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控制切换当该信号源15电气耦接至该第一共振部62时,该第一开关622为连通状态。当该信号源15电气耦接至该第二共振部63时,该第二开关632为连通状态。该信号源15可为射频模组、射频电路、射频芯片、射频滤波器或射频开关等。
[0079]在该实施例通信装置6中,该第一辐射边缘101邻近该第二辐射边缘102,为该接地导体部10的两侧边。其中该第一或该第二电气耦合部621、631包括至少一集总电容性兀件、可调式电容性兀件或分布式电容性导体结构。并且该第一或该第二电气稱合部621、631所包括的电容性元件或电容性导体结构,具有至少一耦合间隙,该耦合间隙小于该多天线系统61的最低操作频率的0.01倍波长。该第一或该第二开关622、632可以为二极管元件、电容式开关元件、集成电路开关元件或微机电开关元件等。
[0080]在该实施例通信装置6中,其中当该信号源15未电气耦接至该第一共振部62时,该第一开关622为开路状态。如此可以有效避免该第二共振部63在该接地导体部10所激发的强表面电流导致该第一共振部62共振。进而能有效减少该第一共振部62对该第二最强辐射方向所造成的影响。当该信号源15未电气耦接至该第二共振部63时,该第二开关632为开路状态。如此可以有效避免该第一共振部62在该接地导体部10所激发的强表面电流导致该第二共振部63共振。进而能有效减少该第二共振部63对该第一最强辐射方向所造成的影响。而增加该第一与该第二最强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
[0081]在该实施例通信装置6中,该接地导体部10为一三面的立体结构,其具有与该第一辐射边缘101以及第二辐射边缘102邻近的一第三辐射边缘103。并且该接地导体部10配置摆放于另一接地导体结构18上。在该实施例通信装置6中,更利用该第三辐射边缘103,多设计配置了一第三共振部64,其包括一第三电气稱合部641、一第三开关642。该第三共振部64具有环圈共振结构,其具有一短路点643,并具有一第三共振路径644,该第三开关642配置于该第三共振路径644上。该第三电气耦合部641能使得该第三共振路径644长度小于或等于该多天线系统61的最低操作频率的0.18倍波长。以激发该第三辐射边缘103形成强表面电流分布,产生一第四有效辐射能量,并产生至少一第三共振模态,涵盖该至少一第一操作频带,并且所产生该第四有效辐射能量具有一第四最强辐射方向。该第三电气耦合部641包括至少一集总电容性元件、可调式电容性元件或分布式电容性导体结构。并且该第三电气耦合部641所包括的电容性元件或电容性导体结构,具有至少一耦合间隙,该耦合间隙小于该多天线系统61的最低操作频率的0.01倍波长。
[0082]在该实施例通信装置6中,该第一控制电路14经由信号线路145电气耦接至该第三共振部64。该第一控制电路14,也用以控制切换该信号源15电气耦接至该第三共振部64,产生该第四最强福射方向。或控制该信号源15同时电气I禹接至该第一共振部62与该第二共振部63,产生一第三有效福射能量具有一第三最强福射方向。或控制该信号源15同时电气稱接至该第二共振部63与该第三共振部64,产生一第五福射能量具有一第五最强辐射方向。该第二控制电路16,其经由信号线路146电气耦接至该第三开关642。并用以控制切换当该信号源15电气耦接至该第三共振部64时,该第三开关642为连通状态。该第三开关642可以为二极管元件、电容式开关元件、集成电路开关元件或微机电开关元件等。当该信号源15未电气耦接至该第三共振部64时,该第三开关642为开路状态。如此可以有效避免该第二共振部63在该接地导体部10所激发的强表面电流导致该第三共振部64共振。进而能有效减少该第二共振部63对该第四最强辐射方向所造成的影响。而增加该第二与该第四最强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其中该第二与第四最强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至少30度以上。也可以有效避免该第一共振部62在该接地导体部10所激发的强表面电流导致该第三共振部64共振。进而能有效减少该第一共振部62对该第四最强辐射方向所造成的影响。而增加该第一与该第四最强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其中该第一与第四最强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至少30度以上。
[0083]该实施例通信装置6中,说明了本揭露内容多天线系统61设计的方法,可应用于实现一通信装置6。并且说明了本揭露内容设计的方法可以藉由在该接地导体部10不同邻近辐射边缘上复制设计多组的共振部,来达成更多样的天线场型变化需求。虽然在该实施例通信装置6中,电气耦合部621、631、641以及该开关622、632、642,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共振部62、63、64的配置方式并不相同。并且该接地导体部10为立体结构,其形状也与该实施例通信装置1、4、5有所差异。然而由于该第一电气稱合部621、该第二电气稱合部631以及该第三电气耦合部641,也均能使得该环圈共振结构路径长度624、634以及644小于或等于该多天线系统61的最低操作频率的0.18倍波长。因而也均能激发该第一辐射边缘101、该第二辐射边缘102以及该第三辐射边缘103形成强表面电流分布,产生该第一、第二与第四辐射能量。因此只要再藉由该第一与第二控制电路14、16,来切换调整该信号源15与该第一、第二与第三共振部62、63、64的电气稱接状态。就可以达成与实施例通信装置I相同的功效,以缩小化的整体尺寸,来达成多样化天线辐射场型变化的目的。
