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48005发布日期:2023-07-13 00:1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适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对供电连续性越来越关注,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切换速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马达转动来切换的产品逐渐被电磁铁直接拉动的产品所取代。

2、对于开关电器一方面需要有快速的分合闸速度,从而避免拉弧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需要动静触头能可靠接触,有高的触头压力来保持良好接触,降低温升。因此主驱动簧需要匹配的能量来进行分合闸操作,当采用电磁铁驱动后,为了达到在几十毫秒中完成储能并释放,需要电磁铁获得足够大的能量,这在小电流的产品中比较容易实现。

3、随着产品电流等级的增加,机构主簧的能量也相应增加,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磁铁所需的电流也是一直在增加。如果电流比较大,就会在电磁铁工作的过程中产生一个很大的压降,从而有可能影响配电系统中的其他设备,特别是引发对压降敏感的保护设备或用电设备的误动作。如果为了控制电流,从而增加线圈匝数,那么为了调节到一定的电阻,势必需要增加线径而造成用铜量的大幅增加且电磁铁外径变大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总体思路提出一种适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结构,所述转换结构包括凸轮、推杆、转盘、合闸操作组件和合闸弹性件。

2、所述凸轮和所述转盘能够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机架上。

3、当所述转盘转动到其第一位置时,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合闸状态以及第二电源分闸状态。

4、当所述转盘转动到其第二位置时,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二电源合闸状态以及第一电源分闸状态。

5、当所述转盘转动到其第三位置时,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分闸状态以及第二电源分闸状态。

6、所述凸轮的转动带动所述推杆的运动,从而使得所述推杆带动所述转盘的转动。

7、所述合闸操作组件作用于所述转盘,从而能够释放所述转盘的转动或者能够锁定所述转盘的转动。

8、当所述转盘转动到其第三位置时,由所述合闸弹性件施加在所述转盘上的力穿过所述转盘的转动中心。

9、当所述转盘从其第三位置分别向其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转动时,由所述合闸弹性件施加在所述转盘上的力偏离所述转盘的转动中心。

10、所述转盘具有转盘第一圆周轮廓和转盘第二圆周轮廓。

11、所述转盘第一圆周轮廓的半径大于所述转盘第二圆周轮廓的半径。

12、所述转盘第一圆周轮廓与所述转盘第二圆周轮廓的连接处形成有转盘台肩。

13、所述转盘第一圆周轮廓和所述转盘第二圆周轮廓相对于所述转盘的转动中心分别具有180度的圆周角度。

14、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一方面,所述合闸操作组件包括第一合闸锁定件和第二合闸锁定件。

15、所述第一和第二合闸锁定件相对于所述转盘对称地安装在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机架上并且位于所述转盘的两侧。

16、当所述第一和第二合闸锁定件均分别配合在所述转盘台肩上时,所述转盘被锁定在所述第三位置。

17、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一方面,所述第一合闸锁定件包括第一合闸滑动销钉和第一合闸锁定杆。

18、所述第一合闸滑动销钉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机架滑槽中。

19、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连接在所述第一合闸滑动销钉上。

20、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的其中一端能够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

21、所述第二合闸锁定件包括第二合闸滑动销钉和第二合闸锁定杆。

22、所述第二合闸滑动销钉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机架滑槽中。

23、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连接在所述第二合闸滑动销钉上。

24、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的其中一端能够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

25、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一方面,所述第一合闸锁定件还包括第一锁定杆复位簧。

26、所述第一锁定杆复位簧朝向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施加使得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抵靠着所述转盘的外圆周表面的力。

27、所述第二合闸锁定件还包括第二锁定杆复位簧。

28、所述第二锁定杆复位簧朝向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施加使得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抵靠着所述转盘的外圆周表面的力。

29、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一方面,所述合闸操作组件还包括第一合闸操作件和第二合闸操作件。

30、所述第一和第二合闸操作件相对于所述转盘对称地安装在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机架上并且能够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机架上。

31、所述第一合闸操作件的其中一端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合闸操作件的另一端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一合闸滑动销钉。

32、所述第二合闸操作件的其中一端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合闸操作件的另一端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二合闸滑动销钉。

33、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一方面,在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第一转盘销钉和第二转盘销钉。

34、所述第一转盘销钉和所述第二转盘销钉分别设置成邻近相应的所述转盘台肩并且设置在所述转盘的直径方向上。

35、所述合闸弹性件的其中一端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36、所述合闸弹性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转盘上。

