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膜校平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5295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包装膜校平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膜校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由复合铝包装膜经冲压引伸后,包覆由锂离子正负极片卷绕而成的卷心,经热封而形成的电池。所使用的包装膜通常有113um厚和88um厚的带式卷料,两种材料均由三层结构组成,表面层为尼龙层,中间层为铝片层,内层为聚丙烯层,总厚度分别为113um和88um。
[0003]包装膜生产时首先裁成一定宽度(设计宽度)的卷料,然后放入带有模具的自动送料空气冲压机上,完成冲压引伸和裁切,引伸出设计尺寸的方坑,裁切出设计要求的长度。在冲压引伸后,由于冲压引伸时的残余应力作用和多层各物质弹性应变、应力差异,包装膜平置时会出现打卷、翘边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电池卷心的包装,引起包装膜热封时电池表面起皱、顶封边对不齐等不良现象,以致使包装后的电池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证包装膜平整的包装膜校平装置。
[0005]—种包装膜校平装置,用于校平包装膜,所述包装膜校平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板及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可沿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加热板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加热板具有第一平整面,所述第一平整面面向于所述第二加热板设置,所述第二加热板具有第二平整面,所述第二平整面与所述第一平整面相对设置,被校平的包装膜位于所述第一平整面与所述第二平整面之间。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板包括第一加热板本体、第一加热棒及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加热板本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一加热棒嵌设于所述第一收容孔内,所述第一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棒的一端,所述第二加热板包括第二加热板本体、第二加热棒及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加热板本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二加热棒嵌设于所述第二收容孔内,所述第二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棒的一端。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板本体相对的侧面或第二加热板本体相对的侧面。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温度测试头及第二温度测试头,所述第一温度测试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板本体的侧面,所述第二温度测试头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板本体的侧面。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导柱相对应的导孔,所述导柱可伸入所述导孔内。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具有一活塞杆,所述第一加热板设置于所述活塞杆的端部。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包括顶板及第一侧板,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加热板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底板及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所述第二加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面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面开设有导槽,所述第二侧板面向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面突出形成有与所述导槽相配合的导轨。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导槽的底部开设有长条形孔,所述导轨面向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长条形孔伸入所述定位孔内。
[0015]上述包装膜校平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6]需要校平包装膜时,将包装膜置于第一加热板与第二加热板之间,第二加热板向靠近第一加热板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平整面与第二平整面分别与包装膜的相对的两表面接触,通过第一加热板与第二加热板加热包装膜,使得冲压引伸时的变形应力释放,以减小包装膜扭曲变形,有效保证打卷、翘边的包装膜变得平整,包装电池电芯时操作变得方便,减少了电池顶封边对不齐和热封起皱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包装膜校平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包装膜校平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包装膜校平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至图3,为一实施方式中的包装膜校平装置10,主要用于校平包装膜20。该包装膜校平装置10包括第一框架100、气缸200、第一加热板300、第二加热板400、导柱500及第二框架600。
[0024]第一框架100主要起支承作用,包括顶板110及第一侧板120。具体地,第一侧板1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侧板120设置于顶板110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两端。两个第一侧板120通过四个螺栓与顶板110固定连接,装配容易,拆卸简单。
[0025]气缸200主要用于提供动力,气缸200具有一活塞杆210,第一加热板300设置于活塞杆210的端部,第一加热板300随活塞杆210的伸缩而实现沿靠近或远离第二加热板400方向往复移动的目的。气缸200通过螺栓设置于顶板110上,活塞杆210贯穿顶板110与第一加热板300连接。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其它的动力源实现第一加热板300往复移动的目的。
[0026]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顶板110上开设有通孔111,活塞杆210的一端贯穿通孔111,第一加热板300设置于活塞杆210贯穿通孔111的一端。例如,可以在活塞杆210的一端设置压板211,然后通过压块212与螺栓213将压板211与第一加热板300固定连接。
[0027]第一加热板300可沿远离或靠近第二加热板400的方向往复移动。具体地,第二加热板400设置于气缸200的活塞杆210的端部。第一加热板300具有第一平整面300a,第一平整面300a面向于第二加热板400设置。当校平时,第一平整面300a与被校平的包装膜20的表面接触,并传递热量至包装膜20上。
[0028]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板300包括第一加热板本体310、第一加热棒320及第一导线330,第一加热板本体310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收容孔311,第一收容孔311可以贯穿第一加热板本体310的侧面。第一加热棒320嵌设于第一收容孔311内,第一导线330设置于第一加热棒320的一端。第一加热棒320通过第一导线330与电源电连接,第一加热棒320为第一加热板本体310传递热量,进而将热量传递至被校平的包装膜20上。
[0029]第一加热棒320的数量为两个,对应地,第一收容孔311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第一加热棒320间隔地设置于第一加热板本体310上。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温度测试头340,第一温度测试头340设置于第一加热板本体310的侧面,且位于两个第一加热棒320之间,用于检测第一加热板300的温度。
[0030]第二加热板400具有第二平整面4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