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天线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叠层式组件和运载工具。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上需要布置的车载天线越来越多,但是汽车的车身上可以布局车载天线的空间有限。因此,越来越多的车载天线开始布局于汽车玻璃上。然而,现有的车载玻璃天线主要利用玻璃的黑边区域以及后挡风玻璃上的细线区域布置天线,所遇到的问题是:玻璃的黑边区域的钣金会使天线性能恶化,同时黑边区域比较窄,可布置天线的位置较少;后档风玻璃上的细线区域的金属走线,仍然清晰可见,影响汽车美观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叠层式组件和运载工具,可以至少部分布局于透光基板,例如玻璃的透明区域上,因而可以有更多的区域布局天线,且不影响美观,而且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天线结构包括:
3、第一辐射体;
4、第二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间隔设置并耦合,第一辐射体和/或第二辐射体的至少部分区域为透光区域;
5、第二辐射体和第一辐射体在馈源的激励下产生对应频率的电磁波;
6、第一辐射体包括镂空区域,第二辐射体设置于第一辐射体的镂空区域内,而被第一辐射体环绕。
7、从而,本技术中,第一辐射体和/或第二辐射体的至少部分区域为透光区域,可以设于透光基板上,丰富了可设置天线结构的基板种类,并且,第二辐射体设置于第一辐射体的镂空区域内,并被第一辐射体环绕,因此,可以通过调整镂空区域的大小,来调整天线结构的宽带匹配和圆极化。
8、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为板状结构,和/或,第二辐射体为条形结构。
9、从而,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均为板状结构,可以使得天线结构更加薄片化,便于设置于基板上。
10、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辐射体设于第一辐射体的外轮廓的中轴线的一侧。
11、从而,第二辐射体偏设在第一辐射体的外轮廓的中轴线的一侧,这种结构更有利于实现双频谐振,可以拓宽带宽,更易形成宽带匹配,提高辐射效率。
12、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于第一辐射体的外轮廓的中轴线的远离第二辐射体的一侧设置有切角。
13、从而,由于第二辐射体更靠近第一辐射体的左下角设置,在第一辐射体的右上角设置切角,可以使得第一辐射体的右上角区域沿着电流的流动环线上的宽度变化较小,这样更有助于形成圆极化。
14、一些实施例中,镂空区域包括第一缝隙和至少一个第二缝隙,第二缝隙位于第二辐射体的同侧并与第一缝隙连通,第二辐射体设置于第一缝隙内。
15、从而,通过调整第二缝隙的大小,可以调整天线结构的阻抗,以调节天线结构的宽带匹配,提高辐射效率。
16、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辐射体具有头部和与头部连接的杆体,头部的宽度尺寸大于杆体的宽度尺寸。
17、从而,本技术中,通过改变第二辐射体的结构形状,可以调整天线结构的阻抗,以调整宽带匹配,提高辐射效率。
18、一些实施例中,镂空区域包括第三缝隙和第四缝隙,第三缝隙和第四缝隙连通且位于第二辐射体的不同侧,且第四缝隙与第一缝隙连通。
19、从而,第三缝隙和第四缝隙使得电流在天线结构上形成两种模式,该两种模式的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相位相差90度),电流方向大致垂直,从而形成圆极化。
20、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缝隙的下边缘比第四缝隙的下边缘更接近第一辐射体的外轮廓的下边缘。
21、从而,第三缝隙位于第四缝隙的左侧,且第三缝隙的下边缘比第四缝隙的下边缘更接近第一辐射体的外轮廓的下边缘,可以实现右旋圆极化。
22、一些实施例中,镂空区域包括第一缝隙、第三缝隙和第四缝隙,第一缝隙、第三缝隙和第四缝隙连通,第二辐射体具有头部和与头部连接的杆体,杆体位于第一缝隙中;头部设有耦合枝节和辐射枝节,耦合枝节和辐射枝节均位于第三缝隙和第四缝隙贯通的区域内,耦合枝节靠近第一辐射体,辐射枝节远离第一辐射体。
23、从而,本技术中,至少一个第二缝隙可以省略,然后通过第二辐射体的耦合枝节的长度、辐射枝节的长度以及耦合枝节和辐射枝节之间的缝隙宽度以及第二辐射体的杆体与第一缝隙之间的间隙大小等来调节天线结构的阻抗,以调节天线结构的宽带匹配。
24、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缝隙的边缘设有第一波纹结构,和/或,第三缝隙的边缘设有第二波纹结构。
