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旋转隔离开关的触头模块和旋转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922796阅读:来源:国知局
100处于断开状态时可旋转触头的位置。
[0075]又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磁体14还可设置在可旋转触头12上,并且更具体地设置在可旋转触头12的隔弧装置(参见图8)内。
[0076]参见图4,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触头模块的磁吹示意图。触头模块中磁体14设置在邻近动接触部分122与静接触部分131接合或脱开的运动轨迹的中间位置并且都以N极朝上放置,电流I从固定触头13A流入,从固定触头13B流出。磁体14的磁场对形成在动接触部分122与静接触部分131之间的电弧产生洛伦兹力Fl和F2,洛伦兹力Fl、F2的方向相同并将电弧向远离两触头的方向吹离,使得电弧因弧压增加,电弧电流减小而被快速拉断。当然,磁体14也可以设置成S极朝上。
[0077]旋转隔离开关100包括有多个触头模块时,各个触头模块中的磁体14的极性的朝向也应相同,即N极都朝上或S极都朝上。如此设置可使相邻的两个触头模块中一个触头模块的磁体14的N极与另一个触头模块的磁体14的S极相邻,从而能够在N极与S极之间形成集中且稳定的磁场,该磁场对形成在动接触部分122与静接触部分131之间的电弧产生的洛伦兹力,使得电弧向远离两触头的方向被吹离,以加速电弧的熄灭。
[0078]根据旋转隔离开关100应用在直流回路中的一个实施例,在一个直流回路中,旋转隔离开关100包括两个触头模块,两个触头模块被分别连接在直流回路的电源端和负载端。下面结合图4?5,说明直流回路中两触头模块中的磁吹示意图。其中图4可看做是连接在直流回路的电源端的一个触头模块的磁吹示意图,图5为连接在直流回路的负载端的另一个触头模块的磁吹示意图。由于两个触头模块连接位置的不同,图5中的电流流向与图4中电流流向相反。图5中的电流I从固定触头13B流入,从固定触头13A流出,从而使得两个触头模块中磁体14对电弧形成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
[0079]当然,图4和图5仅仅示出了旋转隔离开关100在直流回路中的一种配置方式的磁吹示意图。根据旋转隔离开关100在其他电气回路中的配置方式,各个触头模块中的磁吹方向也可以相同。
[0080]磁体14的设置数量也不仅限于在每个运动轨迹处设置一个。例如,在每个运动轨迹处还可以设置有多个磁体14,各磁体14的极性的朝向大致相同即可,即相同极同时朝上或同时朝下,而不能出现极性相背的情况。多个磁体14设置在邻近运动轨迹处的方式例如可以沿运动轨迹线大致均匀分布,或者聚集在该所述运动轨迹的中间位置。
[0081 ]磁体14可以是磁钢。磁钢为永久性磁体,其磁场稳定,磁吹效果好。当然,磁体14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选用其他方案。
[0082]磁体14的形状不被限定,例如可以是方形,圆柱形等任何形状,只要磁体14的磁场能够对电弧产生远离两触头的磁吹即可。此外,磁体14的尺寸也可以根据触头模块的内部空间的大小选择设置。
[0083]参见图6,固定触头13为片状结构,包括静接触部分131和能够从触头模块10的外部触及的连接部分132,固定触头13的静接触部分131适于建立与可旋转触头12的电接触。
[0084]连接部分132与静接触部分131垂直布置并且沿相反的方向延伸,连接部分132在正反两面分别具有与外部导电体接触的连接面13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适于与可旋转触头12建立电连接,静接触部分131在装配状态下处于水平位置,相应的连接部分132处于竖直位置。如图3所示,两个固定触头13通过其在外壳11内的不同放置状态(进行180度翻转)并利用连接部分的正面或反面的连接面134实现与外部导电体连接,实现了一个固定触头13仅通过调整其放置状态就可在各触头模块中的通用的目的,减少了固定触头13的种类和数量,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因使用不同类型的固定触头造成的混淆。
[0085]根据一个实施例,连接面134上设置有多条凸棱,凸棱在连接面134上横向设置。当然,凸棱还可以纵向设置或横纵交错设置。凸棱的设置可减小连接部分132与外部导电体的连接面积,从而降低由于连接面134的平面度差造成的连接电阻大的缺陷。
[0086]可替换地,根据另一实施例,连接面134上也可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凸点。
[0087]参见图7,在触头模块20中,固定触头13的连接部分132还包括紧固件133,并且通过紧固件133压紧外部导电体。紧固件133可利用螺丝刀来操作,以便将外部导电体锁止在连接部分132上。
