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0432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压电作动器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



背景技术:

压电作动器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电机的新型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发展中。压电作动器一般是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电材料固定在定子基体上,当压电材料接通交变电压时产生机械振动以使定子基体某特定区域的表面质点发生周期性椭圆运动,动子表面与定子基体表面质点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则定子基体表面质点的周期性椭圆运动能够产生致动效应,通过摩擦耦合将致动效应从定子基体传递给动子,宏观表现为动子可相对定子弹体旋转或运动,从而形成动子的输出力,即动子表面与定子基体表面抵紧形成一个摩擦驱动副。

螺杆式压电作动器将压电材料的超声振动和精密螺旋传动相结合,形成一种超声与螺旋混合直驱进给方式。螺杆式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一般包括定子基体、驱动螺母和螺杆,所述定子基体设有穿孔,驱动螺母固定在穿孔端部的定子基体上;螺杆设在穿孔内并且螺杆与驱动螺母螺纹连接,定子基体外壁上设有当接通交变电压时产生振动以带动驱动螺母上的螺牙侧面上的质点作椭圆运动的压电陶瓷组。上述结构的螺杆式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由于驱动螺母与螺杆的螺纹接触面为斜面,这样在传递输出力时就会对非轴线方向产生分力,从而表现为轴向输出力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当驱动螺母驱动螺杆时避免在螺杆非轴线方向上产生分力从而使螺杆得轴向输出力大的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包括定子基体、第一驱动螺母和螺杆,所述定子基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容纳孔,第一驱动螺母固定在第一容纳孔端部的定子基体上;螺杆设在第一容纳孔内并且螺杆与第一驱动螺母螺纹连接,定子基体外壁上设有当接通交变电压时产生振动以带动第一驱动螺母上的螺牙侧面上的质点作椭圆运动的压电陶瓷组;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螺母上面向第一驱动螺母端面一侧的第一螺牙侧面垂直于第一驱动螺母的轴线;螺杆上朝向螺杆底端面一侧的第一螺牙侧表面垂直于螺杆的轴线;第一螺牙侧面和第一螺牙侧表面抵紧形成第一摩擦驱动副。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驱动螺母的第一螺牙侧面上的质点作椭圆运动从而驱动螺杆时,因为第一驱动螺母与螺杆的驱动方式为摩擦耦合驱动方式,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接触面的摩擦力进行驱动螺杆旋转,之后由螺杆旋转输出轴向力,以上结构中由于第一驱动螺母上面向第一驱动螺母端面一侧的螺牙侧面垂直于第一驱动螺母的轴线;螺杆上朝向螺杆底端面一侧的螺牙侧面垂直于螺杆的轴线,这样,一方面,摩擦力驱动螺杆旋转输出轴向力时,输出的力的方向为螺杆轴线方向,从而避免了出现分力的情况,保证轴向输出力最大化,从而提高压电作动器的轴向输出力;另一方面,当螺杆顶端部受力时,其反向作用力作用到螺杆与螺母的接触面时,反向作用力垂直于接触面,从而保证螺杆与螺母之间的摩擦力最大化,从而提高螺母驱动螺杆的驱动力,从而提高压电作动器的轴向输出力。

