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叠放时用护角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光伏行业日益发展。现有的光伏板件主要包括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双面玻璃光伏组件主要包括两层玻璃板和电池片,两层玻璃板通过电池片相隔开,电池片之间由导线串、并联汇集引线端进行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由于其自身特殊的结构,满足了光伏板的机械设计强度,相比于常规的光伏组件取消了边框结构的安装。目前,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在叠放放置时,主要利用硬质泡沫胶条将相邻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相隔开,如此,可以保证叠放的平稳性,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将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进行错层,方便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固化。但是,如此设置,忽视了对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四个边角进行防护,在传送的过程中,容易因碰撞而导致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破裂。因此,如何提高在叠放时对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保护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放时用护角组件,可以对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进行保护,提高叠放时的保护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叠放时用护角组件,包括第一护角件,所述第一护角件包括第一主体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板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围成用于容纳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的空间。优选地,所述叠放时用护角组件还包括第二护角件,所述第二护角件包括第二主体板,所述第二主体板的第一端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主体板的第二端面设置有容纳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二凸块或所述第一凸块的第一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二主体板的第二端面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主体板的对角线上。优选地,所述叠放时用护角组件还包括第三护角件,所述第三护角件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凸块或所述第二凸块的第三凹槽和用于容纳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主体板的边角位置处且所述第一凸块的外边框线与所述第一主体板的边角线相重合,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主体板的边角位置处且所述第二凸块的外边框线与所述第二主体板的边角线相重合;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均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凸件,两个所述凸件的起始端相抵接,且两个所述凸件均与相对应的主体板相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块的高度值和所述第二凸块的高度值均不小于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厚度值。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叠放时用护角组件,包括第一护角件,所述第一护角件包括第一主体板和设置于第一主体板的第一凸块,第一凸块围成用于容纳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的空间。如此,将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置于第一凸块所围成的空间内,第一主体板的其他位置与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相接触,起到支撑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进行叠放时,位于下一层的第一凸块起到支撑上一层的第一主体板的作用,如此,可以保证位于相邻层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能够平稳进行叠放,同时,由于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置于与之相对应的第一凸块所围成的空间内,第一凸块起到保护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作用,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碰撞而导致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破裂,提高了在叠放时对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保护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护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护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护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第一主体板1、第一凸块2、第二主体板3、第二凸块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第三护角件7、第三凹槽8、第四凹槽9。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放时用护角组件,可以对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进行保护,提高叠放时的保护效果。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护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护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护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叠放时用护角组件包括第一护角件,第一护角件包括第一主体板1和设置于第一主体板1的第一凸块2,第一凸块2围成用于容纳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的空间。如此,将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置于第一凸块2所围成的空间内,第一主体板1的其他位置与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相接触,起到支撑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作用,在进行叠放时,位于下一层的第一凸块2起到支撑上一层的第一主体板1的作用,如此,可以保证位于相邻层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能够平稳进行叠放,同时,由于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置于与之相对应的第一凸块2所围成的空间内,第一凸块2起到保护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作用,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碰撞而导致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破裂,提高了在叠放时对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保护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使用,每一个第一主体板1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凸块2,因此同一层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四个边角均置于与之相对应的第一凸块2所围成的空间内,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如沿着第一主体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一凸块,在进行使用时,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与第一主体板的宽度方向相一致,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角分别置于与之相对应的第一凸块所围成的空间内。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叠放时用护角组件还包括第二护角件,第二护角件包括第二主体板3,第二主体板3的第一端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的第二凸块4,第二主体板3的第二端面设置有容纳与之相邻的第二凸块4或第一凸块2的第一凹槽5。如此,通过设置第二护角件,在进行叠放时,将第一护角件放置于最底层,保证底层双面玻璃光伏组件放置的平稳性,然后将第二护角件的第一凹槽5与第一护角件的第一凸起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进行拼接,从而可以保证置于第一护角件上层的第二护角件与第一护角件之间叠放时的平稳性,同理,相邻的两个第二护角件之间同样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进行拼接,从而可以保证在叠放时的平稳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5与相对应的第一凸块2或第二凸起相配匹设置,如此,可以保证第一凹槽5与与之相邻的第一凸块2或第二凸块4实现凹凸配合的方式进行拼接,从而可以保证第二护角件与相邻的第一护角件或与相邻的第二护角件之间叠放的稳定性。在进一步的方案中,第一凸块2位于第一主体板1的边角位置处且第一凸块2的外边框线与第一主体板1的边角线相重合,第二凸块4位于所述第二主体板3的边角位置处且第二凸块4的外边框线与第二主体板3的边角线相重合;第一凸块2和第二凸块4均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凸件,两个凸件的起始端相抵接,且两个凸件均与相对应的主体板相垂直。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第一凸块2和第二凸块4所围成的空间能够与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相匹配,起到保护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的作用。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块2的两个凸件分别沿着第一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沿着第一主体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件的长度小于第一主体板1的长度,沿着第一主体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凸件的长度小于第一主体板1的宽度,从而便于将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角放置于第一凸块2所围成的空间内。第二凸块4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凸块2的设置方式相同,如此可以便于将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置于第二凸块4所围成的空间内。当然,两个凸件的长度根据主体板的尺寸进行设定。在进一步的方案中,第二主体板3的第二端面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第二凹槽6,第二凹槽6与第一凹槽5相连通且第二凹槽6与第一凹槽5位于第二主体板3的对角线上。如此,通过设置第二凹槽6,当第一凹槽5与相应的第一凸块2或第二凸块4相拼接完成后,位于下一层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暴露于第二主体板3部分会置于位于上一层的第二主体板3的第二凹槽6内,从而可以进一步起到保护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二主体板3的两个端面分别命名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其中,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二凸块4,第二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对第二主体板3的两个端面的再命名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作为限定保护范围的依据。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凹槽6的设置形状根据第二主体板3的形状以及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形状进行设定,从而便于第二凹槽6容纳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相应部位。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叠放时用护角组件还包括第三护角件7,第三护角件7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凸块2或第二凸块4的第三凹槽8和用于容纳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第四凹槽9,第三凹槽8和第四凹槽9相连通。如此,第三护角件7设置于顶层,待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叠放至相应的层数后,将位于顶层的第二护角件的第二凸块4置于第三护角件7的第三凹槽8,双面玻璃光伏组件暴露于第二凸块4的部分置于第四凹槽9内,从而,第三护角件7起到保护顶层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作用,还可以保证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在叠放时的稳定性。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护角件7还可以与第一护角件配合使用,在使用时,相邻的第一护角件通过第三护角件7相隔开,如此,在叠放时可以仅仅采用第一护角件和第三护角件7对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进行保护。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对叠放时用组件的三个护角件进行了再命名,如此可以便于对三个护角件进行描述,同理,对护角件的凸块以及凹槽同样进行了再命名,以便于进行描述,不能作为限定保护范围的依据。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护角件、第二护角件以及第三护角件7的材料均为耐压塑料,且均在表面进行了防滑耐磨处理,如此,可以避免由于相邻的护角件之间由于表面光滑而导致叠放时不稳定。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护角件设置有一个第一凸块2,第二护角件设置有一个第二凸块4、一个第一凹槽5和一个第二凹槽6,第三护角件7设置有一个第三凹槽8和一个第四凹槽9,第二护角件和第三护角件7的设计形状和数量均根据第一护角件进行设定。在进一步的方案中,第一凸块2的高度值和第二凸块4的高度值均不小于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厚度值。如此,可以保证第一凸块2和第二凸块4能够起到保护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作用,同时,可以避免相邻的护角件对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表面造成损伤。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