37、当所述转盘从其第一位置或者从其第二位置分别朝向其第三位置转动时,所述合闸弹性件受到压缩从而储能。

38、当所述转盘从其第三位置分别朝向其第一位置或者其第二位置转动时,所述合闸弹性件释能。

39、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一方面,所述推杆的其中一端能够在所述凸轮的凸轮轮廓上滚动。

40、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一转盘销钉和所述第二转盘销钉。

41、所述凸轮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推杆的运动,所述推杆的运动通过推动所述第一转盘销钉或所述第二转盘销钉能够带动所述转盘的转动。

42、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一方面,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机架引导槽。

43、所述推杆受限于所述机架引导槽从而能够进行线性运动。

44、所述推杆包括推杆复位簧。

45、所述推杆复位簧朝向所述推杆施加使得所述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抵靠着所述凸轮轮廓的力。

46、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一方面,所述凸轮的凸轮轮廓包括彼此之间相互连接的多个弧形上升区段和多个径向下落区段。

47、沿着从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到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间的轮廓长度,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相对于所述凸轮的转动中心具有逐渐变化的半径。

48、所述径向下落区段连接在与其相邻的一个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

49、所述凸轮的凸轮轮廓设置成使得当所述转盘转动到其第三位置时,所述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处于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所述弧形上升区段在所述顶部具有最大半径,或者所述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处于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所述弧形上升区段在所述底部具有最小半径。

50、所述凸轮的凸轮轮廓设置成使得在所述凸轮的转动带动下,当所述转盘从其第一位置或者从其第二位置分别朝向其第三位置转动时,所述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在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和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间运动。

51、根据上述本公开内容的第一方面,当所述转盘转动到其第三位置(双分位置)时,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分闸状态以及第二电源分闸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所述第一锁定杆复位簧朝向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施加使得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抵靠着所述转盘的外圆周表面的力。所述第二锁定杆复位簧朝向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施加使得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抵靠着所述转盘的外圆周表面的力,从而将所述转盘锁定在双分位置。

52、所述第一合闸操作件的其中一端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合闸操作件的另一端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一合闸滑动销钉。

53、所述第二合闸操作件的其中一端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合闸操作件的另一端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二合闸滑动销钉。

54、为了使所述转盘从其第三位置转动到其第一位置(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合闸状态以及第二电源分闸状态),通过外力按压所述第二合闸操作件的其中一端从而解锁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的配合,同时所述第二合闸操作件的另一端推升所述第二合闸滑动销钉在所述机架滑槽中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的其中一端(其与所述转盘台肩的配合)带动所述转盘朝向其第一位置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合闸弹性件施加在所述转盘上的力偏离所述转盘的转动中心,所述合闸弹性件释能,从而进一步驱动所述转盘朝向其第一位置转动,直至所述转盘转动至其第一位置。所述推杆的其中一端抵靠在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

55、为了使所述转盘从其第三位置转动到其第二位置(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分闸状态以及第二电源合闸状态),通过外力按压所述第一合闸操作件的其中一端从而解锁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的配合,同时所述第一合闸操作件的另一端推升所述第一合闸滑动销钉在所述机架滑槽中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的其中一端(其与所述转盘台肩的配合)带动所述转盘朝向其第二位置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合闸弹性件施加在所述转盘上的力偏离所述转盘的转动中心,所述合闸弹性件释能,从而进一步驱动所述转盘朝向其第二位置转动,直至所述转盘转动至其第二位置。所述推杆的其中一端抵靠在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

56、为了使所述转盘从其第一位置转动到其第三位置(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分闸状态以及第二电源分闸状态),枢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所述凸轮受电磁铁或弹簧储能机构(未示出)推动作步进式旋转,所述推杆受限于机架上的机架引导槽从而可作上下平动,所述推杆在推杆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靠着凸轮。所述第一转盘销钉受到所述推杆的推动后,所述转盘朝向第三位置转动并为合闸弹性件储能。在所述转盘转动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所述推杆在到达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后,沿着所述径向下落区段快速复位到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以便于转盘准备好再次朝向其第一位置或其第二位置所需要的转动。

