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2978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由于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并且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电动交通工具及储能设施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二次电池的这种应用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做出了贡献。
[0003]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同时电动汽车对为其提供能量的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4]对于高功率型电芯,需求电芯的内阻较小,对于顶盖结构,其电阻主要部分是连接板的结构电阻,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截面成反比。对于电芯结构,其长、宽反向空间已被限制,一般通过增大连接板厚度来降低电阻。但超声波焊接可进行焊接的总厚度有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当焊接厚度大于2?3mm时,将出现虚焊等焊接不良,影响电芯的电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能够有效地保证电极与连接板间的电连接性能,同时该结构安全性能高。
[0006]本申请所提供的二次电池,包括电芯、顶盖、第一极柱、第二极柱、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电芯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隔膜,所述第一电极具有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的第一涂覆部分和不存在所述第一活性物质的第一未涂覆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具有涂覆有第二活性物质的第二涂覆部分和不存在所述第二活性物质的第二未涂覆部分;所述第一极柱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未涂覆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二极柱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未涂覆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一未涂覆部分包括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夹持槽,所述第一连接板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夹持槽内。
[0007]优选地,所述电芯为绕卷电芯,所述第一未涂覆部分还包括顶部环壁,所述顶部环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部的顶端连接,所述连接板对应所述顶部环壁的位置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顶部环壁位于所述避让缺口内。
[0008]优选地,所述避让缺口为矩形缺口。
[0009]优选地,所述顶部环壁为圆弧状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未涂覆部分还包括底部环壁,所述底部环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部的底端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底部环壁为圆弧状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第一引接件,所述第一引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引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极柱电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弓I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互垂直。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弓I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体设置。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引接件包括第一弯折部分,所述第一弯折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引接件的相接处。
[0016]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极耳连接组件可以有效地保证极耳与连接板间的电连接性能,同时该结构简单可靠,不会对连接板的厚度进tx限制。
[00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裸电芯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裸电芯装配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绕卷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紧状态的绕卷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紧状态的绕卷电芯与连接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电芯;
[0026]H-第一极柱;
[0027]12-第二极柱;
[0028]! 3-夹持部;
[0029]2-顶盖;
[0030]3-连接板;
[0031]31-第一连接板;
[0032]32-第二连接板;
[0033]4-顶部环壁;
[0034]5-避让缺口;
[0035]6-底部环壁;
[0036]7-引接件;
[0037]71-第一引接件;
[0038]72-第二引接件;
[0039]8-弯折部分。
[004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文中所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的二次电池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0042]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芯1、顶盖2、第一极柱11、第二极柱12、第一连接板31以及第二连接板32;电芯I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隔膜,第一电极具有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的第一涂覆部分和不存在第一活性物质的第一未涂覆部分,第二电极具有涂覆有第二活性物质的第二涂覆部分和不存在第二活性物质的第二未涂覆部分;第一连接板31与第一电极的第一未涂覆部分电连接,第一未涂覆部分和第二未涂覆部分均包括两个夹持部,两个夹持部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两个夹持部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夹持槽,连接板3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设置在夹持槽内。
[0043]第一电极可以是正电极,也可以是负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极性相反,相应地为负电极或正电极。
[0044]本申请所提供的二次电池,可以有效地保证电极与连接板3间的电连接性能,同时该结构简单可靠,不会对连接板3的厚度进行限制。同时,由于连接板3设置在夹持槽内,与连接板3设置在夹持槽外相比,可以减小第一未涂覆部分、第二未涂覆部分的宽度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
[0045]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电芯I为绕卷电芯I,第一未涂覆部分和第二未涂覆部分分别还包括顶部环壁4,顶部环壁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夹持部的顶端连接,其中顶部环壁4为圆弧状结构。
[0046]现有电芯I通过卷绕将正极极片、隔离膜、负极极片卷绕而成。其中,正负极极片分为涂覆部分、未涂覆部分;涂覆部分涂有活性物质,未涂覆部分通过顶盖2连接板3与极柱电连接,实现将电芯I内部的电流传向电芯I外部。由于正负极极片涂有活性物质,会导致涂覆部分的厚度大于未涂覆部分的厚度。当卷绕成型后,在自由状态下,各圈的未涂覆部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为了让电芯I与极柱实现连接,一般在连接时通常会将电极的未涂覆部分压紧,在压紧的过程中,电极的未涂覆部分的顶部环壁4也会被压紧,而这样就会使该区域靠里的涂覆部分受到损伤,从而导致活性物质脱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