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9252发布日期:2024-01-06 23:0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技术领域常用的一种储能装置,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也是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2、传统电池包通常采用在电池包内部设置液冷板来达到散热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液冷结构对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散热冷却一致性难以控制,导致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各部分温差较大;且现有的液冷结构的冷却面积较小,导致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冷却效率较低,极大地影响了电池包整体的运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和用电设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同时对电池模组的底面、侧面以及端面进行冷却散热的目的,对电池模组的散热冷却一致性得到提升,从而降低了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各部分温差,提升了电池包的温度均匀性。且提高了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冷却效率,提高了电池包整体的运行寿命。

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包括:

3、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内设有多个电芯;

4、端部液冷板,所述端部液冷板设置在多个所述电芯的沿排列方向的一端,所述端部液冷板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所述端部液冷板上还设有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进液流道相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出液流道相连通;

5、至少一个侧部液冷板,所述侧部液冷板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所述侧部液冷板上设有侧部冷却流道,所述侧部冷却流道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液流道相连通,所述侧部冷却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液流道相连通;

6、底部液冷板,所述底部液冷板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所述底部液冷板上设有底部冷却流道,所述底部冷却流道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液流道相连通,所述底部冷却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液流道相连通。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实现了同时对电池模组的底面、侧面以及端面进行冷却散热的目的,对电池模组的散热冷却一致性得到提升,从而降低了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各部分温差,提升了电池包的温度均匀性。且该电池包中电池模组的底面、侧面以及端面均设置有液冷板,冷却面积明显增大,从而提高了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冷却效率,提高了电池包整体的运行寿命。

8、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流道包括分别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的第一进液流道和第二进液流道,所述第一进液流道与所述侧部冷却流道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流道与所述底部冷却流道的进液端相连通。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液流道包括分别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的第一出液流道和第二出液流道,所述第一出液流道与所述侧部冷却流道的出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流道与所述底部冷却流道的出液端相连通。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部液冷板与所述侧部液冷板一体成型,所述端部液冷板与所述底部液冷板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端部液冷板垂直于所述侧部液冷板;和/或,所述端部液冷板垂直于所述底部液冷板。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包括两个所述侧部液冷板,两个所述侧部液冷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端部液冷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液流道的数量为2个,每个所述第一进液流道各自与1个所述侧部冷却流道的进液端相连通。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2个所述第一进液流道之间设置分流部,所述分流部朝向所述底部液冷板所在方向凸起;所述分流部沿高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进液口沿高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部包括第一分流壁和第二分流壁,所述第一分流壁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二分流壁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α为30-60度;和/或,所述第一分流壁与所述第二分流壁的相交处呈弧状;和/或,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分流部沿高度方向的距离为50-80mm。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液流道的数量包括2个,每个所述第一出液流道各自与1个所述侧部冷却流道的出液端相连通。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液冷板包括沿宽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底部冷却流道包括第一子底部冷却流道和第二子底部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子底部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子底部冷却流道由所述底部冷却流道的进液端分支形成,所述第一子底部冷却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子底部冷却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底部冷却流道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按照从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向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的方向周向延伸;和/或,所述第二子底部冷却流道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按照从所述第二区域的边缘向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的方向周向延伸。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液流道的数量包括2个,所述第一子底部冷却流道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二子底部冷却流道的出液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出液流道相连通。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液冷板包括沿高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底部液冷板和第二子底部液冷板,所述第一子底部液冷板相较于所述第二子底部液冷板远离所述电池模组设置,部分所述第一子底部液冷板沿高度方向且朝向远离所述电池模组的方向凸起,凸起部分与所述第二子底部液冷板配合形成所述底部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子底部液冷板具有平整区域和冷却流道区域,所述平整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底部液冷板沿长度方向的靠近所述端部液冷板的一侧,所述冷却流道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底部液冷板沿长度方向的远离所述端部液冷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进液流道与所述第二出液流道各自独立地延伸至所述底部液冷板,延伸到所述底部液冷板部分的所述第二进液流道沿高度方向且朝向所述端部液冷板所在方向凸起,延伸到所述底部液冷板部分的所述第二出液流道沿高度方向且朝向所述端部液冷板所在方向凸起,所述第二进液流道通过第一连通流道与所述底部冷却流道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流道通过第二连通流道与所述底部冷却流道的出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流道与所述第二连通流道各自独立地贯穿所述底部液冷板。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底部液冷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到所述底部液冷板上的所述第二进液流道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平整区域的尺寸;和/或,沿所述底部液冷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到所述底部液冷板上的所述第二出液流道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平整区域的尺寸。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整区域沿所述底部液冷板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6-12mm。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底部液冷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到所述底部液冷板上的所述第二进液流道的尺寸为5-11mm;和/或,沿所述底部液冷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到所述底部液冷板上的所述第二出液流道的尺寸为5-11mm。

2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电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用电设备具有如上所述的电池包。本实用新型的用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升电池包的温度均匀性,提高电池包的冷却效率,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进而便于降低用电设备的成本。

2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