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激光器,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器及激光设备。
背景技术:
1、基于激光的非接触三角测量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具有高速、高精度检测需求的工业领域。
2、线型激光是光斑形状为直线的激光。相关技术中,激光器可以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激光光源和鲍威尔棱镜,激光光源和鲍威尔棱镜同轴布置,使得激光器可以发射线型激光。
3、然而,在相关技术中,激光器发射的线型激光的均匀度受壳体、鲍威尔棱镜等部件的结构精度的限制,在对发射的线型激光的均匀度的要求较高时,需要壳体、鲍威尔棱镜等部件具有较高的结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及激光设备,鲍威尔棱镜的入射面与激光光轴的相对位置可以在调节杆的作用下进行调整,可以降低对壳体、鲍威尔棱镜等部件的结构精度的要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激光器,该激光器包括壳体、激光光源、鲍威尔棱镜和棱镜固定座。鲍威尔棱镜与棱镜固定座固定设置,激光光源和棱镜固定座安装在壳体的安装腔内,鲍威尔棱镜设置于激光光源的激光发射侧,激光光源和鲍威尔棱镜同轴布置。
3、壳体上对应棱镜固定座的安装位置贯通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调节孔,第一调节孔连通安装腔和壳体的外侧,至少两个第一调节孔沿棱镜固定座的周向分布,并且每个第一调节孔均朝向棱镜固定座布置。
4、激光器还包括与第一调节孔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以能够沿第一调节孔的轴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调节孔内,第一调节杆与棱镜固定座抵接配合,以便通过在第一调节孔内深入或外移的方式促使棱镜固定座带动鲍威尔棱镜的入射面相对于激光光源的光轴移位调整。
5、这样,通过第一调节杆在第一调节孔内伸入或者外移,可以改变第一调节杆与棱镜固定座的抵接位置,使得棱镜固定座可以带动鲍威尔棱镜相对于壳体移位调整,进而可使鲍威尔棱镜的入射面相对于安装在壳体的安装腔内的激光光源的光轴移位调整。在壳体、鲍威尔棱镜等部件的结构精度较低时,可以通过安装在第一调节孔中的第一调节杆的调整使鲍威尔棱镜的入射面与激光光源的光轴的相对位置处于预设的位置,以使激光器发射的线型激光的均匀度能够满足要求。如此,可以降低对壳体、鲍威尔棱镜等部件的结构精度的要求。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调节孔为螺纹孔,第一调节杆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孔螺接的外螺纹结构,第一调节杆通过在第一调节孔内旋入或旋出的方式促使棱镜固定座带动鲍威尔棱镜的入射面相对于激光光源的光轴移位调整。
7、这样,使第一调节杆在第一调节孔内伸入或者外移调整较为方便。此外,通过螺接的方式,第一调节杆移动到预设位置后可以实现自锁,利于使第一调节杆保持在预设位置。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棱镜固定座为固定连接至鲍威尔棱镜尾部的筒状底座,棱镜固定座的轴心设置有允许激光通过的通光孔,安装腔为筒状腔体。
9、激光器还包括第一弹性圈,棱镜固定座以同轴方式设置于安装腔内,并且棱镜固定座的侧壁通过第一弹性圈与安装腔的腔壁周向抵紧。
10、这样,在棱镜固定座在安装腔内进行装配时,第一弹性圈可使棱镜固定座与安装腔自动对中,在棱镜固定座安装到安装腔内后,棱镜固定座与安装腔的同轴性较好。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棱镜固定座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环形限位槽,第一弹性圈的内周嵌设于第一环形限位槽内。
12、这样,第一弹性圈不易沿棱镜固定座的轴向移动,第一弹性圈与棱镜固定座和安装腔的腔壁周向抵紧较为稳固。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棱镜固定座为固定连接至鲍威尔棱镜尾部的筒状底座,棱镜固定座的轴心设置有允许激光通过的通光孔,安装腔为筒状腔体,棱镜固定座以同轴方式设置于安装腔内。
14、棱镜固定座背离激光光源的一端包括延伸至壳体外部的调节段,调节段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调节工具型面配合的切面结构,以供第一调节工具带动棱镜固定座在安装腔内转动。
15、这样,便于驱动棱镜固定座带动鲍威尔棱镜在安装腔内转动,便于将激光光源发出的点光源转换为线光源。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对应棱镜固定座的安装位置设置有第一容胶孔,第一容胶孔连通安装腔和壳体的外侧,以便允许粘胶通过第一容胶孔进入棱镜固定座与壳体之间。
17、这样,在将鲍威尔棱镜调整好后,可以通过第一溶胶孔内的粘胶使棱镜固定座与壳体固定,以固定鲍威尔棱镜的位置,使得不易因鲍威尔棱镜移位而对激光器发射的激光造成影响。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激光器还包括准直透镜,准直透镜设于安装腔内,并且准直透镜位于激光光源与鲍威尔棱镜之间,准直透镜的中轴线与激光光源的光轴重合。