57、为了使所述转盘从其第二位置转动到其第三位置(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分闸状态以及第二电源分闸状态),枢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所述凸轮受电磁铁或弹簧储能机构(未示出)推动作步进式旋转,所述推杆受限于机架上的机架引导槽从而可作上、下平动,所述推杆在推杆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靠着凸轮。所述第二转盘销钉受到所述推杆的推动后,所述转盘朝向第三位置转动并为合闸弹性件储能。在所述转盘转动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合闸锁定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合闸锁定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所述推杆在到达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后,沿着所述径向下落区段快速复位到所述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以便于转盘准备好再次朝向其第一位置或其第二位置所需要的转动。

58、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二方面,所述合闸操作组件包括第一锁定件、第一锁定件滑动销钉、第二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滑动销钉。

59、所述第一锁定件滑动销钉能够滑动地且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机架滑槽中。

60、所述第一锁定件连接在所述第一锁定件滑动销钉上;

61、所述第二锁定件滑动销钉能够滑动地且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机架滑槽中。

62、所述第二锁定件连接在所述第二锁定件滑动销钉上;

63、所述第一和第二锁定件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锁定件滑动销钉从而相对于所述转盘对称地并且能够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机架上并且位于所述转盘的两侧。

64、当所述第一和第二锁定件均分别配合在所述转盘台肩上时,所述转盘被锁定在所述第三位置。

65、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其中一端能够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

66、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其中一端能够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

67、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二方面,所述合闸操作组件还包括第一锁定件复位簧和第二锁定件复位簧。

68、所述第一锁定件复位簧朝向所述第一锁定件施加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抵靠着所述转盘的外圆周表面的力。

69、所述第二锁定件复位簧朝向所述第二锁定件施加使得所述第二锁定件抵靠着所述转盘的外圆周表面的力。

70、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二方面,所述合闸操作组件还包括第一操作件和第二操作件。

71、所述合闸操作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和所述第一操作件之间的第一弹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之间的第二弹性件。

72、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是压缩弹簧。

73、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二方面,所述凸轮包括具有共同转动轴线并且共同转动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

74、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

75、所述合闸操作组件还包括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

76、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推杆的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推杆带动所述转盘的转动。

77、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推杆的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推杆带动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的转动。

78、所述第一杠杆能够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杠杆的其中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操作件,所述第一杠杆的另一端能够被所述第二推杆推动。

79、所述第二杠杆能够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杠杆的其中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操作件,所述第二杠杆的另一端能够被所述第二推杆推动。

80、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二方面,当所述第一操作件运动到位时,所述第一操作件能够锁定联接到所述第一锁定件,从而能够共同运动。

81、当所述第二操作件运动到位时,所述第二操作件能够锁定联接到所述第二锁定件,从而能够共同运动。

82、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二方面,在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第一转盘销钉和第二转盘销钉。

83、所述第一转盘销钉和所述第二转盘销钉分别设置成邻近相应的所述转盘台肩并且设置在所述转盘的直径方向上。

84、所述合闸弹性件的其中一端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85、所述合闸弹性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转盘上。

86、当所述转盘从其第一位置或者从其第二位置分别朝向其第三位置转动时,所述合闸弹性件受到压缩从而储能。

87、当所述转盘从其第三位置分别朝向其第一位置或者其第二位置转动时,所述合闸弹性件释能。

88、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二方面,所述第一推杆的其中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一凸轮的凸轮轮廓上滚动。

89、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一转盘销钉和所述第二转盘销钉。

90、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推杆的运动,所述第一推杆的运动通过推动所述第一转盘销钉或所述第二转盘销钉能够带动所述转盘的转动。

91、所述第二推杆的其中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二凸轮的凸轮轮廓上滚动。

92、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推杆的运动,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推动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的转动。

93、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二方面,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机架引导槽。

94、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受限于所述机架引导槽从而能够进行线性运动。

95、所述第一推杆包括第一推杆复位簧。

96、所述第二推杆包括第二推杆复位簧。

97、所述第一和第二推杆复位簧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推杆施加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分别抵靠着所述第一和第二凸轮的凸轮轮廓的力。

98、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二方面,所述第一凸轮的凸轮轮廓包括彼此之间相互连接的多个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和多个第一凸轮径向下落区段。

99、沿着从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到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间的轮廓长度,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中心具有逐渐变化的半径。

100、所述第一凸轮径向下落区段连接在与其相邻的一个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

101、所述第一凸轮的凸轮轮廓设置成使得当所述转盘转动到其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处于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或者所述第一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处于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