[0088]外壳11正对连接部分132处设置有端口114,外部导电体可穿过该端口 114接触固定触头的连接部分132。
[0089]外壳11上还设置有允许螺丝刀穿过以拧紧紧固件133并使外部导电体锁止在连接部分132上的操作通道115。
[0090]根据一个实施例,端口114和操作通道115的开口位于外壳11的不同侧面上。如此设置可使外部导电体和螺丝刀在接线操作时朝向不同方向,减小空间的占用,降低更换和维修时的难度。例如可将端口 114所在面和操作通道115的开口所在面大致垂直布置。
[0091]此外,所有触头模块的操作通道115被设置成其开口位于外壳11的同一侧面上。这使操作者在同一面可完成对所有外部导电体的安装,并减少操作时螺丝刀的空间占用。
[0092]外壳11上还设置有邻近连接部分132的绝缘结构116,用于增大连接部分132的爬电距离。绝缘结构116可以是环绕连接部分132的壁状结构。
[0093]参见图8,根据一个实施例,可旋转触头12还包括两个导电片121,两个导电片121被隔弧装置包覆并夹紧,两个导电片121的端部彼此相对,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接收并接触固定触头13的静接触部分131的动接触部分122,以确保可旋转触头12与固定触头13之间的电连续性。
[0094]隔弧装置包括上隔弧件123和下隔弧件124。两个导电片121被插入并固定在上隔弧件123和下隔弧件124之间以提高电绝缘性。动接触部分122被包裹在上隔弧件123和下隔弧件124之间并且适于建立与固定触头13的静接触部分131的电接触。上隔弧件123和下隔弧件124可由电绝缘材料制成并被容纳在中心座111内。绝缘材料可以是PA66 (聚酰胺66)。
[0095]上隔弧件123的中心设置有供驱动芯轴50(图8中未示出)穿过的接口和沿接口边缘向外延伸的筒状体,两个导电片121套装在筒状体上并且不会相对于筒状体转动,上隔弧件123与下隔弧件124连接并夹紧两个导电片121。在本实施例中,上隔弧件123和下隔弧件124优选地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以保证固定在上隔弧件123和下隔弧件124之间的两个导电片121牢固地夹紧在一起。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手段。
[0096]参见图9,图9为两个相邻放置的触头模块20和触头模块30。根据一个实施例,触头模块20包括两个固定触头20A、20B,触头模块30包括两个固定触30A、30B。触头模块20的两个固定触头20A、20B相对于穿过中心座的轴线O的中心平面A被布置在同一侧,而触头模块30的两个固定触头30A、30B相对于中心平面A被布置在相反的另一侧上。
[0097]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触头模块20的两个固定触头20A、20B可以分别被布置在中心平面A的两侧并位于外壳11的对角位置上,触头模块30的两个固定触头30A、30B分别被布置在中心平面A的两侧并位于外壳11的不同于触头模块20的另一对角位置上。
[0098]参见图10,当触头模块20和触头模块30叠置时,触头模块20的固定触头20A与触头模块30的固定触头30A位于旋转隔离开关100的同一侧101并相邻,触头模块20的固定触头20B与触头模块30的固定触头30B位于旋转隔离开关100的另一侧102并相邻。
[0099]外壳11上分别设置有邻近连接部分132的第一绝缘结构117和邻近第一绝缘结构117且远离连接部分132的第二绝缘结构118,用以加强触头模块20、30中的连接部分132的电绝缘性能。
[0100]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绝缘结构117设置成环绕连接部分132并朝向Z方向敞开的壁状结构,第二绝缘结构118设置成邻近第一绝缘结构117并朝向Z的反方向敞开的壁状结构。当触头模块20和触头模块30叠置后,可以使得触头模块20上的第一绝缘结构117和触头模块30上的第二绝缘结构118对准并形成包围触头模块20的固定触头的连接部分的包围结构。
[0101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图10所示,壁状结构包括大致呈U形的内侧环绕壁和U形外侧环绕壁,内侧环绕壁和外侧环绕壁开口朝向相同并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当触头模块20和触头模块30叠置,可以使得触头模块20上的第一绝缘结构117和触头模块30上的第二绝缘结构118对准并形成的包围结构大致呈“回”形。
[0102]除了壁状结构外,第一绝缘结构117和第二绝缘结构118还可以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安装在触头模块20和触头模块30的隔板等其他绝缘结构。第一绝缘结构117和第二绝缘结构118形成的包围结构还可以是环形、圆形、口字形等。
[0103]进一步地,外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