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8099阅读:19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属于中置式开关柜母线验电、接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中置式开关柜由于手车体积小,互换性好,且具备完善、可靠的防误操作功能,因而在配电网中已广泛使用。在开关柜更换等需要母线停电的工作中,需要在母线上悬挂接地线以保障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现有的开关柜设计常常没有专门的母线接地装置,操作人员需要钻入空间狭小的开关柜内手动挂接接地线,十分不便。开关柜接地手车通过手车接地触头与柜体手车接地排连接,能够实现手车可靠接地,从而保护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因而开关柜接地手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国专利文献cn203205713u公开了一种开关柜接地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两侧底部分别设有两个滚轮,所述车架后端设有若干个动触头和一个接地触头,所述动触头通过铜质连接件与接地触头相连接,所述铜质连接件与一接地铜排的后端相连接,所述接地铜排的前端固定于车架的前端。该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开关柜接地车不仅能通过车架后端的接地触头与开关柜的接地棒接地连接,而且能通过车架前端的接地铜排与软铜排线接地连接。当开关柜检修需要将母线接地时,先将开关柜内的断路器小车拉出,再将接地车推进开关柜内,然后通过软铜排线将接地铜排接地,无需开启开关柜后柜门的检修口加装接地线,接地直观、方便且安全可靠。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中置开关柜内静触头的形式有多种,为了能够使用接地手车进行接地操作,经常需要根据不同的静触头更换具有不同动触头的接地车,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接地手车因无法直接更换动触头而导致无法有效应对具有不同形式静触头的中置式开关柜、并导致使用不便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针对不同形式的静触头直接更换相应的动触头,从而扩大接地手车的应用范围,而且使用更加便利的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包括车架和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第一触臂,设有动触头的第二触臂,所述第二触臂与所述第一触臂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第二触臂一端的至少2个第一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相对设在所述第一触臂上的2个第二安装通孔,以及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将所述第二触臂和所述第一触臂固定连接的2个第一螺栓组件。

所述第一触臂通过螺栓与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绝缘支撑件固定连接。

还包括一端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一触臂固定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接地触头接触连接的接地铜排。

所述接地铜排的所述另一端从所述车架的前部向所述车架后部方向伸入所述车架底部一定长度,并固定在所述车架底部上。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第一触臂上的第一固定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相对设在所述接地铜排上的第二固定通孔,以及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将所述第一触臂与所述接地铜排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栓组件。

所述接地铜排相对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r设置,所述角度r为20-80°。

还包括固设在所述车架上的推板,所述推板向外一端的端部一体成型有推动部。

所述推板上设有可调长条孔,所述推板通过穿过所述可调长条孔的第三螺栓组件可调整的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所述车架底部设有底盘,在所述底盘上设有便于所述车架移动的若干滚轮。

本发明的一种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设有动触头的第二触臂通过连接结构与固定安装在车架上的第一触臂可拆卸连接,当不同中置开关柜内静触头的形状有变化时,可根据静触头灵活更换具有与其相匹配的动触头的第二触臂,只要将第二触臂与第一触臂固定连接后即可使用接地车实现中置开关柜内母线的接地,大大扩展了接地手车的应用范围,方便实用。

2.本发明的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设置连接结构包括设在第二触臂一端的至少2个第一安装通孔,与第一安装通孔相对设在第一触臂上的2个第二安装通孔,以及穿过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将第二触臂和第一触臂固定连接的2个第一螺栓组件;这种连接结构稳固可靠,能够保证第二触臂牢固固定在第一触臂上,而且固定方式简单,容易操作,十分快捷。

3.本发明的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设置第一触臂通过绝缘支撑件与车架固定连接,可避免接地车车架带电,保证工人工作安全。设置接地铜排的一端与第一触臂固定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接地触头接触连接,能够将从动触头接触静触头而接收的电通过接地铜排输送至接地触头,从而实现母线接地。