102、所述第一凸轮的凸轮轮廓在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具有最大半径。

103、所述第一凸轮的凸轮轮廓在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具有最小半径。

104、所述第一凸轮的凸轮轮廓设置成使得在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带动下,当所述转盘从其第一位置或者从其第二位置分别朝向其第三位置转动时,所述第一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在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和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间运动。

105、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总体思路的第二方面,所述第二凸轮的凸轮轮廓包括多个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多个第二凸轮径向下落区段和多个第二凸轮弧形保持区段。

106、沿着从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到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间的轮廓长度,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相对于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中心具有逐渐变化的半径。

107、沿着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保持区段的轮廓长度,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保持区段相对于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中心具有恒定半径。

108、所述第二凸轮径向下落区段连接在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保持区段之间。

109、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保持区段连接在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轮径向下落区段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之间。

110、所述第二凸轮的凸轮轮廓设置成使得当所述转盘转动到其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处于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或者所述第二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处于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保持区段或者处于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

111、所述第二凸轮的凸轮轮廓在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具有最大半径。

112、所述第二凸轮的凸轮轮廓在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以及在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保持区段具有最小半径。

113、所述第二凸轮的凸轮轮廓设置成使得在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带动下,当所述转盘从其第一位置或者从其第二位置分别朝向其第三位置转动时,所述第二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在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间运动并且所述第二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到达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的时刻要早于所述第一推杆的所述其中一端到达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的时刻。

114、根据以上本公开内容的第二方面,当所述转盘转动到其第三位置(双分位置)时,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分闸状态以及第二电源分闸状态。此时,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并且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所述第一锁定件复位簧朝向所述第一锁定件施加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抵靠着所述转盘的外圆周表面的力。所述第二锁定件复位簧朝向所述第二锁定件施加使得所述第二锁定件抵靠着所述转盘的外圆周表面的力,从而将所述转盘锁定在双分位置。

115、所述第一推杆的其中一端在所述第一推杆复位簧的作用下处于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所述第二推杆的其中一端在所述第二推杆复位簧的作用下处于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

116、由所述合闸弹性件施加在所述转盘上的力穿过所述转盘的转动中心。

117、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均处于它们最靠近所述第二凸轮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受到压缩并且处于它们的最大储能状态,从而分别对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作用一个使它们远离所述第二凸轮的弹性力。此时,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不会作用于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

118、所述第一操作件锁定联接到所述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二操作件锁定联接到所述第二锁定件。

119、为了使所述转盘从其第三位置转动到其第一位置(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合闸状态以及第二电源分闸状态),通过外力驱动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其中一端从而解锁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的配合,同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开始释能推升所述第二操作件和所述第二锁定件,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其中一端(其与所述转盘台肩的配合)带动所述转盘朝向其第一位置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合闸弹性件施加在所述转盘上的力偏离所述转盘的转动中心,所述合闸弹性件释能,从而进一步驱动所述转盘朝向其第一位置转动,直至所述转盘转动至其第一位置。

120、所述第一推杆的其中一端在所述第一推杆复位簧的作用下处于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所述第二推杆的其中一端在所述第二推杆复位簧的作用下处于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

121、所述第一操作件断开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锁定联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释能使得所述第一操作件运动到离开所述第二凸轮最远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它的最小储能状态,所述第一杠杆开始接触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

122、所述第二操作件断开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的锁定联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释能使得所述第二操作件运动到离开所述第二凸轮最远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它的最小储能状态,所述第二杠杆开始接触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

123、为了使所述转盘从其第三位置转动到其第二位置(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分闸状态以及第二电源合闸状态),通过外力驱动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其中一端从而解锁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的配合,同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开始释能推升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一锁定件,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其中一端(其与所述转盘台肩的配合)带动所述转盘朝向其第二位置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合闸弹性件施加在所述转盘上的力偏离所述转盘的转动中心,所述合闸弹性件释能,从而进一步驱动所述转盘朝向其第二位置转动,直至所述转盘转动至其第二位置。

124、所述第一推杆的其中一端在所述第一推杆复位簧的作用下处于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所述第二推杆的其中一端在所述第二推杆复位簧的作用下处于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

125、所述第一操作件断开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锁定联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释能使得所述第一操作件运动到离开所述第二凸轮最远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它的最小储能状态,所述第一杠杆开始接触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