优选的,定子基体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第二容纳孔,第二容纳孔与第一容纳孔连通并且同轴,第二容纳孔与第一容纳孔形成穿孔,第二容纳孔端部的定子基体上固定设有第二驱动螺母,第二驱动螺母上面向第二驱动螺母端面一侧的第二螺牙侧面垂直于第二驱动螺母的轴线;螺杆上且与第二驱动螺母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螺杆同轴的第二螺纹段,第二螺纹段与第二驱动螺母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段上朝向螺杆一侧的第二螺牙侧表面垂直于螺杆的轴线,第二螺牙侧面和第二螺牙侧表面抵紧形成第二摩擦驱动副。这样,由于具有两个摩擦驱动副,螺杆可以由第一驱动螺母驱动,也可以由第二驱动螺母驱动,使螺杆可以输出双向输出力,增加压电作动器的使用功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牙侧面与第一螺牙侧表面贴合抵紧以驱动第一螺牙侧表面时,第二螺牙侧面和第二螺牙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螺牙侧面与第二螺牙侧表面贴合抵紧以驱动第二螺牙侧表面时,第一螺牙侧面和第一螺牙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这样,当第一螺牙侧面与第一螺牙侧表面贴合抵紧时,第二螺牙侧面和第二螺牙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第一驱动螺母在作为工作状态提供驱动力时,第二驱动螺母处于非工作状态并且第二螺牙侧面和第二螺牙侧表面处于非接触状态,避免第二摩擦驱动副在非工作状态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对螺杆的轴向输出力产生负面影响;同理,当第二螺牙侧面和第二螺牙侧表面贴合时,第一螺牙侧面与第一螺牙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第二驱动螺母在作为工作状态提供驱动力时,第一驱动螺母处于非工作状态并且第一螺牙侧面与第一螺牙侧表面处于非接触状态,避免第一摩擦驱动副在非工作状态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对螺杆的轴向输出力产生负面影响。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牙侧面、第二螺牙侧面、第一螺牙侧表面和第二螺牙侧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6~3.2um。这样,因为第一驱动螺母和第二驱动螺母与螺杆的驱动方式为摩擦耦合方式,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接触面的摩擦力进行驱动螺杆旋转,在这个表面粗糙度的范围下,可以得到较大摩擦系数,从而提高驱动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牙侧面或第一螺牙侧表面上设有碳氮扩散层,所述第二螺牙侧面或第二螺牙侧表面设有碳氮扩散层,所述碳氮扩散层通过氰化处理工艺制得。这样,碳氮扩散层与碳氮扩散层接触时或者碳氮扩散层与基体接触的情况下均具有以下特性,摩擦力较大且摩擦对偶材料磨损量小的情况,从而在保证得到较大摩擦力从而提高驱动力的同时达到耐磨损的效果,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碳氮扩散层上镀有TiAlN涂层,所述TiAlN涂层中的各元素的摩尔质量比为Ti:Al:N=0.7:0.3:1,TiAlN涂层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制得;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包括

a.将螺杆放于丙酮溶液中,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25~30分钟,之后装入磁控溅射炉内;

b.将磁控溅射炉抽真空,用等离子体轰击螺杆表面15~20分钟;

c.停止等离子体轰击螺杆表面,并且保压15~20分钟;

d.镀制TiAlN涂层,所述TiAlN涂层中的各元素的摩尔质量比为Ti:Al:N=0.7:0.3:1;

e.镀制TiAlN涂层完成,并且保温保压25~30分钟后出炉。这样,摩尔质量比为Ti:Al:N=0.7:0.3:1的TiAlN涂层具有较好硬度和抗氧化性能,当其与基体或者碳氮扩散层作为摩擦副时,可以得到较大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驱动力的同时达到耐磨损的效果,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螺杆和第二螺纹段的原材料为30CrSiMoV合金钢,所述第一驱动螺母和第二驱动螺母由以下原料比例通过粉末冶金烧结后车削而成,所述第一驱动螺母和第二驱动螺母的原料重量比为:3.6~3.8%重量的碳,0.l~0.4%重量的铬,0.6~l.0%重量的锰,l.6~2.3%重量的硅,0.2~0.6%重量的钼,0.2~0.6%重量的镍,余量为铁。这样,摩擦驱动副对偶材料为上述配比的粉末冶金对偶30CrSiMoV合金钢,由于粉末冶金对偶材料中含有6~8%的孔隙和3.6~3.8%的石墨,因而较软,硬度仅为合金钢硬度的50%,粉末冶金材料较软,容易被摩擦材料中的硬质点产生“犁沟”,“犁沟”的作用能使摩擦系数增加,并且粉末冶金对偶材料含有3.6~3.8%的石墨,摩擦磨损过程中,石墨具有自润滑的作用,并且粉末冶金材料由于软性易随着磨损产生适应的变形,减少摩擦磨损,从而具有较大摩擦力和较小的磨损量,运用到本发明中可得到轴向输出力大和寿命高的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

优选的,所述螺杆与第二螺纹段之间设有轴肩,轴肩与穿孔的内壁面滑动连接,这样,轴肩一方面可以起到对螺杆的两端进行限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轴肩的外圆周面起到周向限位作用,保证螺杆沿轴线方向运动,并且避免在螺杆运动时发生摆动或者偏离轴线方向使非工作端的驱动螺母与螺杆接触产生的摩擦力阻力对螺杆的轴向输出力产生负面影响。

优选的,所述压电陶瓷组固定在固定结构内,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环绕定子基体外周面设置的基板、设在基板一端的限位凸块和设在基板另一端的压套;限位凸块和压套之间形成夹持压电陶瓷组的夹持空间,压电陶瓷组被夹持在夹持空间内。这样,压电陶瓷组可以固定在定子基体上,使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工作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螺母、第二驱动螺母和螺杆的轴线为同一轴线。这样,可以保证驱动力沿第一驱动螺母、第二驱动螺母和螺杆的轴线方向输出。

