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磁电缆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8281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消磁电缆,进一步涉及一种消磁电缆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舰船在进行外消磁的时候,因为安装的需求,电缆必须采用接头。接头必须能够承受0.4MPa的水压,连续工作72小时后,内部导电线芯不进水;电缆接头和接头连接处应承受较大的拉力;同时电缆接头在通过长期载流时,接头处铜表面温度应不大于导体表面温度,并且不大于90℃。国内基本采用冷缩套管制作接头,也有采用注塑的方法制作接头;国外一般采用环氧树脂浇铸制作接头。采用冷缩套管制作的接头,其电气性能差,水密封性能差,机械强度低,不耐磨,使用寿命短。采用注塑制作的接头,其电气性能差,耐老化性差,不耐磨。采用环氧树脂浇铸的接头,其电气性能好,水密封性能好,机械强度高,但是接头处较硬,不易弯曲,施工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气性能好、水密性能好、易弯曲、耐磨性高的消磁电缆连接接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磁电缆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端以及与连接端为一体的接线端,在连接端上设有一组连接孔;在接线端右端设有与电缆导体通过灌锡后冷压在一起的连接管,在连接管外涂有憎水自粘型胶水层,在憎水自粘型胶水层外绕包有绝缘橡胶层,在绝缘橡胶层外绕包高强度改性护套橡胶层,并绕包住接线端。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端为镀银铜连接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接线端为铜接线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护套橡胶层厚度为2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镀银铜接头与电缆内部导体通过灌锡、浇注、压接在一起后,连接牢固,极大地降低了接头的电阻,提高了电缆接头的强度;(2)电缆内部导体采用多股软锡细丝绞合而成,其制成的电缆较柔软,易弯曲;(3)胶水层采用憎水自粘性胶水制成,提高了接头处的耐水性能;(4)绝缘层采用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比普通材料降低了50%以上的绝缘橡胶,极大地降低了绝缘层的介质损耗,提高了电缆的载流量;(4)耐磨层采用通过压接硫化技术制成的高强度橡胶,其性能为:抗张强度≥15MPa,断裂伸长率≥500%,保证了接头处的耐磨性、提高了使用寿命;(5)解决了冷缩套管终端接头电气性能差,水密封性能差,机械强度低,不耐磨,使用寿命短。同时也解决了环氧树脂浇铸终端接头不易弯曲,施工较困难的缺点;结合橡胶材料的特性,自主开发憎水自粘型胶水,配合与护套相同的橡胶材料,使铜接头与外护套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易分开,达到阻水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消磁电缆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端1以及与连接端1为一体的接线端2,在连接端1上设有一组连接孔7;在接线端2右端设有与电缆导体通过灌锡后冷压在一起的连接管3,在连接管3外涂有憎水自粘型胶水层4,在憎水自粘型胶水层4外绕包有绝缘橡胶层5,在绝缘橡胶层5外绕包高强度改性护套橡胶层6,并绕包住接线端2。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如下:所述的消磁电缆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端以及与连接端为一体的接线端,剥去电缆一端与连接端右端连接管长度相同绝缘护套,露出电缆内部导体,用铜丝扎紧,将连接端的连接管夹紧在加热装置加热1~2分钟,然后将电缆内部导体放入连接端右端的连接管内,将锡条注入,等到锡灌满连接管时,移开加热装置,用冷吹风机冷却,冷却8~10分钟,然后放入压模内进行压接;压接后的连接端表面应无裂纹、油污现象,电缆内部导体应无断丝现象。在接线端和连接管内的电缆上涂覆憎水自粘型胶水,等到胶水表面稍许干时,形成胶水层,将绝缘层覆盖在胶水层上;绝缘层采用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比普通材料降低了50%以上的绝缘橡胶;耐磨层然后覆盖绝缘层上,覆盖厚度约为2.0mm,耐磨层采用通过压接硫化技术制成的高强度橡胶。然后在耐磨层外绕有一层高温聚酯带,根据电缆的规格选择橡胶热压模模具,热压前应先清理模腔,防止有异物留在模腔内,在将接线端2放入热压模模具内,调整好位置,热压约30分钟,取出接线端,拆除聚酯带,用刀片修理掉接线端周围溢出的胶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消磁电缆连接接头。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