126、所述第二操作件断开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的锁定联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释能使得所述第二操作件运动到离开所述第二凸轮最远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它的最小储能状态,所述第二杠杆开始接触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

127、为了使所述转盘从其第一位置转动到其第三位置(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分闸状态以及第二电源分闸状态),枢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受电磁铁或弹簧储能机构(未示出)推动做步进式旋转,所述第一推杆受限于机架上的机架引导槽从而可作上下平动,所述第一推杆在第一推杆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靠着第一凸轮。所述第一转盘销钉受到所述第一推杆的推动后,所述转盘朝向第三位置转动并为合闸弹性件储能。

128、所述第二推杆受限于机架上的机架引导槽从而可作上下平动,所述第二推杆在第二推杆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靠着第二凸轮。所述第二推杆推动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朝向所述第二凸轮运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开始储能。

129、在所述转盘转动到其第三位置之前(即在所述第一推杆的其中一端处于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前),所述第二推杆的其中一端先处于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均处于它们最靠近所述第二凸轮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处于它们的最大储能状态。此时,所述合闸弹性件尚未处于它的最大储能状态。

130、所述第一操作件锁定联接到所述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二操作件锁定联接到所述第二锁定件。

131、在所述转盘最终转动到其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并且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所述第一推杆在到达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后,沿着所述第一凸轮径向下落区段快速复位到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以便于转盘准备好再次朝向其第一位置或其第二位置所需要的转动。所述合闸弹性件处于它的最大储能状态。

132、所述第二推杆在到达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后,沿着所述第二凸轮径向下落区段在通过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保持区段之后快速复位到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

133、为了使所述转盘从其第二位置转动到其第三位置(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分闸状态以及第二电源分闸状态),枢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受电磁铁或弹簧储能机构(未示出)推动做步进式旋转,所述第一推杆受限于机架上的机架引导槽从而可作上下平动,所述第一推杆在第一推杆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靠着第一凸轮。所述第二转盘销钉受到所述第一推杆的推动后,所述转盘朝向第三位置转动并为合闸弹性件储能。

134、所述第二推杆受限于机架上的机架引导槽从而可作上下平动,所述第二推杆在第二推杆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靠着第二凸轮。所述第二推杆推动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朝向所述第二凸轮运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开始储能。

135、在所述转盘转动到其第三位置之前(即在所述第一推杆的其中一端处于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前),所述第二推杆的其中一端先处于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所述第一操作件和所述第二操作件均处于它们最靠近所述第二凸轮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处于它们的最大储能状态。此时,所述合闸弹性件尚未处于它的最大储能状态。

136、所述第一操作件锁定联接到所述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二操作件锁定联接到所述第二锁定件。

137、在所述转盘最终转动到其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并且所述第二锁定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盘台肩配合。所述第一推杆在到达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后,沿着所述第一凸轮径向下落区段快速复位到所述第一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以便于转盘准备好再次朝向其第一位置或其第二位置所需要的转动。所述合闸弹性件处于它的最大储能状态。

138、所述第二推杆在到达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顶部之后,沿着所述第二凸轮径向下落区段在通过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保持区段之后快速复位到所述第二凸轮弧形上升区段的底部。

139、根据上述本公开内容的第二方面的合闸操作由于设置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从而相较于第一方面仅仅需要施加一个较小而稳定的外力就可以实现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第一电源合闸状态和第二电源合闸状态。

140、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内容实现了一套适合大电流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分闸和合闸操作的转换结构,其满足一次转换从分闸到合闸的无缝衔接,实现了快速转换。实现了三工位且能够实现对称合闸,保证了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在机构运动上的一致,从而减少了认证试验数量。允许从双分位置到任何其中一个电源合闸位置的转换,再重新回到双分位置的快速操作。机构分闸和合闸输出能量能够不一致,可以满足对分断单元的分闸速度和合闸速度的匹配要求,例如快速分闸快速灭弧和低速合闸降低弹跳。

141、至此,为了本公开内容在此的详细描述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以及为了本公开内容对现有技术的贡献可以更好地被认识到,本公开已经相当广泛地概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内容。当然,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并且将形成所附权利要求的主题。

142、同样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公开所基于的构思可以容易地用作设计其它结构、方法和系统的基础,用于实施本公开内容的数个目的。因此,重要的是,所附权利要求应当认为包括这样的等效结构,只要它们没有超出本公开内容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