝节、以及第二辐射环的位于前述相邻两个第二接地枝节之间的第三段。在该天线结构中,第二辐射结构用于产生第四谐振,相邻两个第二接地枝节与第二辐射环的位于该相邻两个第二接地枝节之间的第三段形成第二天线子结构。当第二辐射结构工作时,第二辐射结构可等效于多个第二天线子结构共同工作,进一步提高天线结构在金属环壳体内的辐射效率和方向性。

13、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辐射环包括多个第三段,并且这些第三段沿第二辐射环的周向方向的长度均相等。或者,上述多个第二接地枝节也可沿第二辐射环的周向非均匀分布,此处不做限制。另外,上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地枝节的尺寸可以相等,从而使第二辐射结构的多个第二天线子结构的尺寸相等。

14、具体的,第二辐射结构产生第四谐振的电流分布包括相邻两个第二接地枝节上的第二同向电流分布、以及第二辐射环的位于该相邻两个第二接地枝节之间的第三段上的第四反向电流分布,第四反向电流分布具有一个电流反向点。

15、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辐射环与电路板之间相距第一距离,第二辐射环与电路板之间相距第三距离,第三距离大于零且小于第一距离。也就是说,以电路板为基准,第一辐射环的高度高于第二辐射环的高度,从而使第一辐射环具有高效率的辐射。

16、上述第一辐射结构的多个枝节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电路板的垂线方向呈夹角设置,该夹角小于或等于45度。

17、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枝节的延伸方向与电路板的垂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并且上述多个枝节可以按顺序设置,从而使每个枝节的尺寸相同,简化天线结构的制作工艺。

18、此外,第一辐射环的形状可以包括圆环、三角形、矩形或其他多边形,本技术不作具体限制。

19、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金属环壳体的周向方向,第一辐射环与金属环壳体之间具有第四距离,第四距离大于或等于0.024λ。这样,可以使电子设备保持较佳的天线效率。

20、在本技术的电子设备中,金属环壳体可以通过金属件与电路板的接地层电连接,并用于接地。

21、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设置于金属环壳体的两端,并与金属环壳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天线结构设置在容纳腔内。

22、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辐射结构设置于电路板与第一盖板之间。第一盖板可以用作电子设备的显示面。具体的,第一盖板具有导电区域,该导电区域与金属环壳体之间具有绝缘间隙。为了避免金属环壳体影响该导电区域的功能,上述绝缘间隙可以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02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