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5289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1de,0LED)诞生以来,其凭借自发光、质轻、高色域、低能耗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显示与照明行业。然而在目前,OLED的发展还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比如,目前以ITO(氧化铟锡)为透明阳极,底发射的传统有机发光二极管外部量子效率最大仅能达到30%,发光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更高的发光效率。
[0004]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在靠近所述有机发光层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纳米结构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
[0005]可选的,所述纳米结构层的形成材料包括银纳米线或者碳纳米管。
[0006]可选地,所述纳米结构层在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交界面处具有周期性起伏的微结构。
[0007]可选地,所述纳米结构层形成在一侧表面形成有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基板上;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纳米结构层上采用等厚度的方式依次形成。
[0008]可选的,所述周期性起伏的微结构为波浪状结构。
[0009]可选地,所述微结构由棒状辊沿着预定方向在固化前的所述纳米结构层上滚压而形成。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
[0011]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的有机发光器件。
[00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中,在第一电极层的两层透明导电层之间引入纳米银线或者碳纳米管,这样的设计有助于电子-空穴的注入平衡,从而提高量子效率。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与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至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该有机发光器件包括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在靠近所述有机发光层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纳米结构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
[001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1de,OLED)的结构来进行各层结构的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具体来说,可以采用氧化铟锡(ITO)来形成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而可以采用金属或者导电树脂来形成上述第二电极层。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分别形成有机发光器件的两个电极,通过为有机发光层提供驱动电压或驱动电流来使其发光。
[0019]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中,在其中一个电极层的两层透明导电层之间引入纳米结构层,这样的设计有助于电子-空穴的注入平衡,从而提高量子效率。由于具有更高的量子效率,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与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
[0020]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其可用于制作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该方法包括:
[0021 ]在基板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
[0022]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纳米结构层;在所述纳米结构层上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
[0023]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制备有机发光层;
[0024]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上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
[0025]在具体实施时,上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相应的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结合附图进行举例说明。
[0026]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一种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1,包括:
[0027]基板100、形成在基板100之上的第一电极层200,该第一电极层200具体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210、纳米结构层220和第二透明导电层230;在第二透明导电层230之上还形成有有机发光层300、在有机发光层300之上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层400;其中,纳米结构层220的材料包括银纳米线或者碳纳米管;纳米结构层220的上表面以及第二透明电极导电层230的下表面均具有波浪状的微结构(即二者的交界面具有波浪状的微结构);第二透明导电层230以及有机发光层300均为具有均匀厚度的层结构,使得第二透明导电层230的上表面以及有机发光层300的上表面的形状与纳米结构层220的上表面的形状一致,也均具有波浪状的微结构。且第二透明电极导电层230的厚度d2小于第一透明导电层210的厚度dl。
[0028]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电极层200的两层透明导电层210和230之间引入纳米结构层220,这样的设计有助于电子-空穴的注入平衡,从而提高量子效率。而量子效率的提高能够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与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
[0029]同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纳米结构层220在与第二透明导电层230的交界面处具有波浪状的微结构,而由于第二透明导电层230以及有机发光层300均为具有均匀厚度的层结构,则第二透明导电层230以及有机发光层300的上表面的形状与纳米结构层220的上表面一致,也均具有波浪状的微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弱波导效应和微腔效应,从而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出光率,进一步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不难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时,这里的纳米结构层220、第二透明导电层230和有机发光层300中的任意一个层结构或者两个层结构的上表面(即与其上方的层结构的交界面)具有微结构都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弱波导效应和微腔效应,相应的技术方案也均应该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一步的,即使纳米结构层220、第二透明导电层230和有机发光层300中的上表面均为平坦面,相应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也能够提高发光效率,也应该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难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实施例中是以周期性起伏的微结构为波浪状的微结构进行的说明,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周期性起伏的微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只要该结构是周期性起伏,相应的技术方案均能够类似的效果,也应该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0]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基板100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210,之后在透明导电层210之上依次形成纳米结构层220、第二透明导电层230、有机发光层300和第二电极层400。这样的设计的好处是便于制作,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设计,比如将第二电极层400制作在基板100上,之后在第二电极层400之上依次形成有机发光层300、第二透明导电层230、纳米结构层220和第一透明导电层210,这样的技术方案也能够提高量子效率。图1中的结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31]在具体实施时,上述的微结构可以是由棒状辊沿着预定方向在固化前的所述纳米结构层上滚压而形成。这样一方面制作难度较低,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所制作的纳米结构层中,微结构均匀分布,更好的提高量子效率。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上述的微结构也可以为采用其他方式制作的微结构。
[003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小于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这样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光取出率。在具体实施时,这里的第一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