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容器电解液制作,具体为一种超高电导率的电容器电解液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电解液是一种能够导电的液体,它通常包含有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溶剂中能够解离成离子的化合物,这些离子可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实现电荷的传输。例如,在常见的铅酸蓄电池中,硫酸(h2so4)溶液就是电解液,硫酸在水中会解离出氢离子(h+)和硫酸根离子(so42-),电解液的导电性是其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它的导电性取决于电解质的浓度、离子的迁移速率等因素。一般来说,电解质浓度越高,离子数量越多,导电性越好。但是,当电解质浓度过高时,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增强,反而可能会降低离子的迁移速率,影响导电性,例如,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硫酸溶液浓度的增加,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导电性增强,但是如果硫酸浓度过高,会导致溶液过于黏稠,离子迁移困难,导电性下降。
2、目前许多电容器电解液的电导率不能满足高性能电子设备的需求。电导率较低会导致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离子迁移速度慢。例如,在一些需要快速充放电的应用场景,如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快速充电模块中,较低的电导率会使充电时间延长,放电功率受限。以传统的铝电解电容器电解液为例,其电导率通常在一定范围内,当应用于高频率、高功率的电路时,会因为电导率不足而产生较大的等效串联电阻(esr),从而导致能量损耗增加,电容器发热严重。
3、综上,鉴于容器电解液的电导率不能满足高性能电子设备的需求,同时导致能量损耗增加,电容器发热严重的现象,迫切需要研发一种超高电导率的电容器电解液。
技术实现思路
1、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电导率的电容器电解液配方及制备方法,具有高电导率的优点。
3、(二)技术方案
4、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电解液包括主溶剂、溶质和添加剂,其中主溶剂为有机溶剂与低粘度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γ-丁内酯(gbl)中的一种或多种,低粘度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与低粘度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1-3:1;溶质为高解离度盐类并具有大离子迁移率的有机盐,高解离度盐类包括四氟硼酸盐(bf4-)、五氧化二钽(ta2o5)、硼酸(h3bo3)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盐为四丁基铵盐,溶质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0.8-2.5mol/l;添加剂包括导电增强添加剂、电极保护添加剂和电解液稳定添加剂,电极保护添加剂为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中的一种或多种,电解液稳定添加剂为丁二腈(sn)、己二腈(adn)中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总质量分数为0.5%-8%。
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一种超高电导率的电容器电解液配方,主溶剂中,当含有碳酸乙烯酯(ec)时,其在混合溶剂中的体积占比为20%-50%;当含有碳酸丙烯酯(pc)时,其在混合溶剂中的体积占比为15%-40%;当含有γ-丁内酯(gbl)时,其在混合溶剂中的体积占比为10%-30%;且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二乙酯(dec)的总体积占比为50%-80%,二者之间的比例可在1:3-3:1之间调整,以优化溶剂的介电性能和离子迁移环境。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溶质中,当包含多种高解离度盐类时,四氟硼酸盐(bf4-)、五氧化二钽(ta2o5)和硼酸(h3bo3)之间的质量比在1:0.5-2:0.2-1的范围内;当高解离度盐类与有机盐混合时,高解离度盐类与有机盐的质量比为2:1-5:1,以保证在高浓度下溶质的充分解离和离子的高效传输。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添加剂中,导电增强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2%-5%,电极保护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3%,电解液稳定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2%-4%;导电增强添加剂其长度范围为10-500nm,直径范围为1-50nm,以形成有效的导电网络;电极保护添加剂能够在电极表面形成厚度为1-10nm的均匀保护膜,提高电极与电解液的界面稳定性;电解液稳定添加剂能够在-20℃-80℃的温度范围内,抑制电解液的分解和氧化反应。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电解液配方的电容器电解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主溶剂置于温度控制在20℃-40℃的反应釜中,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气体流量为20-80ml/min;然后,缓慢加入溶质,同时以400-100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机械搅拌或磁力搅拌,搅拌时间为40-120分钟,使溶质充分溶解;接着,将添加剂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速度调整为300-600rpm,搅拌时间为30-90分钟;最后,对配制好的电解液进行过滤处理,使用孔径为0.05-0.5μm的滤膜,在真空度为-0.02--0.08mpa的条件下过滤,以去除杂质。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加入溶质和添加剂的搅拌过程中,反应釜内的温度波动范围控制在±2℃以内;搅拌桨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不锈钢,搅拌桨的形状为锚式、桨式或涡轮式,以确保溶液搅拌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局部过热或溶质团聚现象。