优选的,所述定子基体在安装第一驱动螺母的端部至少设有一条沿定子基体轴线方向延伸的缝隙,定子基体在安装第一驱动螺母的一端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卡箍和调节螺栓,调节螺栓拧紧卡箍使第一驱动螺母固定在穿孔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螺母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固定在穿孔的另一端。这样,在装配过程中,可以方便调节第一驱动螺母、第二驱动螺母和螺杆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螺牙侧面与第一螺牙侧表面贴合抵紧以驱动第一螺牙侧表面时,第二螺牙侧面和第二螺牙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螺牙侧面与第二螺牙侧表面贴合抵紧以驱动第二螺牙侧表面时,第一螺牙侧面和第一螺牙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具有第二摩擦驱动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具有第二摩擦驱动副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第一螺牙侧面和第一螺牙侧表面抵紧时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第一螺牙侧面和第一螺牙侧表面抵紧时,第二螺牙侧面和第二螺牙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第二螺牙侧面和第二螺牙侧表面抵紧时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第二螺牙侧面和第二螺牙侧表面抵紧时,第一螺牙侧面和第一螺牙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

1、第一驱动螺母;2、第二驱动螺母;3、定子基体;4、螺杆;5、穿孔;6、内螺纹;7、外螺纹;8、压电陶瓷组;9、第一螺牙侧面;10、第二螺牙侧面;11、第一螺牙侧表面;12、第二螺牙侧表面;13、轴肩;14、基板;15、限位凸块;16、压套;17、夹持空间;18、间隙;19、缝隙;20、卡箍;21、调节螺栓;22、第一垫片;23、第二垫片;24、压电陶瓷片;25、第一容纳孔;26、第二容纳孔;27、第二螺纹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文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向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传达他们工作的实质所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发明概念。然而,这些发明概念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内容更详尽和完整,并且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传达其包括的范围。也应注意这些实施例不相互排斥。来自一个实施例的组件、步骤或元素可假设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存在或使用。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备选和/或等同实现方式替代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旨在覆盖本文论述的实施例的任何修改或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明显可以仅使用所描述的方面中的一些方面来实践备选实施例。本文出于说明的目的,在实施例中描述了特定的数字、材料和配置,然而,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践备选的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可能省略或简化了众所周知的特征,以便不使说明性的实施例难于理解。此外,下文为有助于理解说明性的实施例,将各种操作依次描述为了多个离散的操作;然而,所描述的顺序不应当被认为是意味着这些操作必须依赖于该顺序执行。而是不必以所呈现的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

下文中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短语可以或可以不指相同的实施例。术语“包括”、“具有”和“包含”是同义的,除非上下文中以其它方式规定。短语“A和/或B”意味着(A)、(B)或(A和B)。短语“A/B”意味着(A)、(B)或(A和B),类似于短语“A和/或B”。短语“A、B和C中的至少一个”意味着(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短语“(A)B”意味着(B)或(A和B),即A是可选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附图1至附图9所示,一种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包括定子基体3、第一驱动螺母1和螺杆4,所述定子基体3的一端设有第一容纳孔25,第一驱动螺母1固定在第一容纳孔25端部的定子基体3上;第一驱动螺母1上设有内螺纹6,螺杆4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7,螺杆4设在第一容纳孔25内并且螺杆4与第一驱动螺母1螺纹连接,定子基体3外壁上设有当接通交变电压时产生振动以带动第一驱动螺母1上的螺牙侧面上的质点作椭圆运动的压电陶瓷组8;第一驱动螺母1上面向第一驱动螺母1端面一侧的第一螺牙侧面9垂直于第一驱动螺母1的轴线;螺杆4上朝向螺杆4底端面一侧的第一螺牙侧表面11垂直于螺杆4的轴线;第一螺牙侧面9和第一螺牙侧表面11抵紧形成第一摩擦驱动副。

上述“第一驱动螺母1上面向第一驱动螺母1端面一侧的第一螺牙侧面9垂直于第一驱动螺母1的轴线;螺杆4上朝向螺杆4底端面一侧的第一螺牙侧表面11垂直于螺杆4的轴线”是指在第一驱动1螺母或螺杆4的轴向截面内第一驱动螺母1上面向第一驱动螺母1端面一侧的第一螺牙侧面9垂直于第一驱动螺母1的轴线;螺杆4上朝向螺杆4底端面一侧的第一螺牙侧表面11垂直于螺杆4的轴线。

