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线路的插接装置及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0556发布日期:2023-11-17 15:5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二次线路的插接装置及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次线路的插接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智能开关柜中,会在抽屉内集成控制设备和断路器,控制设备用于监测、控制断路器。断路器一般通过一次进线插头连接至配电母线,通过出线插头连接至用户。一次进线插头至断路器、至出线插头的部分构成一次回路。控制设备则构成了抽屉的二次回路部分。一次回路的连接状态为,一次进线插头连接至配电母线,也就是一次进线插头插在配电母线的双向插座上。二次电路的连接状态为,二次电路的二次进线插头与二次进线插座连接。

2、在实际的使用中,抽屉随着抽屉插入至柜体内,会从隔离位置、试验位置以及工作位置依次过渡。

3、在工作位置,一次回路连接,二次回路也连接,此时抽屉完全插入至柜体内。

4、在试验位置,一次回路断开,二次回路连接,抽屉部分插入至柜体内。

5、隔离位置,一次回路断开、二次回路也断开,抽屉从部分从柜体中抽出。

6、在上述的3种位置中,试验位置和工作位置都需要保证二次进线插头和二次进线插座完全接触,所以在设计中,需要将二次进线插头设置的足够长,以保证二次进线插头刚刚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时的试验位置中,抽屉还没有全部插入至柜体内,以达到一次进线插头和配电母线还未连接的目的。但是,二次进线插头的长度太长,则会对二次进线插头的强度有着足够的要求,二次进线插头越长,在工作中越容易弯折,而使得设备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2、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为了解决二次进线插头需要设置的很长,而容易弯折的问题,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线路的插接装置,用于开关柜的抽屉中的二次进线插头和二次进线插座的合闸,包括:

3、固定件,设置抽屉上;

4、活动件,活动设置固定件上,二次进线插头设置在活动件上;

5、阻尼件,连接至固定件和活动件;

6、其中,活动件相对固定件具有相异的第一合闸位置和第二合闸位置,阻尼件用于阻尼活动件从第一合闸位置移动至第二合闸位置,抽屉推入至柜体内时,活动件从第一合闸位置移动至第二合闸位置。

7、在本方案中,活动件是活动设置在固定件上的,并且相对固定件具有两个位置,所以推动抽屉,以使得固定在活动件上的二次进线插头与二次进线插座刚刚接触时,继续推动抽屉,阻尼件被压缩,进而阻尼件向活动件施加向着二次进线插座方向的弹力,进而二次进线插头和二次进线插座之间的接触更加稳定,如此保证了在试验位置下,二次进线插头和二次进线插座连接的稳定性。

8、如果继续推动抽屉,则一方面二次进线插头保持与二次进线插座的插接位置,另一方面则二次进线插头会相对固定件向第二合闸位置所移动。所以在二次进线插头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之后,阻尼件会向推动二次进线插头施加插入二次进线插座的弹力,进而保证了二次进线插头和二次进线插座在工作位置连接的稳定性。

9、同时,活动件从第一合闸位置移动至第二合闸位置的位移,在本质上构成了二次进线插头延长的长度。在二次进线插头刚刚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时,活动件处于第一合闸位置,在二次进线插头完全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时,活动件移动至第二合闸位置,所以可以等效为,在二次进线插头和二次进线插座刚刚连接时,二次进线插头向前延伸了一部分的距离。如此,在本方案中,虽然没有直接增加二次进线插头的长度,但是保证二次进线插头刚刚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时的试验位置中,抽屉还没有全部插入至柜体内,如此二次进线插头不需要设置的很长,也能够达到二次进线插头设置的很长的作用。

10、进一步的,活动件与固定件构成滑动连接。活动件与固定件构成滑动连接,进而活动件相对固定件的移动更加连续,保证了二次进线插头能够平稳的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

11、进一步的,活动件从第一合闸位置移动至第二合闸位置的方向与二次进线插头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的方向相反。

12、活动件的移动方向和二次进线插头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的方向相反,则保证了二次进线插头和二次进线插座刚接触时,第一合闸位置和第二合闸位置之间的距离,构成了二次进线插头向二次进线插座的方向延伸的部分,从而在二次进线插头和二次进线插座刚刚接触时,抽屉还有比较长的距离未完全插入至柜体内。,

13、进一步的,活动件从第一合闸位置移动至第二合闸位置的方向与二次进线插头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的方向平行。

14、活动件的移动方向和二次进线插头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的方向平行,则活动件在移动时,始终与二次进线插座和二次进线插头对齐,避免二次进线插头和二次进线插座在对齐之后,因为活动件的移动,而使得二次进线插头与二次进线插座无法对应;

15、进一步的,活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构成导向配合。

16、进一步的,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中其中一个被构造为导向槽,另一个被构造为导向件。导向结构能够使得活动件在移动时更加平稳,避免二次进线插头和二次进线插座相互错开。

17、在二次进线插头和二次进线插座的配合中,二次进线插头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是存在一定的阻力的。所以在二次进线插头和二次进线插座处于试验位置时,此时活动件处于第一合闸位置,支撑活动件的力量为阻尼件的弹力,而阻尼件此时的形变程度小,提供的弹力小,所以并不能够保证二次进线插头能够克服阻力,而插入二次进线插座内,从而容易导致在试验位置时,二次进线插头不能够稳定的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

18、进一步的,二次线路的插接装置还包括锁止件和解锁件;锁止件相对固定件具有相异的第一锁止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锁止件于第一锁止位置时将活动件锁定在第一合闸位置;解锁件相对固定件具有相异的第一解锁位置和第二解锁位置,二次进线插头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时,解锁件从第一解锁位置移动至第二解锁位置并将锁止件从第一锁止位置推入至第二锁止位置。

19、在本方案中,活动件通过锁止件定位在第一开闸位置,所以在解锁件处于第一锁止位置时,活动件无法移动。进而在二次进线插头刚刚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时,因为活动件无法移动,所以施加在二次进线插头上的力量,是推动抽屉的力量,而不是阻尼件的弹力,如此,可以稳定的将二次进线插头推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而又不会使得二次进线插头插入至二次进线插座内很长的部分,而减少抽屉从柜体中漏出部分。

20、进一步的,活动件从第一合闸位置移动至第二合闸位置的方向与锁止件从第一锁止位置,移动至第二锁止位置的方向互不平行。

21、如此,避免了活动件在弹性件的推动下,将锁止件从第一解锁位置推开,而直接运动至第二合闸位置的问题。

22、为了保证每次活动件在阻尼件的推动下,移动至第一解锁位置时,解锁件都能够锁止活动件。本方案提供如下方案:

23、进一步的,二次线路的插接装置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连接至锁止件和固定件,复位件用于将锁止件从第二锁止位置复位至第一锁止位置。

24、在本方案中,锁止件能够通过复位件将自动复位至第一锁止位置,所以使用时更加方便,不需要手动去复位锁止件。

25、进一步的,锁止件转动设置在固定件上。

26、锁止件在转动设置之后,锁止件相对固定件的移动方向是变化的,而活动件的移动方向是固定的,所以锁止件的移动方向和活动件的移动方向不容易相同,保证了锁止件可以更好的卡住活动件。

27、作为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二次进线插头需要设置的很长,而导致强度要求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柜,包括如前述的二次线路的插接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