[0084]请参照图7,为本揭露内容多个实施例其中之一的通信装置7及其多天线系统71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7至少包括一接地导体部10以及一多天线系统71。该接地导体部10至少包括一第一辐射边缘101以及一第二辐射边缘102,并且实现于一介质基底100的表面上。该多天线系统71至少包含一第一共振部72、一第二共振部73、一第一控制电路14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16。该第一共振部72位于接地导体部10的一第一辐射边缘101,包括一第一电气耦合部721、一第一开关722。其中该第一共振部72具有开槽孔共振结构,并具有一第一共振路径724以及一馈入金属片723。该馈入金属片723与该开槽孔共振结构分別位于该介质基底100的上下不同表面上。该电气耦合部721能使得该开槽孔共振结构路径724长度小于或等于该多天线系统71的最低操作频率的0.18波长,以激发该第一福射边缘101形成强表面电流分布,产生一第一有效福射能量,并产生至少一第一共振模态,涵盖至少一第一操作频带,并且所产生该第一有效辐射能量具有一第一最强辐射方向。该第二共振部73位于接地导体部10的一第二福射边缘102,包括一第二电气稱合部731、一第二开关732。其中该第二共振部73具有开槽孔共振结构,并具有一第二共振路径734以及一馈入金属片733。该馈入金属片733与该开槽孔共振结构分别位于该介质基底100的上下不同表面上。该第二电气耦合部731能使得该开槽孔共振结构路径734长度小于或等于该多天线系统71的最低操作频率的0.18波长,以激发该第二辐射边缘102形成强表面电流分布,产生一第二有效辐射能量,并产生至少一第二共振模态,涵盖该至少一第一操作频带,并且所产生该第二有效辐射能量具有一第二最强辐射方向。其中该第一或该第二电气耦合部721、731包括至少一集总电容性元件、可调式电容性元件或分布式电容性导体结构。并且该第一或该第二电气耦合部721、731所包括的电容性元件或电容性导体结构,具有至少一耦合间隙,该耦合间隙小于该多天线系统71的最低操作频率的0.01倍波长。
[0085]在该实施例通信装置7中,该第一辐射边缘101邻近该第二辐射边缘102,为该接地导体部10的两侧边。该第一控制电路14经由信号线路141、143分別电气耦接至该馈入金属片723、733,并经由一信号线路145与一信号源15电气连接。该第一控制电路14,用以控制切换该信号源15电气耦接至该第一共振部72或该第二共振部73两者其中之一,产生该第一最强辐射方向或该第二最强辐射方向。或控制该信号源15同时电气耦接至该第一共振部72与该第二共振部73,产生一第三有效辐射能量具有一第三最强辐射方向。其中该第一与第二最强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至少30度以上。该信号源15可为射频模组、射频电路、射频芯片、射频滤波器或射频开关等。
[0086]在该实施例通信装置7中,该第二控制电路16,其经由信号线路142、144分別电气耦接至该第一开关722以及该第二开关732。并用以控制切换当该信号源15电气耦接至该第一共振部72时,该第一开关722为连通状态,当该信号源15电气耦接至该第二共振部73时,该第二开关732为连通状态。该第一或该第二开关722、732可以为二极管元件、电容式开关元件、集成电路开关元件或微机电开关元件等。
[0087]在该实施例通信装置7中,其中当该信号源15未电气耦接至该第一共振部72时,该第一开关722为开路状态。如此可以有效避免该第二共振部73在该接地导体部10所激发的强表面电流导致该第一共振部72共振。进而能有效减少该第一共振部72对该第二最强辐射方向所造成的影响。当该信号源15未电气耦接至该第二共振部73时,该第二开关732为开路状态。如此可以有效避免该第一共振部72在该接地导体部10所激发的强表面电流导致该第二共振部73共振。进而能有效减少该第二共振部73对该第一最强辐射方向所造成的影响。而增加该第一与该第二最强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
[0088]该实施例通信装置7中,雖然该第一共振部72与该第二共振部73为开槽孔共振结构,与通信装置1、4、5、6的环圈共振结构并不相同。并且该接地导体部10的形状也与该实施例通信装置1、4、5、6有所差异。然而由于该第一电气耦合部721以及该第二电气耦合部731,也均能使得该开槽孔共振结构路径长度724以及734小于或等于该多天线系统71的最低操作频率的0.18倍波长。因而也能激发该第一辐射边缘101以及该第二辐射边缘102形成强表面电流分布,产生该第一与第二辐射能量。因此只要再藉由该第一与第二控制电路14、16,来切换调整该信号源15与该第一与第二共振部72、73的电气耦接状态。就可以达成与实施例通信装置I相同的功效,以缩小化的整体尺寸,来达成多样化天线辐射场型变化的目的。
[0089]请参照图8,为本揭露内容多个实施例其中之一的通信装置8及其多天线系统81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8至少包括一接地导体部10以及一多天线系统81。该接地导体部10至少包括一第一辐射边缘101以及一第二辐射边缘102,并且实現于一介质基底100的表面上。该多天线系统81至少包含一第一共振部82、一第二共振部83、一第一控制电路14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16。该第一共振部82位于接地导体部10的一第一辐射边缘101,包括一第一电气耦合部821、一第一开关822。其中该第一共振部82具有开槽孔共振结构,并具有一第一共振路径824以及一馈入金属片823。该馈入金属片823与该开槽孔共振结构分別位于该介质基底100的上下不同表面上。该电气耦合部821能使得该开槽孔共振结构路径824长度小于或等于该多天线系统81的最低操作频率的0.18波长,以激发该第一福射边缘101形成强表面电流分布,产生一第一有效福射能量,并产生至少一第一共振模态,涵盖至少一第一操作频带,并且所产生该第一有效辐射能量具有一第一最强辐射方向。该第二共振部83位于接地导体部10的一第二辐射边缘102,包括一第二电气耦合部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