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单元及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7600发布日期:2024-05-20 11:5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储能单元及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单元及纯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1、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如何提高储能单元和储能系统的可靠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单元及储能系统,其能够提高储能单元和储能系统的可靠性。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单元,包括箱体、多个电池组和第一总控装置。多个电池组设置于箱体内;第一总控装置与多个电池组电连接,第一总控装置用于多个电池组的信息采样以及充放电开关控制。

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多个电池组放入箱体,且将多个电池组与第一总控装置电连接,以形成储能单元。储能单元作为一个运输的整体,在出厂之前完成多个电池组的安装和调试,储能单元直接进行运输,在送达使用场地之后能够直接与其他储能单元堆叠连接使用,或者直接外接用电设备使用,不需要对储能单元中的电池组重新进行调试和安装,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同时也降低了重新安装调试从而引发可靠性问题的风险,提高了储能单元的可靠性。

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电池组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

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多个电池组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便于多个电池组在空间上的布置,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箱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空间,且有规律的设置,便于对多个电池组在位置上的管理。

7、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层多个电池组呈矩阵排列。

8、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每一层的多个电池组呈矩阵排列,便于多个电池组在空间上的布置,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箱体在每一层上的空间,使得多个电池组在每一层上规律排列,模块化放置,便于对每层的电池组在位置上的管理。

9、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单元还包括多个托盘,多个托盘与箱体的内表面连接,多个托盘与第一方向所在的平面均相交,每层多个电池组设置于一个托盘。

10、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箱体的内部设置托盘,通过托盘承载每一层的多个电池组,实现了多个电池组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同时也提高了电池组放置的稳定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包括底壁、顶壁和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侧壁,顶壁与底壁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多个侧壁围设于底壁的周围,多个侧壁的一端连接于底壁,多个侧壁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开口,顶壁盖合于第一开口。

12、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顶壁、底壁和侧壁限定出箱体,底壁和侧壁限定出带有第一开口的容纳腔,通过顶壁盖合第一开口,使得箱体内部的电池组与外界隔绝,提高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包括活动板,箱体的至少一个壁设有第二开口,活动板活动设置于第二开口所在的壁,以封闭或打开第二开口。

1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的至少一个壁设置第二开口和活动板,在需要对箱体内部的电池组进行维护或者更换时,通过移动活动板打开第二开口,对箱体内部的电池组进行操作,提高了维护更换的便利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口设置于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

1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第二开口设置于侧壁,通过移动活动板打开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又设置于侧壁,通过第二开口能够同时对第一方向上的各层的电池组进行操作,提高了维护更换的便利性。

17、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还包括吊装件,吊装件设置于多个侧壁中至少一个侧壁的外表面,吊装件设有吊装孔。

18、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上设置吊装件,在运输或者堆叠储能单元时,外部的吊装机构能够通过吊装孔与箱体连接,提高了运输、堆叠储能单元的便利性。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总控装置设置于箱体内,且第一总控装置设置于多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第一总控装置设有连接端,该侧壁设置有用于避让连接端的通孔,连接端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20、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第一总控装置设置于箱体内,通过箱体提高了第一总控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了第一总控装置被物理损坏的风险。同时,在侧壁设置避让第一总控装置的连接端的通孔,降低了物理干涉的风险,便于第一总控装置与外部设备连接。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定位部,定位部用于与另一个储能单元的定位部连接。

22、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的外周面设置定位部,使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储能单元堆叠时,通过定位部对堆叠的储能单元进行定位,降低了堆叠的位置有误、或者方向发生偏移等的概率,提高了储能单元堆叠的便利性。

23、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部包括多个第一定位部和多个第二定位部,多个第一定位部和多个第二定位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2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多个定位部包括多个第一定位部和多个第二定位部,多个第一定位部和多个第二定位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多个定位部,使得储能单元之间的堆叠定位更加可靠,提高了稳定性。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单元还包括消防装置,消防装置设置于箱体且与第一总控装置电连接。

2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消防装置,在储能单元热失控时,消防装置能够发出警示信号,或者对储能单元进行降温,提高了储能单元的可靠性。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单元还包括第一温控装置,第一温控装置设置于箱体且与第一总控装置电连接,第一温控装置用于对多个电池组进行温度调节。

28、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温控装置,实现对箱体内的电池组进行升温或者降温,降低了由于温度影响储能单元的充放电的概率,提高了储能单元的可靠性。

29、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储能单元和第二总控装置。多个储能单元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第二总控装置与多个储能单元电连接。

30、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多个储能单元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形成储能系统,储能单元作为一个运输的整体,在出厂之前完成多个电池组的安装和调试,储能单元直接进行运输,在送达使用场地之后能够直接与其他储能单元堆叠连接使用,不需要对储能单元中的电池组重新进行调试和安装,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同时也降低了重新安装调试从而引发可靠性问题的风险,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可靠性。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单元包括第一温控装置,第一温控装置设置于箱体且与第一总控装置电连接,第一温控装置用于对多个电池组进行温度调节;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二温控装置,第二温控装置与多个储能单元的第一温控装置连接,第二温控装置用于对多个储能单元进行温度调节。

32、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温控装置和第二温控装置,第二温控装置与第一温控装置连接,通过第二温控装置控制第一温控装置对储能系统中的各储能单元进行温度调节,实现对储能单元的电池组进行升温或者降温,降低了由于温度影响储能单元的充放电的概率,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可靠性。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系统还包括定位件,箱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定位部,定位件沿第一方向设置且穿设于至少两个相邻的储能单元的定位部。

3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的外周面设置定位部,并通过定位件穿设于定位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储能单元堆叠时,通过各储能单元的定位部为定位件的配合,对堆叠的储能单元进行定位,降低了堆叠的位置有误、或者方向发生偏移等的概率,提高了储能单元堆叠的便利性,同时也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可靠性。

3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