为了增加压电作动器的使用功能,定子基体3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第二容纳孔26,第二容纳孔26与第一容纳孔25连通并且同轴,第二容纳孔26与第一容纳孔25形成穿孔5,第二容纳孔26端部的定子基体3上固定设有第二驱动螺母2,第二驱动螺母2上面向第二驱动螺母2端面一侧的第二螺牙侧面10垂直于第二驱动螺母2的轴线;螺杆4上且与第二驱动螺母2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螺杆4同轴的第二螺纹段27,第二螺纹段27与第二驱动螺母2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段27上朝向螺杆4一侧的第二螺牙侧表面12垂直于螺杆4的轴线,第二螺牙侧面10和第二螺牙侧表面12抵紧形成第二摩擦驱动副。

上述“第二驱动螺母2上面向第二驱动螺母2端面一侧的第二螺牙侧面10垂直于第二驱动螺母2的轴线”、“第二螺纹段27上朝向螺杆4一侧的第二螺牙侧表面12垂直于螺杆4的轴线”是指在第二驱动螺母2内第二驱动螺母2上面向第二驱动螺母2端面一侧的第二螺牙侧面10垂直于第二驱动螺母2的轴线,在第二螺纹段27的轴向截面内第二螺纹段27上朝向螺杆4一侧的第二螺牙侧表面12垂直于螺杆4的轴线。

由于压电作动器的驱动原理为表面质点的周期性椭圆运动能够产生致动效应,通过摩擦耦合将能量从螺母传递给螺杆,所以第一螺牙侧面9和第一螺牙侧表面11抵紧形成的耦合副称为第一摩擦驱动副,第二螺牙侧面10和第二螺牙侧表面12抵紧形成的耦合副称为第二摩擦驱动副。

如图6、7、8、9所示,所述第一螺牙侧面9与第一螺牙侧表面11贴合抵紧以驱动第一螺牙侧表面11时,第二螺牙侧面10和第二螺牙侧表面12之间存在间隙18;所述第二螺牙侧面10与第二螺牙侧表面12贴合抵紧以驱动第二螺牙侧表面12时,第一螺牙侧面9和第一螺牙侧表面11之间存在间隙18。这通过调节第一驱动螺母1和第二驱动螺母2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

所述螺杆4与第二螺纹段27之间设有轴肩13,轴肩13与穿孔5的内壁面滑动连接。

所述压电陶瓷组8固定在固定结构内,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环绕定子基体3外周面设置的基板14、设在基板14一端的限位凸块15和设在基板14另一端的压套16;限位凸块15和压套16之间形成夹持压电陶瓷组8的夹持空间17,压电陶瓷组8被夹持在夹持空间17内。基板14与定子基体3连为一体。基板14与压套16连接处的表面设有外螺纹,压套16设有内螺纹,压套16螺纹连接将压电陶瓷组8夹持在夹持空间17内。

所述第一驱动螺母1、第二驱动螺母2和螺杆4的轴线为同一轴线。

所述定子基体3在安装第一驱动螺母1的端部至少设有一条沿定子基体3轴线方向延伸的缝隙19,定子基体3在安装第一驱动螺母1的一端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卡箍20和调节螺栓21,调节螺栓21拧紧卡箍20使第一驱动螺母1固定在穿孔5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螺母2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固定在穿孔5的另一端。这是为了方便调节第一驱动螺母1和第二驱动螺母2之间的距离,以使第一螺牙侧面9与第一螺牙侧表面11贴合抵紧以驱动第一螺牙侧表面11时,第二螺牙侧面10和第二螺牙侧表面12之间存在间隙18;当所述第二螺牙侧面10与第二螺牙侧表面12贴合抵紧以驱动第二螺牙侧表面12时,第一螺牙侧面9和第一螺牙侧表面11之间存在间隙18。

所述压电陶瓷组8包括第一垫片22、第二垫片23和多个压电陶瓷片24,多个压电陶瓷片24夹设在第一垫片22和第二垫片23之间。多个压电陶瓷片24交叉设置。

为了进一步增大压电作动器的轴向输出力,所述第一螺牙侧面9、第二螺牙侧面10、第一螺牙侧表面11和第二螺牙侧表面12的表面粗糙度Ra为1.6~3.2um。

为了进一步增大压电作动器的轴向输出力,所述第一螺牙侧面9或第一螺牙侧表面11上设有碳氮扩散层,所述第二螺牙侧面10或第二螺牙侧表面12设有碳氮扩散层,所述碳氮扩散层通过氰化处理工艺制得。