19、准直透镜围绕轴向分布有至少一个能够与第二调节工具卡接配合的调节结构,壳体对应准直透镜的安装位置贯穿设置有避让孔。
20、在准直透镜相对于鲍威尔棱镜同轴装配于安装腔内时,准直透镜能够在安装腔内以轴线固定的方式转动,调节结构通过避让孔暴露至壳体外部。
21、这样,便于驱动准直透镜在安装腔内转动,以便使准直透镜与激光光源进行移位调整。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节结构包括多个第二调节孔,避让孔为沿壳体周向延伸的腰型孔,多个第二调节孔中的至少一个能够通过腰型孔暴露至壳体外部。
23、这样,第二调节工具与准直透镜卡接以及沿安装腔的周向转动较为方便。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激光器还包括准直透镜和密封圈,准直透镜以与壳体螺接配合的方式安装于安装腔内,并且准直透镜位于激光光源与鲍威尔棱镜之间,准直透镜的中轴线与激光光源的光轴重合。
25、准直透镜围绕其轴线的周向表面与壳体之间挤压密封有密封圈,密封圈隔离至准直透镜和壳体的螺接部位与激光光源之间。
26、这样,可以通过转动的方式改变准直透镜与激光光源在安装腔的轴向的相对位置。此外,密封圈可以阻挡杂物(例如灰尘、螺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等)对激光光源造成污染,利于保证光路的清洁度。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激光器还包括准直透镜,准直透镜设于安装腔内,并且准直透镜位于激光光源与鲍威尔棱镜之间,准直透镜的中轴线与激光光源的光轴重合。
28、准直透镜为筒状结构,安装腔为筒状腔体。激光器还包括第二弹性圈,准直透镜以同轴方式设置于安装腔内,并且准直透镜的侧壁通过第二弹性圈与安装腔的腔壁周向抵紧。
29、这样,准直透镜在安装腔内进行装配时,第二弹性圈可使准直透镜与安装腔自动对中,在准直透镜安装到安装腔内后,准直透镜与安装腔的同轴性较好。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准直透镜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环形限位槽,第二弹性圈的内周嵌设于第二环形限位槽内。
31、这样,第二弹性圈不易沿准直透镜的轴向移动,第二弹性圈与准直透镜和安装腔的腔壁周向抵紧较为稳固。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准直透镜以与壳体螺接配合的方式安装于安装腔内,第二弹性圈抵紧在准直透镜和壳体的螺接部位与鲍威尔棱镜之间。
33、这样,第二弹性圈不会对准直透镜与壳体的螺接配合造成影响,准直透镜与壳体之间装配较为容易。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激光器还包括准直透镜,准直透镜设于安装腔内,并且准直透镜位于激光光源与鲍威尔棱镜之间,准直透镜的中轴线与激光光源的光轴重合。
35、壳体对应准直镜的安装位置设有第二容胶孔,第二容胶孔连通安装腔和壳体的外侧,以便允许粘胶通过第二容胶孔进入准直透镜与壳体之间。
36、这样,在将准直透镜调整好后,可以通过第二溶胶孔内的粘胶使准直透镜与壳体固定,以固定准直透镜的位置,使得不易因准直透镜移位而对激光器发射的激光造成影响。
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激光器还包括基座和柱面镜。壳体与基座固定设置,柱面镜设置在基座上,柱面镜设置于鲍威尔棱镜的出光侧。
38、基座对应柱面镜的安装位置贯通设置有沿激光光源的光轴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三调节孔,第三调节孔连通基座与柱面镜之间的间隔空间和基座的外侧,每个第三调节孔均朝向柱面镜布置。
39、激光器还包括与第三调节孔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以能够沿第三调节孔的轴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三调节孔内,第二调节杆与柱面镜抵接配合,以便通过在第三调节孔内深入或外移的方式促使柱面镜的入射面相对于激光光源的光轴移位调整。
40、这样,在基座与柱面镜完成初步装配后,通过第二调节杆在第三调节孔内伸入或者外移,可以改变第二调节杆与柱面镜的抵接位置,使得柱面镜可以相对于基座移位调整,进而可使柱面镜的入射面相对于激光光源的光轴移位调整,以调整从柱面镜射出的线型激光的直线度。在基座、柱面镜以及壳体等部件的结构精度较低时,可以通过安装在第三调节孔中的第二调节杆的调整使柱面镜的入射面与激光光源的光轴的相对位置处于预设的位置,以使从柱面镜射出的线型激光的直线度能够满足要求。如此,可以降低对基座、柱面镜以及壳体等部件的结构精度的要求。
4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调节孔为螺纹孔,第二调节杆上设置有与第三调节孔螺接的外螺纹结构,第二调节杆通过在第三调节孔内旋入或旋出的方式促使柱面镜的入射面相对于激光光源的光轴移位调整。
42、这样,使第二调节杆在第三调节孔内伸入或者外移调整较为方便。此外,通过螺接的方式,第三调节杆移动到预设位置后可以实现自锁,利于使第三调节杆保持在预设位置。
43、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激光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