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5929发布日期:2023-10-28 22:2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储能系统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池包结构一般为上盖与下箱体的组合方式,上盖与下箱体盖盒后能够围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池模组和电池管理系统。其中,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模组电连接,用于监测电池模组的电性参数和/或环境参数。

2、相关技术中,电池管理系统直接固定在上盖与下箱体围成的容纳腔内,而在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检修时,需要对上盖和下箱体进行拆卸,增加了检修工序,降低了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检修难度,提高检修效率的储能系统及用电设备。

2、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包括:

4、箱体,包括前端板和防护盖,所述前端板围成所述箱体的一个侧板,且所述前端板具有贯穿的缺口,所述防护盖在所述箱体外与所述前端板固定连接,且密封所述缺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转轴;

5、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转动时,所述连接部能够沿所述缺口转向所述箱体外;

6、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远离所述前端板的一侧,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

7、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由于电池管理系统在箱体内可转动连接,且转动时电池管理系统的连接部能够沿缺口转向箱体外,从而在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检修时,只需要拆卸防护盖并转动电池管理系统,以使电池管理系统的连接部沿前端板上的缺口转向箱体外即可,从而降低了电池管理系统的检修难度,提高了检修效率。

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前端板朝向所述箱体内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所在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与所述前端板所在的平面垂直;

9、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均可旋转连接。

10、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的设置,能够保证电池管理系统转动时的平稳性,避免电池管理系统发生偏斜的情况,从而减小电池管理系统转动时阻力。

1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转轴连接;

12、在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缺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尺寸,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转动时,所述连接部能够沿所述缺口转出至所述箱体外。

13、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前端板上缺口的尺寸大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尺寸,从而保证电池管理系统转动时,电池管理系统的连接部能够转出至箱体外,进而便于作业人员对电池管理系统的操作,以提高对电池管理系统的检修效率。

14、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上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位置设置有可移动或可旋转的限位销,所述连接部转出至所述箱体外时,所述限位销移动或旋转时所述限位销的一端部能够与所述前端板朝向所述箱体外的表面抵接。

15、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通过限位销的设置,能够在电池管理系统的连接部转出至箱体外时,通过限位销的一端部与前端板朝向箱体外的表面形成抵接,从而将电池管理系统上靠近连接部的位置限位在箱体外,进而便于作业人员对连接部的操作。

1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箱体包括底板,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箱体内时,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

17、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模组连接的线束可从电池管理系统远离底板的一侧绕至电池管理系统靠近前端板的一侧,再绕至电池管理系统靠近底板的一侧,实现与连接部的连接,从而避免线束在箱体内造成冗余的情况,同时避免线束的中间部分接触电池模组,造成电池模组因发热对线束的影响。

1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前端板朝向所述箱体内的表面设置有线束限位装置,所述线束限位装置位于所述缺口边缘,且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线束限位装置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电池模组的线束。

19、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通过线束限位装置的设置,对连接电池模组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线束进行限位,避免线束的中间部分与电池模组直接接触的情况,进而避免电池模组发热对线束的影响。

20、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线束限位装置具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于穿设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电池模组的线束。

21、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线束穿过限位孔后,能够有效避免线束从线束限位装置脱落的情况,提高了对线束的限位效果。

22、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前端板包括本体板和围板;

23、所述本体板具有镂空口,所述围板具有所述缺口,所述围板与所述本体板固定连接,且密封所述镂空口。

24、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可预先对围板和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组装,再在储能装置的装配过程中将围板与本体板固定连接即可,以提高储能装置的装配效率。

2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箱体包括底板,所述围板的底部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且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26、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通过围板与本体板、底板的固定连接,增大了围板固定的稳固性,且在电池管理系统与围板可转动连接时,避免电池管理系统的重量全部集中在本体板上的情况,进而保证本体板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本体板发生形变或破损的情况。

2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前端板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围绕所述镂空口,且位于所述本体板和所述围板之间。

28、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通过保温层的设置,能够提高本体板与围板在连接处的保温效果。

2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有拉手,所述拉手位于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位置,且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箱体内时,所述拉手朝向所述前端板。

30、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通过拉手的设置,在转动电池管理系统时,可通过拉手对电池管理系统施加外力,从而便于作业人员的操作。

31、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和上述一方面所述的储能箱;

32、至少一个电池模组限位在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33、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结合上述所述的储能箱,便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的检修效率,从而降低储能装置的宕机时长,提高储能装置的储能或供电效果。

34、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一方面所述的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35、本技术实施方式中,上述所述的储能系统便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的检修效率,从而降低储能装置的宕机时长,进而对于使用该储能系统的用电设备,便于提高用电设备的工作效率。

3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