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836428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特别是指完全以机械自动化方式完成卡连接器组装的电连接器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卡连接器大多设置于电子装置,由卡连接器用以与外部电子卡(如:SM卡或存储卡等)电性连接,使得电子装置可读取电子卡内存资料,或是电子装置可将资料储存至电子卡。
[0003]为了让使用者方便于卡连接器内抽取电子卡,现有的卡连接器内部皆设有一进/退卡机构,所述进/退卡机构主要由一滑块、一弹簧及一连杆所组成,当电子卡插入卡连接器时,由电子卡推动滑块,再借助连杆勾持于滑块其一固定位置;当电子卡退出卡连接器时,按压电子卡,使连杆脱离滑块其固定位置,再借助弹簧的弹性回复力将滑块推出,以推动电子卡同步退出。
[0004]而现有卡连接器为了要让弹簧具弹性回复力,乃于现有卡连接器设有一封闭的沟槽,必须先将弹簧进行压缩后,才可设置于沟槽内,借以维持弹簧具弹性回复力;也因此现有卡连接器的组装方式,必须以人工作业方式依序将进/退卡机构的滑块及连杆装设于卡连接器,再以人工作业方式将弹簧先行压缩后,再设置于沟槽内;最后再将一壳体结合至卡连接器,以完成现有卡连接器的组装。
[0005]然而,随着人力薪资不断提升,导致制造成本因人力薪资的提升而相对增加;且通过人工作业方式,会使产品的产能与品质无法稳定,造成产品良率无法准确控制;此外,通过人工作业方式,则必须对作业人员先行进行繁复职业训练后,方可于生产线上作业,致使制造成本相对增加。

【发明内容】

[000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揭露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步骤包括有:提供一基座,基座以塑胶射出成形方式结合有至少一信号端子组及至少一检测端子,且基座具有一第一设置区即一第二设置区,而基座另设有与第二设置区相贯通的第二开口 ;利用机械方式将一推移装置装设于基座的第二设置区,推移装置包括有一弹性元件,即利用机械方式将未压缩的弹性元件先行安装设置于第二设置区及第二开口处;将一壳体装设覆盖至基座,壳体设有一挤压部,挤压部相对位于基座的第二开口,当壳体与基座结合的同时,借助壳体的挤压部可对应挤压弹性元件,使弹性元件呈压缩状态,让弹性元件受压缩而具一弹性应力,达到能以完全机械自动化方式完成组装。
[0007]优选的是,该基座设有至少一个信号端子组及至少一个检测端子,该基座以塑胶射出成形方式结合该信号端子组及该检测端子。
[0008]优选的是,该基座具有一个前端及一个后端,该第二开口相对位于该基座的后端位置,该壳体由该基座的后端朝前端方向以横向推移方式装设定位于该基座上方。
[0009]本发明利用基座的第二开口呈开放形式并与第二设置区相贯通,使其弹性元件能以未压缩状态放置于第二设置区及第二开口处,而可利用机械方式直接将弹性元件安装设置于第二设置区及第二开口处,再利用壳体与基座结合的同时,壳体的挤压部可对应挤压弹性元件呈压缩状态,达到完全自动化的组装效益。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一电连接器组合图。
[0011]图2是本发明一电连接器一视角分解图。
[0012]图3是本发明一电连接器另一视角分解图。
[0013]图4是本发明一电连接器侧视图。
[0014]图5是本发明一电连接器部份透视侧视图。
[0015]图6是本发明一电连接器一组装实施例局部放大图。
[0016]图7是本发明一电连接器另一组装实施例局部放大图。
[0017]图8是本发明一电连接器组装流程图。
[0018]【符号说明】
1、基座10、容置空间101、第一设置区
102、第二设置区 11、前端12、后端
13、第一开口14、第二开口15、定位孔
16、导轨17、破孔18、卡榫
19、凸部191、凹槽2、信号端子组
3、检测端子4、推移装置41、滑块
411、导槽412、挡止部413、结合部
414、滑移部42、限位杆421、第一连接部
422、第二连接部 43、弹性元件5、壳体
51、侧壁511、第一结合孔 512、定位凸块
52、挤压部521、第二结合孔 53、第一弹性片 54、第二弹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方便简捷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发明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特征以及优点,以下的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0020]请先参阅图1至7所示,本发明是揭露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包括有一基座1、至少一信号端子组2、至少一检测端子3、一推移装置4及一壳体5。
[0021]基座I设有一容置空间10,容置空间10包括有一第一设置区101及一第二设置区102,而基座I具有一前端11及一后端12,基座I相对于前端11位置设有与第一设置区101相贯通的第一开口 13,基座I相对于后端12位置设有与第二设置区102相贯通的第二开口 14 ;且基座I相对于第二设置区102设有一定位孔15及一导轨16,以及基座I相对于第一设置区101设有一破孔17 ;又,基座I相邻第二开口 14位置设有一卡榫18,以及基座I的侧边分别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凸部19,而凸部19设有一凹槽191。
[0022]信号端子组2包括有至少两个端子,所述信号端子组2设于基座I的第一设置区101。
[0023]检测端子3设于基座I的破孔17,而检测端子3由破孔17位置露出。
[0024]推移装置4设置于基座I的第二设置区102,其包括有一滑块41、一限位杆42及一弹性元件43。所述滑块41设有至少两个导槽411,且滑块41其一侧边延伸有一挡止部412及其另一侧边设有结合部413,挡止部412突出位于第一设置区101,而滑块41于其底面凸设有一滑移部414,滑移部414可对应位于基座I的导轨16内线性位移,使得滑块41以线性移动方式活动设置于第二设置区102。所述限位杆42其一端设有一第一连接部421及其另一端设有一第二连接部422,第一连接部421定位于基座I的定位孔15,第二连接部422活动位于滑块41的导槽411。所述弹性元件43其一端固定于滑块41的结合部413及其另一端可贯穿位于基座I的第二开口 14 (如图4、5所示)。
[0025]壳体5覆盖设于基座1,所述壳体5设有至少二侧壁51,并于侧壁51设有第一结合孔511,于第一结合孔511中设有一定位凸块512,第一结合孔511与基座I的凸部19相对应,定位凸块512与基座I的凹槽191相对应,由定位凸块512可定位卡合至凹槽191,达到壳体5与基座I可稳固结合;壳体5另设有一挤压部52,挤压部52对应位于基座I的第二开口 14,且于挤压部52设有一第二结合孔521,第二结合孔521与基座I的卡榫18相对应,由第二结合孔521可与卡榫18相扣合,达到壳体5与基座I更可稳固结合;又,壳体5分别设有一第一弹性片53及一第二弹性片54,所述第一弹性片53对应于基座I的破孔17处并与检测端子3相接触,所述第二弹性片54与限位杆42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