25、从而,通过在第三缝隙的边缘设有第一波纹结构,和/或,第四缝隙的边缘设有第二波纹结构,可以增加第一辐射体的内轮廓的周长,因此,在满足内轮廓的周长的情况下,在第三缝隙的边缘设有第一波纹结构,和/或,第四缝隙的边缘设有第二波纹结构,可以使得天线结构进一步小型化。
26、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区域为金属网格导电结构。
27、从而,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的上部采用金属网格导电结构代替传统的实心导电金属结构,可以克服导航天线中厘米级厚度导致的不美观和遮挡视线的缺陷,使得光线可以穿透金属网格导电结构,进而达到透明天线的效果。
28、一些实施例中,金属网格导电结构的线宽在微米级;和/或,金属网格导电结构的透光率大于或者等于70%。
29、从而,金属网格导电结构的线宽在微米级,可以使得金属网格导电结构的透光率大于或者等于70%,符合透光需求。
30、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
31、从而,当天线结构应用于运载工具玻璃上时,天线结构可以设于运载工具玻璃的任意透明区域,不再局限于设于运载工具玻璃的非透光区域上,可以极大地扩展天线结构在运载工具上的可布置范围。
32、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辐射体的另一部分区域为实心导电结构或者第二辐射体整体均为实心导电结构;和/或,第一辐射体的另一部分区域为实心导电结构,或者第一辐射体整体均为实心导电结构。
33、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叠层式组件,叠层式组件包括基板,叠层式组件还包括如第一方面的天线结构,天线结构设于基板上。
3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叠层式组件,叠层式组件包括基板,叠层式组件还包括第一方面的天线结构,天线结构设于基板上。
35、一些实施例中,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第二面和第三面相向设置,天线结构设于第四面上;第二辐射体以及第一辐射体通过馈电传导线与馈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馈电传导线包括正极导电线和负极导电线,第二辐射体与正极导电线连接,且与正极导电线的连接点位于第二辐射体的实心导电结构内,第一辐射体与负极导电线连接,且与负极导电线的连接点位于第一辐射体的实心导电结构内。
36、从而,天线结构可以设于第二基板的第四面上。这种情况下,馈电传导线的正极导电线可以直接连接于第二辐射体的底端,馈电传导线的负极导电线可以直接连接于第一辐射体的底端,简化天线结构且连接方式简单。
37、一些实施例中,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第二面和第三面相向设置,天线结构设于第二面和第三面之间;
38、天线结构还包括设于第四面的馈电体,馈电体设有第一隔离缝隙,馈电传导线的正极导电线和负极导电线分别连接于馈电体于第一隔离缝隙的两侧。
39、从而,将天线结构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设于第二面和第三面之间,通过馈电体的第一隔离缝隙耦合馈电给第二辐射体,馈电体本身耦合馈电给第一辐射体,因此,无需在第二基板上穿孔,可以简化连接方式。
40、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辐射体的实心导电结构上设有第二隔离缝隙,第二隔离缝隙与第一隔离缝隙结构对应设置。
41、从而,第一隔离缝隙在第一辐射体的投影位于第二隔离缝隙之内,因此,通过馈电体的第一隔离缝隙可以直接耦合馈电给第二辐射体。
42、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隔离缝隙的总长为天线结构的工作频率的一个波长;第一隔离缝隙包括第一缝隙段、第二缝隙段和第三缝隙段,馈电传导线的正极导电线和负极导电线分别连接于馈电体于第一缝隙段的相对两侧;第二辐射体在馈电体上的投影位于第二缝隙段和第三缝隙段的连接处。
43、从而,第一隔离缝隙被分为三部分,馈电传导线的正极导电线和负极导电线分别连接于馈电体于第一缝隙段的相对两侧,第二缝隙段和第三缝隙段分别位于第二辐射体的两侧,以形成缝隙辐射,还可以用于天线结构阻抗的调节。
44、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缝隙段为天线结构工作频段的1/4波长,第二缝隙段为天线结构工作频段的1/2波长;第三缝隙段为天线结构工作频段的1/4波长。
45、从而,限定了第一缝隙段、第二缝隙段和第三缝隙段的长度,第一缝隙段用于馈电连接,第二缝隙段用于形成缝隙辐射,以将能量通过缝隙耦合到第二辐射体,第三缝隙段用于天线结构的阻抗调节。
46、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载工具,运载工具包括如第二方面的叠层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