10、在完成上述步骤后,电解液的ph值需要调整至6-8之间,以保证电解液的化学稳定性。随后,将配制好的电解液在无尘环境下静置24小时,以确保所有化学反应完全进行,达到平衡状态。最后,通过电导率测试仪对电解液的电导率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备出具有高电导率、良好稳定性和优异低温性能的电容器电解液。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过滤处理可采用多级过滤,先使用孔径为0.5μm的滤膜进行粗滤,再使用孔径为0.1-0.2μm的滤膜进行精滤;过滤过程可重复2-3次,以进一步提高电解液的纯净度,减少杂质对电导率的影响。
12、在过滤过程中,确保滤膜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因此在每次使用前都应进行严格的检查,以避免因滤膜破损导致的过滤失败。此外,过滤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保证过滤效率和延长滤膜的使用寿命。在过滤完成后,电解液应通过微孔滤膜进行最终的除菌处理,以确保电解液达到无菌标准,适用于高要求的电容器生产。通过这些精细的过滤步骤,可以确保电解液的高纯度,为电容器提供更稳定的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电解液的电容器,包括外壳、电极和隔膜,电极浸泡在电解液中,外壳用于封装电极和电解液,隔膜置于两个电极之间,隔膜材料为陶瓷隔膜、聚烯烃隔膜中的一种或多种,隔膜的厚度为10-50μm,孔隙率为30%-70%,以防止电极短路并允许离子通过。
14、在电容器的组装过程中,外壳的密封性至关重要,以确保电解液不会泄漏,同时隔绝外界环境对电容器内部的影响。电极材料的选择也对电容器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采用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材料,以增加电极与电解液接触的表面积,从而提高电容器的电容量。此外,电容器的组装应在无尘室环境下进行,以避免灰尘和其他微粒对电容器性能的不良影响。组装完成后,电容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包括电容量、内阻、漏电流等参数的检测,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应用标准。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组装和测试步骤,可以确保电容器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可靠性。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容器的电极和外壳的材料与结构如下:
16、电极材料为多孔活性材料,其比表面积为10-30m2/g,孔径分布在5-500nm,电极的厚度为10-100μm;外壳材料为金属与聚合物的复合结构,金属层为铝、不锈钢或钛中的一种,厚度为0.05-0.5mm,聚合物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中的一种,厚度为0.03-0.2mm,以提供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17、电容器的组装过程中,首先将电极材料裁剪成适当的尺寸,并在电极表面涂覆一层导电胶,以确保电极与外壳的良好接触。随后,将电极插入外壳中,并在电极之间放置隔膜,确保隔膜平整且无褶皱。在隔膜和电极之间注入预先配制好的电解液,然后进行密封,以防止电解液泄漏。密封过程通常采用激光焊接或超声波焊接技术,确保外壳的密封性。最后,电容器在无尘室环境下进行性能测试,确保其各项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制造出具有高电导率和稳定性能的电容器,满足各种电子设备的需求。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电容器在25℃下的电导率不低于10ms/cm,在-20℃-60℃的温度范围内,电导率的变化率不超过±20%;在充放电过程中,等效串联电阻(esr)不超过0.05ω,充电时间在1c倍率下不超过10分钟,放电功率密度可达500-2000w/kg,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不低于95%,以满足高性·能电容器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19、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指标,本发明的电容器采用了特定的材料和结构设计。首先,电极材料选用高纯度的铝箔,以减少内部电阻并提高电导率。其次,隔膜采用具有高孔隙率和良好化学稳定性的材料,以确保电解液的有效渗透和离子传输。此外,电解液配方经过优化,使用了高浓度的电解质盐和特定的添加剂,以提高电导率并降低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在电容器的组装过程中,通过精确控制各部件的尺寸和位置,确保了电容器内部结构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从而保证了电容器在不同温度和充放电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
20、(三)有益效果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电导率的电容器电解液配方及制备方法,具备以下
22、有益效果:
23、该超高电导率的电容器电解液配方及制备方法,通过主溶剂中有机溶剂与低粘度有机溶剂按特定比例混合,能有效平衡溶剂的介电性能和离子迁移环境,为离子传输创造良好条件。溶质中高解离度盐类和有机盐的合理搭配与浓度控制,确保了离子的充分解离和高效传输,极大提高了电解液的电导率。多种添加剂按特定比例和性质添加,导电增强添加剂形成导电网络,电极保护添加剂在电极表面形成均匀保护膜提升界面稳定性,电解液稳定添加剂在宽温度范围内抑制分解和氧化反应,协同作用保障电解液性能稳定且电导率高。
24、制备方法中,在惰性气体保护、精确温度控制和适宜搅拌速度下分步操作,并对搅拌过程严格要求,以及采用多级重复过滤处理,可有效保证溶质溶解、添加剂分散均匀且电解液纯净无杂质,进一步提高电解液质量,从而提高其电导率和稳定性。
25、应用于电容器后,合适的隔膜材料、厚度和孔隙率能防止电极短路且保证离子通过。电极材料的特定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厚度,以及金属与聚合物复合的外壳结构,共同为电容器提供良好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电极与电解液的有效接触。最终使电容器在25℃下电导率高,在-20℃-60℃温度范围电导率变化率小,等效串联电阻低、充电时间短、放电功率密度高且充放电循环寿命长,可满足高性能电容器在复杂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