4.本发明的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将接地铜排的另一端从车架的前部向车架后部方向伸入车架底部一定长度,并固定在车架底部上,可以使得接地铜排十分方便地与固定在地上的接地触头接触连接,接地十分容易。

5.本发明的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还包括固设在车架上的推板,推板的向外一端的端部成型有推动部,当使用接地手车使中置开关柜内母线接地时,无需人工推开挡在静触头前面的挡板,推板上的推动部会自动将挡板推开,消除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障碍,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够保证安全。 在推板上设置可调长条孔,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推板向外伸出的长度,从而方便推动上述挡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接地手车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接地手车与地面静触头接触连接时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底面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鸭嘴式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动触头,2-第二触臂,3-第一触臂,4-绝缘支撑件,5-车架,6-接地铜排,7-推板,71-推动部,72-可调长条孔,8-底盘,9-第一螺栓组件,10-螺栓,11-第二螺栓组件,12-第三螺栓组件,13-接地排,14-压缩弹簧,15-接地触头,1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发明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如图1-2所示,包括车架5和固定在所述车架5上的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5上的第一触臂3,设有动触头1的第二触臂2,所述第二触臂2与所述第一触臂3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当不同中置开关柜内静触头的形状有变化时,可根据静触头灵活更换具有与其相匹配的动触头1的第二触臂2(如图5所示的鸭嘴式动触头,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还有梅花式动触头,图中未显示),只要将第二触臂2与第一触臂3固定连接后即可使用接地车实现中置开关柜内母线的接地,大大扩展了接地手车的应用范围,方便实用。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第二触臂2一端的2个第一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相对设在所述第一触臂3上的2个第二安装通孔,以及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将所述第二触臂2和所述第一触臂3固定连接的2个第一螺栓组件9。连接结构还可以有其他形式,只要方便第一触臂3和第二触臂2的连接就可以使用。

所述第一触臂3通过螺栓10与固定在所述车架5上的绝缘支撑件4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接地手车还包括一端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一触臂3固定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接地触头15接触连接的接地铜排6。所述接地铜排6的所述另一端从所述车架5的前部向所述车架5后部方向伸入所述车架5底部一定长度,并固定在所述车架5底部上。将接地铜排6的另一端从车架5的前部向车架5后部方向伸入车架5底部一定长度,并固定在车架5底部上,可以十分方便与固定在地上的接地触头15接触连接,接地十分容易。所述接地铜排6相对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r设置,所述角度r为20-80°,在本实施例中为45度。

还包括固设在所述车架5上的推板7,所述推板7向外一端的端部一体成型有推动部71。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第一触臂3上的第一固定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相对设在所述接地铜排6上的第二固定通孔,以及穿过所述第 一固定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将所述第一触臂3与所述接地铜排6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栓组件11。

如图3所示,所述推板7上设有可调长条孔72,所述推板7通过穿过所述可调长条孔72的第三螺栓组件12可调整的固定在所述车架5上。

所述车架5底部设有底盘8,在所述底盘8上设有便于所述车架5移动的若干滚轮。

接地触头15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图4所示为其中一种,接地触头15通过压缩弹簧14固定在底板16上,并通过螺栓组件与接地排13固定连接。压缩弹簧向上托起接地触头15,从而使得接地触头15更容易与设在车架5底部的接地铜排的所述另一端接触连接,以便更好的实现母线接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置开关柜接地手车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首先根据中置开关柜内的静触头样式选择具有相应动触头1的第二触臂2,然后通过第一螺栓组件9与通过绝缘固定件4固定在车架5上的第一触臂3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完毕后,向开关柜方向推动车架5,进而使得安装在底盘8上的滚轮沿着设在开关柜内的轨道向前滚动,推板7的推动部71将开关柜内的静触头挡板推开,动触头1与静触头接触连接,此时接地铜排6的所述另一端与接地触头15接触连接,从而实现母线接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