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2757发布日期:2025-01-29 01:48阅读: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真空灭弧室,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


背景技术:

1、真空灭弧室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通过陶瓷外壳内真空的绝缘性,使得中高压电路在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需要说明的是,当真空灭弧室的动、静触头带电分离时,在动、静触头间将产生真空电弧并产生高温金属蒸汽,高温将沿导电杆传递至导电杆上的每一零部件以及外部连接件上,并影响其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2、我司现有一种有助于降低高温对导电杆上零部件影响的真空灭弧室,如专利文件(cn219066692u)中所公开的,包括一隔热组件、一动触头、一保护罩和一动导电杆,所述动触头设于所述动导电杆的一端,所述保护罩套设在所述动导电杆上,所述保护罩背离所述动触头的一端设有波纹管,所述隔热组件位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保护罩之间,所述隔热组件包括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若干个吸热件,当所述动导电杆动作并令所述动触头与真空灭弧室内的静触头带电分离并产生高温后,通过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吸热件吸收一部分热量,以令传递至所述保护罩以及保护罩内的所述波纹管处的金属蒸汽的数量和温度均明显衰减,实现对所述波纹管的隔热保护。但是:在这一实施例中,所述吸热件的数量是恒定的、不与外界交互的,所述吸热件在预定时间内有且仅能吸收一定数值的热量,随着近年来真空灭弧室被用于更高电压等级的高压电路中,其隔热性能存在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的空间。

3、因此提供一种冷媒与外界交互、散热性能更好的真空灭弧室的需求是存在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其中,所述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包括一外壳和一导电杆组合,所述外壳具有一真空腔,所述导电杆组合包括一静导电杆组件和一动导电杆组件,所述静导电杆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动导电杆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静导电杆组件和所述动导电杆组件相对设置的一端均伸入所述真空腔内,且至少有一所述静导电杆组件或一所述动导电杆组件具有一与外部连通且不与所述真空腔连通的散热通道,通过设置与外部连通的散热通道,冷媒可源源不断地进入散热通道吸收热量并自散热通道排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恒定数量的吸热件,具有冷媒与外界交互、散热性能更好的优势。

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其中,所述静导电杆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和一第一中间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一第一连接孔和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中间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动导电杆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中间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中间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并形成所述散热通道,以实现静导电杆组件上的散热通道。

3、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其中,所述动导电杆组件包括一第二连接件和一第二中间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一第三连接孔、二第二通孔、一第二凹槽和二侧槽,所述第二中间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静导电杆组件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自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中间件的一端端面向背离所述第二中间件的方向延伸预定距离,两所述第二通孔自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底壁向所述第二中间件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两所述侧槽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三连接孔连通,两所述侧槽、两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所述散热通道,以实现动导电杆组件上的散热通道。

4、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发明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其中所述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包括:

5、一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真空腔;以及

6、一导电杆组合,所述导电杆组合包括一静导电杆组件和一动导电杆组件,所述静导电杆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动导电杆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静导电杆组件和所述动导电杆组件相对设置的一端均伸入所述真空腔内,且至少有一所述静导电杆组件或一所述动导电杆组件具有一与外部连通且不与所述真空腔连通的散热通道。

7、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静导电杆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和一第一中间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一第一连接孔和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中间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动导电杆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中间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中间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并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8、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中间件相对的一端均具有一连接部,每一所述连接部上均具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

9、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导电杆组件包括一第二连接件和一第二中间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一第三连接孔、二第二通孔、一第二凹槽和二侧槽,所述第二中间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静导电杆组件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自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中间件的一端端面向背离所述第二中间件的方向延伸预定距离,两所述第二通孔自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底壁向所述第二中间件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两所述侧槽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三连接孔连通,两所述侧槽、两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10、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还包括若干个冷却管,每一所述散热通道内均设有一所述冷却管。

11、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还包括一端盖组合,所述端盖组合包括一动端盖和一静端盖,所述动端盖和所述静端盖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两端并封闭所述真空腔的两端腔口。

12、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还包括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一端具有一保护腔,所述保护腔的腔底具有一第三通孔,所述保护罩背离所述保护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中间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伸入所述保护腔内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与所述第二中间件固定连接。

13、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还包括一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侧,且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伸入所述保护腔内,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动端盖和所述保护罩固定连接。

14、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还包括一触头组合,所述触头组合包括一动触头和一静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第二中间件背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静触头与所述第一中间件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15、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还包括一屏蔽筒,所述屏蔽筒位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的外侧并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

1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性能好的真空灭弧室包括一外壳和一导电杆组合,外壳具有一真空腔,导电杆组合包括一静导电杆组件和一动导电杆组件,静导电杆组件固定安装在外壳上,动导电杆组件滑动设置于外壳上,静导电杆组件和动导电杆组件相对设置的一端均伸入真空腔内,且至少有一静导电杆组件或一动导电杆组件具有一与外部连通且不与真空腔连通的散热通道,通过设置与外部连通的散热通道,冷媒可源源不断地进入散热通道吸收热量并自散热通道排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恒定数量的吸热件,具有冷媒与外界交互、散热性能更好的优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