为了进一步增大压电作动器的轴向输出力,所述碳氮扩散层上镀有TiAlN涂层,所述TiAlN涂层中的各元素的摩尔质量比为Ti:Al:N=0.7:0.3:1,TiAlN涂层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制得;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包括

a.将螺杆4放于丙酮溶液中,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25~30分钟,之后装入磁控溅射炉内;用丙酮溶液清洗为了将螺杆4表面的油污等异物,为提高镀制的TiAlN涂层与螺杆4的结合力奠定基础。

b.将磁控溅射炉抽真空,用等离子体轰击螺杆4表面15~20分钟;这样,等离子体轰击后的螺杆4表面形成微小形变,提高镀制的TiAlN涂层与表面的接触面积,为提高镀制的TiAlN涂层与螺杆4的结合力奠定基础。

c.停止等离子体轰击螺杆4表面,并且保压15~20分钟;螺杆4在步骤b时产生的微小形变会在表面产生应力,这是保压15~20分钟为了让应力释放,避免应力在镀制TiAlN涂层时造成影响。

d.镀制TiAlN涂层,所述TiAlN涂层中的各元素的摩尔质量比为Ti:Al:N=0.7:0.3:1;

e.镀制TiAlN涂层完成,并且保温保压25~30分钟后出炉。

所述螺杆4和第二螺纹段27的原材料为30CrSiMoV合金钢,所述第一驱动螺母1和第二驱动螺母2由以下原料比例通过粉末冶金烧结后车削而成,所述第一驱动螺母1和第二驱动螺母2的原料重量比为:3.6~3.8%重量的碳,0.l~0.4%重量的铬,0.6~l.0%重量的锰,l.6~2.3%重量的硅,0.2~0.6%重量的钼,0.2~0.6%重量的镍,余量为铁。

3.6~3.8%重量的碳是为了使第一驱动螺母1和第二驱动螺母2摩擦磨损过程中具有自润滑的作用,因为3.6~3.8%重量的碳部分以石墨形式分散在第一驱动螺母1和第二驱动螺母2内,而石墨具有自润滑效果。

0.l~0.4%重量的铬使第一驱动螺母1和第二驱动螺母2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0.6~l.0%重量的锰使第一驱动螺母1和第二驱动螺母2增加钢的强度及硬度。

0.2~0.6%重量的钼使第一驱动螺母1和第二驱动螺母2在粉末冶金过程中细化基体晶粒,以提高强度、硬度的作用。

以上结构的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压电陶瓷组8与外接的交变电压驱动器连接,当螺杆4的顶端受到向下的外力时(定义螺杆顶端方向为上,螺杆底端方向为下),若螺杆4需向上运动,交变电压驱动器提供压电陶瓷组8交变电压使第一驱动螺母1的第一螺牙侧面9的质点作椭圆运动,第一螺牙侧面9与第一螺牙侧表面11贴合抵紧以驱动第一螺牙侧表面11,从而带动螺杆旋转从而输出向上的轴向力;若螺杆4需向下运动,改变交变电压驱动器提供压电陶瓷组8交变电压的相位差,使第一驱动螺母1的第一螺牙侧面9的质点作逆向椭圆运动,第一螺牙侧面9与第一螺牙侧表面11贴合抵紧以驱动第一螺牙侧表面11,从而带动螺杆旋转从而作顺着外力退让动作;上述情况下,第二螺牙侧面10和第二螺牙侧表面12之间存在间隙18;即第二螺牙侧面10和第二螺牙侧表面12处无摩擦阻力,避免产生的摩擦阻力对螺杆的轴向输出力产生负面影响。反之,当第二螺纹段27的顶端受力时,由第二驱动螺母2与第二螺纹段27的配合实现推动与退让,同理的,在由第二驱动螺母2与第二螺纹段27的配合实现推动与退让时,第一螺牙侧面9和第一螺牙侧表面11之间存在间隙18。也就是说无论是由第一驱动螺母1驱动还是第二驱动螺母驱动时,以上结构的压电作动器的动力机构均以最佳的角度和产生的阻力最小的方式将摩擦力耦合输出为推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都应属于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