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可连续运行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928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可连续运行动态电压恢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电路、直流侧储能电容、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逆变电路、滤波器和变压器电路;其中,

整流电路,用于将从电网中获取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对直流侧储能电容进行充电;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用于当电网电压发生跌落时保证逆变电路的直流侧电压的稳定,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至逆变电路;

逆变电路,用于通过对直流电压的逆变,产生补偿电压并将其输出至滤波器;

滤波器,用于滤除补偿电压中的开关高次谐波,输出滤波后的补偿电压至变压器电路;

变压器电路,用于将滤波后的补偿电压接入负载中;

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带中点抽头的电感、第一至第二电容、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二极管和续流二极管;其中,电感的一端与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续流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二极管的阳极、直流侧储能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感的中点抽头端分别连接,电感的另一端与直流侧储能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连续运行动态电压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六二极管,其中,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直流侧储能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六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直流侧储能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第五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三相母线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连续运行动态电压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六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七至第十二二极管,其中,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七二极管的阴极、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第八二极管的阴极、第五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第九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二极管的阳极、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第十一二极管的阳极、第六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第十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连接,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第七二极管的阳极、第十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与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第八二极管的阳极、第十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五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与第六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第九二极管的阳极、第十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连续运行动态电压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第一至第三电感、第三至第五电容,变压器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三变压器、第一至第三开关;其中,第一电感的一端与第九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电感的一端与第八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电感的一端与第七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一变压器的原边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二变压器的原边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的一端、第三变压器的原边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变压器的原边另一端、第三变压器的原边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变压器的原边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变压器的原边另一端连接,第一变压器的副边、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第三变压器的副边分别接入三相母线中,第一变压器的副边一端与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一变压器的副边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变压器的副边一端与第二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变压器的副边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变压器的副边一端与第三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三变压器的副边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连续运行动态电压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L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取值分别为:

<mrow> <mi>L</mi> <mn>4</mn> <mo>=</mo> <mfrac> <mrow> <msub> <mi>U</mi> <mrow> <mi>d</mi> <mi>c</mi> <mn>1</mn> </mrow> </msub> <mi>D</mi> </mrow> <mrow> <mn>2</mn> <msub> <mi>&Delta;I</mi> <mrow> <mi>d</mi> <mi>c</mi> </mrow> </msub> <msub> <mi>f</mi> <mrow> <mi>Q</mi> <mn>1</mn> </mrow> </msub> </mrow> </mfrac> </mrow>

<mrow> <mi>C</mi> <mn>1</mn> <mo>=</mo> <mi>C</mi> <mn>2</mn> <mo>=</mo> <mfrac> <mrow> <msub> <mi>I</mi> <mrow> <mi>d</mi> <mi>c</mi> <mn>2</mn> </mrow> </msub> <mi>D</mi> </mrow> <mrow> <mn>2</mn> <msub> <mi>&Delta;U</mi> <mrow> <mi>d</mi> <mi>c</mi> <mn>2</mn> </mrow> </msub> <msub> <mi>f</mi> <mrow> <mi>Q</mi> <mn>1</mn> </mrow> </msub> </mrow> </mfrac> </mrow>

其中,Udc1是整流侧电容两端的电压,ΔIdc是电感纹波电流,fQ1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开关频率,D是占空比,Idc2是输入到逆变电路的电流,ΔUdc2是直流侧纹波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连续运行动态电压恢复器,其特征在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模式为电感电流连续模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