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插座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源轨道以及轨道插座。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使用的电器品类也越来越多,对于墙壁插座的数量要求也越来越多。由于普通的墙壁插座的数量经常不够使用,而如果安装太多墙壁插座,又会影响美观。因此,轨道插座就应运而生。
2、轨道插座包括适配器和一个长条形的电源轨道。电源轨道是一种由外壳组件(轨道上壳)与载流组件(包括轨道下壳)合成的方案,是轨道插座系统中的供电主体,用于为分接单元(适配器)取电提供支持。电源轨道安装在墙壁等位置。电源轨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多个母线,多个母线包括l极母线、n极母线和e极母线,l极母线用于与火线相连,n极母线用于与零线相连,e极母线用于与地线相连。
3、目前市场上的轨道插座产品,外壳与主体部分大多数为一体结构。由于轨道插座为一体结构,产品平台展开性不强,不同长度、不同外观,都需要更换生产线,无法实现模块化生产,不仅增加了物料也增加了组装工序,最终导致成本增加。此外,一体结构的平台延展性不强,不能平台化展开,因此一体结构的轨道插座产品的结构组件生产效率较低,且不利于产品多元化。
4、为了搭建轨道载流组件模块,降低企业制造成本,提高产品多元化、产品布局及共同平台延展,减少平台物料,减少组装工序,降低成本,产品实现模块化,有利于后续平台化展开,开发出了一种分体式电源轨道,其通过采用电源轨道的上壳与下壳拆分组装的结构方式,能取消特定轨道一体零部件。但这种分体式电源轨道在将适配器插入轨道上壳的插槽时,轨道上壳的插槽口的两侧因为被适配器下压而会发生形变。
5、针对该问题,需要开发出了一种能提高轨道上壳的强度,在将适配器插入轨道上壳的插槽时,轨道上壳的插槽口的两侧不会发生形变的电源轨道以及轨道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正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和/或其他问题,其提供了一种具有分体结构的电源轨道以及轨道插座,其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分别与轨道上壳抵接,从而能提高轨道上壳的强度,在将适配器插入轨道上壳的插槽时,轨道上壳的插槽口的两侧不会发生形变。
2、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轨道(10),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上壳(100);以及与所述轨道上壳(100)相对配置且与所述轨道上壳(100)相互连接从而形成腔室(230)的轨道下壳(210);以及载流组件(200),所述载流组件(200)设置在所述轨道下壳(210)上,所述轨道下壳(210)在所述腔室(230)的一侧具有第一支撑柱(217),所述第一支撑柱(217)朝靠近所述轨道上壳(100)的方向突出,所述轨道下壳(210)在所述腔室(230)的另一侧具有第二支撑柱(218),所述第二支撑柱(218)朝靠近所述轨道上壳(100)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一支撑柱(217)和第二支撑柱(218)沿所述轨道下壳(2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柱(217)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18)分别与所述轨道上壳(100)抵接。根据上述的电源轨道,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分别与轨道上壳抵接,从而能提高轨道上壳的强度,在将适配器插入轨道上壳的插槽时,轨道上壳的插槽口的两侧不会发生形变。
3、可选的,所述轨道上壳(100)在所述腔室(230)的一侧且比所述第一支撑柱(217)更远离所述腔室(230)的位置具有第一壁部(101),所述第一壁部(101)朝靠近所述轨道下壳(210)的方向突出,所述轨道上壳(100)在所述腔室(230)的另一侧且比所述第二支撑柱(218)更远离所述腔室(230)的位置具有第二壁部(102),所述第二壁部(102)朝靠近所述轨道下壳(210)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一壁部(101)和第二壁部(102)分别沿着所述轨道上壳(10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轨道下壳(210)在所述第一支撑柱(217)和所述第一壁部(101)之间具有第三壁部(211),所述第三壁部(211)朝靠近所述轨道上壳(100)的方向突出,所述轨道下壳(210)在所述第二支撑柱(218)和所述第二壁部(102)之间具有第四壁部(212),所述第四壁部(212)朝靠近所述轨道上壳(100)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三壁部(211)和第四壁部(212)分别沿着所述轨道下壳(21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壁部(101)和所述第三壁部(211)中的任一个上形成有第一凸起(213),在所述第一壁部(101)和所述第三壁部(211)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第一卡槽(103),所述第一凸起(213)和所述第一卡槽(103)相对并卡接,在所述第二壁部(102)和所述第四壁部(212)中的任一个上形成有第二凸起(214),在所述第二壁部(102)和所述第四壁部(212)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第二卡槽(104),所述第二凸起(214)和所述第二卡槽(104)相对并卡接。
4、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支撑柱(217)和所述第三壁部(21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21),所述第一支撑柱(217)和所述第三壁部(2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221)相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柱(218)和所述第四壁部(21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22),所述第二支撑柱(218)和所述第四壁部(21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222)相连接。
5、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213)和所述第二凸起(214)朝相反的方向突出。
6、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213)和所述第二凸起(214)具有t字形截面的端部,所述第一卡槽(103)和所述第二卡槽(104)分别具有朝远离所述轨道下壳(210)的方向突出的端部。
7、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217)具有沿所述轨道下壳(2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卡槽(225),所述第二支撑柱(218)具有沿所述轨道下壳(2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四卡槽(226),所述轨道下壳(210)由塑胶材料形成,所述载流组件(200)具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沿所述轨道下壳(2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第三卡槽(225)或所述第四卡槽(226)内。
8、可选的,所述电源轨道(10)还包括:轨道端盖(300),所述轨道端盖(300)安装在所述载流组件(200)的一个端部;以及轨道尾盖(400),所述轨道尾盖(400)安装在所述载流组件(200)的另一个端部,所述轨道端盖(300)具有接线模块组件(310),所述接线模块组件(310)用于与火线、零线、地线进行电连接,所述导电体包括第一导电条(231),所述第一导电条(231)通过所述接线模块组件(310)与火线电连接;以及第二导电条(232),所述第二导电条(232)通过所述接线模块组件(310)与零线电连接。
9、可选的,所述载流组件(200)包括地极连接片组件(240),所述地极连接片组件(240)沿所述轨道下壳(210)的长度方向延伸地设置在所述腔室(230)中,并通过所述接线模块组件(310)与地线电连接。
10、可选的,所述轨道下壳(210)具有第七壁部(223)和第八壁部(224),所述第七壁部(223)和第八壁部(224)分别沿所述轨道下壳(2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七壁部(223)位于所述地极连接片组件(240)和所述第一导电条(231)之间,所述第八壁部(224)位于所述地极连接片组件(240)和所述第二导电条(232)之间。
11、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轨道(10);以及适配器(500),所述适配器(500)具有适配器主体(501)、用于与导电体接触的插入板(502)和用于与地极连接片组件(240)接触的地极插销(503),所述轨道上壳(100)沿着所述轨道上壳(100)的长度方向具有上壳插合面(107),在所述上壳插合面上形成有沿着所述轨道上壳(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腔室(230)相通的插槽(110),所述插入板(502)和所述地极插销(503)分别插入所述插槽(110)。根据上述的轨道插座,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分别与轨道上壳抵接,从而能提高轨道上壳的强度,在将适配器插入轨道上壳的插槽时,轨道上壳的插槽口的两侧不会发生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